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围绕营商环境优化建言:利用人工智能提升政府办事效率

原标题:

代表委员围绕营商环境优化建言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政府办事效率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地方经济持续发展活力之源。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提升政府治理效能,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提升营商环境,完善各项配套进一步吸引人才”“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提升政府办事效率”“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在市两会上,代表委员积极为惠州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各类经营主体健康蓬勃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治理创新

  学习借鉴浙江经验优化营商环境

  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用好企业服务“直通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真正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市政协委员,大亚湾慧湾科技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大亚湾新阶联会长许可表示,浙江作为全国营商环境标杆省份,其优势不仅体现在政策层面,更植根于独特的商业文化基因与治理创新,浙江将“无为而治”的传统智慧转化为现代治理优势,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企业码”等数字化工具,实现政策供给与企业需求的动态匹配,构建了亲清政商关系的制度化通道,还有工商联“亲清直通车”平台、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等,双向赋能使政策精准度持续提升。

  许可说,浙江的经验证明,优化营商环境不能止步于政策修订,更需要培育“政府引导而不主导、市场活跃而不无序、文化传承而不守旧”的生态系统,这种政府与市场“共舞”、传统与现代共生的治理哲学,是其持续领跑的关键密码,惠州可学习借鉴浙江经验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同时完善各项配套,进一步吸引人才,提升全市人才密度。

  关键词:效率提升

  推进“惠民速办”服务体系建设

  “今年春节期间,DeepSeek(深度求索)的名字一下子火爆‘出圈’,给我们带来很多新启示。”市人大代表、博罗县自然资源局行政审批股股长叶苑婷建议,加快人工智能在政务服务领域的部署,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强大的算力、数据分析能力等,进一步提升政府办事效率。同时要加强现有干部队伍在信息识别、评估和利用等方面的培训,引进一批AI训练师、数据分析师,以适应新时代要求。扎实推进“惠民速办”服务体系建设,充分与基层实际操作人员沟通,保障调度平台顺利与地方对接。

2024年12月,惠州启动香港“跨境通办”服务,70项政务服务可一站式办理。惠州东江图片社供图

  “我们去基层调研走访时,听到不少群众和企业说,希望政府提高效率,加快办事速度。”市人大代表,市人大法制委委员、广东仁康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李文革建议,政府机关要加强与群众、企业联动,多倾听群众呼声,把准群众脉搏,用心用情帮助群众和企业解决问题。压实责任,着力提高办事效率,并适时引入评价和监督机制。

  关键词:企业服务

  “一企一策”帮扶企业发展

  “近年来,惠州涌现出一批在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和新材料等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本土企业,他们纷纷铆足干劲向上市奋进,但部分企业却因为上市绿色通道等政策,在发展壮大的关键节点外流到其他地市。”市人大代表、建设银行博罗支行客户经理曾小芬建议,建立重点企业库,将发展潜力大、前景好的中型企业纳入动态监测,制定“一企一策”帮扶措施,为企业提供上市辅导等服务,支持企业在惠州深耕发展。

  “当前市场经济错综复杂,企业融资问题主要来源于与银行授信条件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处于被动。”市人大代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惠州分行消费信贷部总经理刘奕华建议,金融机构与政府合力形成多层次支持体系,共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助力地方经济增长。他认为,政府可通过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担保基金,分担银行贷款风险,鼓励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打破“信息孤岛”,为银行提供更全面的企业信息,建立政府、银行、担保机构等多方合作机制,共同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惠州有大大小小的购物中心30多个,这些购物中心里的经营主体有1万多家,其中不少是个体工商户。这些经营主体虽不是很大的经济体,但对市场稳定、拉动消费影响不小。”市人大代表,印力集团惠州市创益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惠州印象城总经理李尚林建议,在当前形势下,政府应给予经营主体尤其是个体工商户更多支持,如简化行政审批手续、落实税收优惠、加大资金扶持等,为广大经营主体纾困赋能,提振消费信心,激发市场活力。

  关键词:法治环境

  将大亚湾打造为海商海事争议解决优选地

  “建议由惠州市司法局牵头,整合现有调解组织、调解员等调解资源成立惠州市调解协会。”市政协委员,惠州学院政法学院法学专业负责人、惠州市惠融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理事长危兆宾建议,加强对调解行业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制定统一行业标准,建立调解从业人员准入、退出机制,加强部门对接合作、组织开展各类专业培训等方式,真正把调解组织、调解人员作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重要力量。

  “惠州海洋经济蓬勃发展,拥有丰富的渔业、港口运输、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产业,对专业的海商海事司法服务需求巨大。”市人大代表,广东卓凡律师事务所主任、广东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杨择郡建议,将大亚湾开发区打造为海商海事争议解决优选地,更好地服务海洋经济和国际贸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杨择郡表示,惠州仲裁委员会大亚湾国际仲裁中心已于近日揭牌,为打造海商海事争议解决优选地提供了有力支持。建议大亚湾国际仲裁中心积极吸引海商海事专业人才担任仲裁员和仲裁秘书,提升仲裁海商海事纠纷能力。

  关键词:基础设施

  完善工业园区医疗配套便利企业员工

  “良好的营商环境包括良好的交通条件,而低效的通勤则不利于企业工作效率提升。”市政协委员、惠州市祥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邓胜威提出,我市部分道路红绿灯过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通行效率。建议根据交通流量实际,撤减过多的红绿灯,利用智能交通系统控制信号灯,根据实时交通情况调整信号灯配时,减少车辆等待时间,让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市政协委员、惠州市宝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杜良平建议,在政府主导建设的工业园区附近建设与社区条件相当的医疗配套,引进优质医疗资源,让企业员工就近获得更多优质医疗和健康服务。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游璇钰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马海菊 刘豪伟 香金群 凌保康 刘炜炜 游璇钰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
下一篇: 两会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