原标题:
我市首届职工“五小”创新成果竞赛收集申报成果220个
汇聚“金点子” 小创新推动大制造
近日,惠州市首届职工“五小”创新成果竞赛决赛在惠州市工人文化宫举行。现场20个入围决赛的创新项目轮番登台竞技,各企业项目代表通过PPT路演或现场展示,从创新性、实用性、应用效果和推广前景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展示,充分展现了我市一线职工的创新力量与潜力。
本次活动主题为“匠心筑梦 智启未来”,由惠州市总工会主办、惠州市质量协会承办。竞赛历时近两个月,共收集到申报成果220个。经过激烈的竞争,角逐出金奖1个,银奖3个、铜奖6个、优秀成果奖10个,同时评出最佳人气奖5个、最佳组织奖3个。
创新成果选题广泛涵盖13大类别
“五小”是指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小设计、小建议,是一项群众性创新活动。据悉,此次活动旨在引导广大职工从“小”做起,立足本职岗位,关心企业的发展,在生产时间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解决生产岗位上存在的问题,促进生产发展。
当天比赛现场,20个路演项目展开激烈角逐,参赛企业团队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导向,用缜密思维和专业技能介绍创新成果。研制阳极自动上下挂设备、全国首创便携式配网低压薄弱点查找仪、新型含油污水撇油设备……现场展示的系列创新成果或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或提升用户体验,或优化产品设计,不仅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更为企业增加效益,充分展示一线职工创新风采。在参赛团队完成讲解后,现场五位专家评委对每个创新项目进行点评、提问。
“惠州首届职工‘五小’创新成果竞赛数量喜人、覆盖面广,参与申报的项目有220个,主要涵盖机械、电机、信息、智能化等13大类别,涉及质量、效率、可靠性、防差错、工艺、自动化等多个方面。”现场评委雷雨点评说,本届职工“五小”创新成果竞赛十分激烈,不仅选题广泛、覆盖面广,创新方式灵活多样,且各团队代表准备充分且讲解图文并茂、详略得当,赛出了水平。
超1.7万个“五小”项目取得成效
据悉,本届职工“五小”创新成果竞赛于今年10月22日启动,历时近两个月。自活动开展以来,得到全市各级工会、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一线职工的积极响应,共收集到申报成果220个,其中各县区总工会收集155个,市直企业工会收集65个;各项成果参与成员人数共1574人。
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历年来累计登记“五小”项目数54497个,本活动年度已实施并取得成效的“五小”项目数17536个,参与“五小”项目活动的职工数量为19806人,本活动年度“五小”创新可计算的经济效益达4.33亿元。市总工会搭建职工“五小”创新成果竞赛平台,有力推动广大职工朋友积极展示创新才能,让每个创新点子在实践中发光发热。
“本次竞赛的举办,不仅是对职工创新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对职工创新精神的一次大力弘扬。”市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场竞赛,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热情,营造更加浓厚的创新氛围,推动形成人人讲创新、时时想创新、处处抓创新的良好局面。我市将以本次竞赛作为一个新起点,继续深化职工创新工作,不断完善创新机制,为职工提供更多的创新平台和机会。同时,我市将不断完善职工“五小”创新成果竞赛的平台建设,引领广大职工持续、广泛、深入地开展“五小”创新活动,加强对创新成果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
惠州日报记者游璇钰 通讯员沈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