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三和医院:“党建红”引领“医护白”筑就好人风景线

原标题:

惠阳三和医院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好人好事不断涌现

“党建红”引领“医护白”筑就好人风景线

  高铁上乘客晕倒,李修斌医生跪地半小时抢救,助乘客成功苏醒;上班途中救人不留名,获救者家属通过监控寻找施救者,特为郑月莹护士送锦旗表感谢;万米高空上,一老年乘客突发胸闷、心脏不舒服,听到广播后,刘苹珂护士第一个站起来赶到乘客身边守护,并采取积极措施施救,乘客症状得以缓解,厦门航空发来感谢语音……岁末回望,2024年的惠阳三和医院(以下简称“三和医院”)留下了无数温暖人心的美好瞬间,一系列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在医院发展历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三和医院建院31周年之际,记者去一探究竟。

  白衣英雄奋不顾身,好人好事频出

  走访中,记者发现,三和医院医护人员们对近年来医护同事见义勇为事迹了如指掌:

  今年5月21日晚,G1021次列车上,一位乘客晕倒,听到广播后的三和医院急诊科李修斌医生迅速赶到现场,协同其他赶到现场的医生对倒地乘客进行抢救。其跪地半小时救人的视频被乘务员发在网络上,被中央、省、市及区等权威媒体转发报道,得到了网友狂赞:“这一跪太帅了!”

  为鼓励先进、树立典型,三和医院第一时间对李修斌进行表彰,授予其“优秀急救医师”荣誉称号,并在全院通报表彰。随后,李修斌被中央政法委评定为见义勇为勇士,同时还获广州市见义勇为奖。 

李修斌(右)见义勇为的行为获三和医院表彰。

  9月23日早上,三和医院护士郑月莹在上班途中看见一位老人驾驶着搭载两个小孩的摩托车摔倒,立即引流车辆和打电话报警,并上前询问伤情。她安顿好轻微擦伤的老人、小孩后,抱起腿部无法动弹的小女孩送至医院救治。经过几天的打听寻找和查看监控,获救者家属终于找到了做好事不留名的是郑月莹护士,并送来锦旗表示感谢。事后,惠阳区相关部门认定郑月莹属于见义勇为行为。

获救助女孩一家为郑月莹(右)送上锦旗。

  前不久,在飞往厦门的航班上,一位独自乘机的老年旅客突然胸闷、心脏不舒服,有心肌炎、冠心病史。听到广播呼救信息后,三和医院护士刘苹珂立刻举手第一时间参与施救。她先是安抚情绪,随后通过摸脉搏、仔细询问病史,结合实际初步评估可能是心绞痛,并借用其他旅客随身携带的速效救心丸进行第一时间施救。随后赶来一位同样乘机的心内科医生也同样判断,并肯定刘苹珂的用药措施。对此,厦门航空也发来感谢语音信息。

  无论是从业三十多年的老将,还是初入职场的“00后”,在三和医院,善行之举已成为一种常态:从老家返惠途中,李昊东医生在高速上抢救侧翻小车受伤者;下班回家途中遇到车祸现场,年轻的“00后”男护士胡威宏和同事们一起呼叫报警、处置伤情、维护秩序等,并及时将患者送到医院抢救。

李昊东(中)在高速公路上抢救侧翻小车受伤者。

  党建引领催生善行之花

  好人事迹频现,体现医者仁心。这些善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不仅提升了医院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更激发了更多人的助人情怀。

  三和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徐显林认为,一系列好人好事接连发生并非偶然,这不仅体现了医护人员的崇高职业道德和个人品质,更是该院党建文化建设成果的具体体现。

  “党建文化奠定价值基础,制度保障构建行为框架,人文关怀滋养心灵土壤,加之社会影响放大善行效应。”他介绍,在三和医院,党的建设牢牢把握医院发展方向,也是善举涌现背后的深层驱动力。

  党建工作,核心是做“人”的工作,做“实”的工作。三和医院把党建工作列为医院每年核心工作之一,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深度融合。三和医院2018年开始实行积分制激励办法,先从党员干部中试行,再推广至全部员工,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积分制通过积分平台对员工进行认可和表扬,对提供优质服务、发扬医院文化精神的事例、先进和典型赋予积分。每季度/年度按个人积分总分进行排名和公示,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适当奖励。

  党建引领,人心凝聚。三和医院全体党员在医院各领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创新模式,探索党小组机制。为确保医院各项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三和医院积极探索和完善各业务科室党小组工作机制,特别是在重点项目实施过程中,成立临时党小组,比如成立了创伤中心建设项目临时党小组,确保创建工作保质保量完成,顺利通过广东省三级创伤中心建设单位现场评审,同时建立了严重创伤患者救治的“117”工作机制。

  党建引领,培根铸魂;正向激励,文化认同。党建文化的植入与培育,不仅能为医院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还能提升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水平,促进医院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入职的时候,医院就有这方面培训,日常工作中又有积分制在激励,我觉得影响很大。”胡威宏说,自己最大的体会是多为患者想一步,为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积分制的实施,让全院上下精气神都发生了改变。”徐显林说,创建有文化品牌专科特色的民营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全体三和人2018年以来共同的梦想。为充分调动全院员工积极参与服务改善行动,2023年以来,在原来党员积分制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实践上,三和医院还进一步完善了医院服务与文化建设专项积分平台,并制定下发了实施细则。

  脚踏实地践行责任担当,惠及广大群众

  文化引领,健康惠民。一个个健康日和节日里,三和医院的公益活动从不缺位,无论是医院门口,还是社区广场,或是校园、企业工厂、机关单位……三和医院通过一场场科普讲座和义诊活动,为群众带来优质医疗卫生服务。

  去年是三和医院建院30周年。为探索党建新模式,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更好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2023年起,三和医院党支部与惠阳区多家单位党组织、社区、社会党组织建立了党建共建关系。日常工作中,三和医院定期组织各科室党员骨干医务人员深入共建单位,为群众提供健康讲座、义诊及各项免费筛查、体验活动。统计显示,今年三和医院举办活动共135场,受到各单位及社区群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好评。

  深耕惠阳淡水,辐射淡澳地区。截至目前,三和医院党支部与淡水辖区14个村(社区)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约定优势互补。这一举措旨在打通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创双赢局面。实现医疗资源下沉,精准对接需求;双向赋能,共创和谐社区;同时还激活党组织与党员活力,也为民办实事,增进群众福祉。

  党建共建,助扶危济困。今年6月,三和医院向其党建共建伙伴——惠阳区蓝天救援中心捐赠了一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其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建引领下医疗机构的责任与担当,也是对共建合作框架下互信互助原则的生动体现。

  如今,三和医院正铆足劲、拧成绳奋进在“创三甲”的征途上,步伐坚定、行稳致远。全院上下深知:党的建设发挥了核心引领作用,成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后盾和强大动力。接下来,三和医院继续以党建引领为宗旨,聚焦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建立健全质控体系,持续改进医疗技术,全面提升管理水平,重视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引进国际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打造高水平医疗团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为建设健康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李芳娟 通讯员吕春芳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