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今年全市一批交通重点项目竣工投产
完成省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额居全省第二
鹅城大桥通车、南山快速路主线通车、莞惠城际北延线完工……12月28日,全市重大项目集中竣工暨鹅城大桥建成通车活动举行。记者在活动中获悉,12月份全市有28个交通重点项目集中完工,其中包括鹅城大桥、金山大道南段、深汕高速改扩建等民生项目。今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出一张漂亮成绩单。据统计,今年全市预计完成省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210亿元,完成投资额居全省第二。
加快完善“两环十射”快速进出城体系
11月8日,广汕铁路惠州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金山大道南段试通车。作为惠州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金山大道南段与现有金山大道顺接,在金山大桥环形立交与江东一号路串联,往北顺接惠州大道。项目通车以后,成为惠州城区最长的一条南北快速交通大动脉,是小金口到三栋最快的一条路线,驾车从惠州南站到市区江北最快只需16分钟。
12月28日,惠州鹅城大桥正式通车。鹅城大桥是惠州首座斜跨异型拱桥,也是市区第7座跨东江大桥。大桥通车后,将有效缓解东江大桥、隆生大桥的交通压力,加快形成城市东联、南接快速通道,成为联动东江两岸惠民兴业的新动脉。
12月28日,惠州南山快速路项目主线通车。该项目通车后,可以有效缓解麦地、河南岸等片区的交通压力,助力河桥科教城快速发展。
《惠城中心区快速进出城交通详细规划》提出,围绕惠城中心区构建“环形+放射状”的路网结构,形成“两环十射”的快速进出城路网体系,串联城市中心区主要城市功能组团和产业片区,提升路网能级,实现惠城中心区与高速出入口15分钟内联通。
如今,随着一个个交通重点项目竣工通车,标志着市中心区“两环十射”快速进出城体系更加完善,“外快内畅”的立体交通格局正在形成。
加快构建“丰”字交通体系主框架
11月19日,深汕西改扩建项目主线最后66.8公里顺利通过交工验收,项目全线146.2公里高速公路主线八车道全面通车。该项目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加强深圳与惠州、汕尾等地的联系,有助于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作为缓解稔平半岛交通拥堵的重要措施,稔平半岛环岛高速建设迎来新进展。12月28日,作为先行段之一的赤砂互通至巽寮段全线贯通。稔平半岛环岛高速项目起点接深汕西高速,终点接惠州海湾大桥,建成后将有效缓解稔平半岛拥堵状况。
深莞惠红色干线建成通车,1号公路(惠霞高速)、惠肇高速全面开工建设,惠河高速改扩建项目加速推进……近年来,惠州围绕打造“对外大联通、对内大循环”综合交通体系,落实“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理念,全力推进“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拉开惠州城市框架、增强湾区互联互通。
加快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
5月26日,广佛南环、佛莞城际铁路正式投入运营,与莞惠、佛肇城际串联贯通。“四线”贯通后,这条横跨肇庆、佛山、广州、东莞、惠州五个城市的“大号地铁”深受湾区市民青睐,日均客流达7.2万人次。
12月28日,莞惠城际小金口至惠州北段土建工程完工,下一步将开展静态验收、动态验收、初步验收、安全评估等运营准备工作。莞惠城际北延线是省、市重点交通建设项目,线路起于莞惠城际小金口站,沿途经惠城区小金口街道,并行赣深高铁后引入惠州北站。项目建成后,莞惠城际与赣深高铁实现无缝衔接,从惠州北站乘坐莞惠城际可前往惠州市区、东莞、广州、佛山、肇庆等地,方便广大乘客出行和换乘。
近年来,我市全力推动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布局整体谋划,目前已形成高铁“三线九站”格局,高铁总里程258公里、居全省第一,加快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接下来,我市将加快推动深汕铁路、惠阳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有序推进深惠城际前期工作,形成功能更加完善的轨道交通网络。
加快推进空港海港建设
空港是惠州发展的重要助力。今年5月,惠州机场改扩建机坪正式启用。改扩建工程完工后,惠州机场停机位从8个增至14个,新增6个C类民航停机位,大幅提升了惠州机场的运行能力和航班的地面运行效率。今年,惠州机场客流量预计超过280万人次。
海港是惠州发展的重要基础。今年10月,惠州港荃湾港区5万吨级液体散货码头项目顺利开工。恒力石化5万吨级通用码头、欧德石化5万吨级液体散货码头、惠州LNG接收站配套码头、荃美石化码头正式运营投产。目前,惠州有生产性码头泊位8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6个,设计吞吐能力1.8亿吨,是珠三角地区唯一拥有30万吨级深水泊位的港口。
接下来,我市将坚持以立足发展港口石化产业为导向,进一步提升港口对融深融湾工作的支撑作用,加强“一港四区”基础设施扩能升级,推动惠州港加速由产业港向产业港、贸易港并重转型。
加快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今年以来,惠州以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为牵引,聚焦打造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加力提速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面突破。
推进引领区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是重要一环。按照“国内领先、媲美欧美、世界眼光”的标准,我市高水平高起点谋划编制引领区惠州总体规划和系列专项规划,以最美旅游公路拉开引领区建设序幕。
龙门县境内,作为最美旅游公路的组成部分,由中建五局承建的X222线、X229线改造工程正在加快推进,路面沥青摊铺即将完成。最美旅游公路是交旅融合的“四好农村路”,主要由高标准县道组成,是惠州全力打造的“四好农村路”4.0版。该项目涵盖7条县道、1条省道、1条国道,途经博罗县长宁、横河和龙门麻榨、永汉、龙潭、龙华等镇,串联主要风景区、度假区和美丽乡村,辐射沿线乡镇和经济节点,力争打造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
我市把建设“四好农村路”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先手棋,推动全市“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截至去年底,全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11665公里,所有乡镇全部实现通双车道三级以上公路,1043个行政村10203个村民小组和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路面硬化路,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惠州日报记者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