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名(中)医工作室获赞

原标题:

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名(中)医工作室获赞
名医“沉到底” 百姓有“医”靠

  “太好了,名(中)医工作室的专家又来送健康了。”近日,在龙门县龙潭镇中心卫生院,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名(中)医工作室专家团队为住院老人送去了益气扶正防疫方、防流感香囊、消肿止痛膏等健康礼包,86岁的张婆婆为专家团队点赞。

  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24个名(中)医工作室挂牌至今,通过名医下沉基层坐诊、带教等方式,让博罗、龙门共13个乡镇的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名医高水平医疗服务,深受当地百姓欢迎。

  名医坐诊让患者在“家门口”解决疑难杂症

  “老人家,您睡眠怎么样?胃口好吗”“您脉象不错,要继续注意休息和活动”……当天,在龙门县龙潭镇中心卫生院,广东省名中医、惠州市中医医院陈洪教授率该院专家团队5人,在送健康礼包的同时,仔细为住院老人和门诊病人诊疗。

  51岁的罗叔一年半前突发脊髓炎,下肢无法动弹,只能卧床。近期,名(中)医工作室专家为他进行药物、针灸等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脚板和脚趾头能动了,下肢也能感知温度,而且可以慢慢坐起来了,太感谢名(中)医工作室的专家了!”罗叔说。

广东省名中医、惠州市中医医院教授陈洪在诊疗。惠州日报记者罗剑业 摄

  这样的案例还有不少。

  家住博罗县长宁镇的李大爷被慢性呼吸道疾病纠缠了十余年,每到换季,咳嗽、气喘就会加剧,严重影响生活。名(中)医工作室在长宁镇中心卫生院挂牌后,来自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的专家每周都会前往坐诊。李大爷预约就诊后,专家为他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准药物治疗和康复指导,李大爷的咳嗽、气喘症状明显减轻。“不用大老远去市区看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家的诊疗服务。”李大爷感慨。

  在博罗县福田镇卫生院,经过名(中)医工作室专家治疗,病情明显好转的张女士表示:“以前要跑到市区去看病,如今在这里就可以见到专家,真的很方便!”

  记者走访发现,各名(中)医工作室挂牌以来,工作室团队每周都会到当地卫生院出诊至少1次,当地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据统计,各工作室所在的卫生院门诊量和住院量有了明显增长。

  群众对名(中)医工作室的满意度不断提升,通过问卷调查和患者反馈,大多数群众对工作室的医疗服务质量、专家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给予高度评价。他们纷纷表示,名(中)医工作室的设立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

  “名医带教”培养更多医护骨干人才

  “这位患者体质虚寒,你采用温针治疗是对的。如果结合中药,也就是外治+内服的治疗方式,效果会更好,还要叮嘱患者少吃寒凉的东西。”在龙门县龙潭镇中心卫生院,陈洪耐心地指导该卫生院中医师沈芳华。

  每次专家坐诊,沈芳华都会认真跟师学习。沈芳华说,在专家的指导下,她从“对症下药”转变为“辨证施治”,综合考虑患者身体状况和病因,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同时,她还进一步领悟到“医者仁心”,学会更细致、耐心地服务患者。

  名医带教的例子有不少。近日,在博罗县横河镇卫生院,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名医团队在平时带教基础上,专门组织脓毒血症早期识别及应对等培训,助力当地医护人员提升诊疗水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各名(中)医工作室发挥“造血”功能,在学术传承方面,建立了完善的导师团队和学员梯队培养机制,通过名医带教提升当地医护人员的医疗水平。

  据悉,市卫生健康局在全市范围内精心遴选了18名省市名医、名中医作为工作室下沉导师,这些导师来自市中心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市第六人民医院、博罗县人民医院等,是经验丰富的专家型、导师型医生,涵盖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等多个学科领域。

  每位导师都承担起“名医带教”职责,组建了2~5人的导师团队。导师团队保证每周至少出1次门诊,每两周查房1次,指导学员对住院患者的诊疗和管理;每季度开展1次学术研讨或学术讲座,分享最新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工作室落地单位则选配至少2名中青年业务骨干作为学员跟师学习,有时还到对应的上级医院进修。通过这种师徒传承的方式,我市培养了一批高层次的特色技术传承和临床骨干人才,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力争让每一位群众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记者走访发现,每间卫生院均建设了名(中)医临床经验示教诊室,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为导师坐诊、带教提供了宽敞舒适的空间。在设备配置上,每个工作室都配备了计算机、网络宽带、声像采集系统、实时记录设备,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和信息化,便于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

  “我们投入专项资金对卫生院进行了全面改造和升级,以确保名(中)医工作室拥有宽敞明亮、布局合理的诊疗环境。同时,我们配备了中医诊疗设备,以满足名中医开展各种中医诊疗服务的需求。”龙门县龙潭镇中心卫生院院长赖灶容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龙门县6间乡镇卫生院挂牌设立的12间名(中)医工作室已配备电脑、打印机等相关设施设备,完成了名医工作室团队成员的多机构执业备案。”龙门县卫生健康局中医股股长李晨昌表示。

  名(中)医工作室有效推进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使当地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还搭建了当地卫生院与上级医院紧密合作的平台,推动双向转诊、专家巡诊等工作落实,进一步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协同性和效率。

  “为进一步落实名(中)医工作室建设,我们将从深化人才培养、拓展服务内容、强化品牌建设等方面着手,全方位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推动区域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博罗县横河镇卫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相信名(中)医工作室将在人才培养、服务内容拓展、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力争让每一位群众都能享受到公平、可及的优质医疗服务。”博罗县长宁镇中心卫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惠州日报记者周智聪 通讯员苏秉成 廖杰文

编辑:洪东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