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最后一天 市民公园打卡享受休闲时光

原标题:

昨日是今年“五一”假期最后一天

市民公园打卡享受休闲时光

  ●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

  骑行、漫步、野餐、玩沙子、滑滑梯、放风筝……5月5日是“五一”假期最后一天,记者走访发现,许多市民抓住假期的尾巴,和家人、朋友等来到市民公园、东江沙公园等家门口的公园游玩,享受惠州初夏惬意舒适的慢生活。

  近年来,惠州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公园规划建设,提升公园绿地服务质量,推进既有公园提升改造及口袋公园建设,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畅享诗和远方。

“五一”假期最后一天,不少市民带孩子到东江沙公园游玩。 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摄

  公园改造提升幸福感

  5月5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市区江北中心地段的市民公园,只见公园中央绿色的大草坪,宛如一块巨大的翡翠地毯铺展在阳光下。孩童们三五成群地奔跑着,五彩斑斓的风筝在天空中摇曳。欢快的笑声此起彼伏,与不远处滑梯上的嬉闹声、树荫下野餐家庭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让整个公园洋溢着节日的活力与温馨。

  绿化是市民公园改造升级后的亮点之一。整个市民公园绿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让市民感受到“绿美惠州”魅力。同时,公园还设置了景观休闲区、健身区、儿童活动区、跑步道以及400多个停车位等,能更好地满足市民休闲娱乐、亲子互动、运动健身、停车的需求。

  “我最喜欢这里的大草坪和儿童游乐设施,大人小孩都适合。”市民林子琴在草坪的树荫下铺上露营毯,喝着亲手泡的红茶,享受初夏的微风,一双儿女则在儿童活动区玩跷跷板,甚是欢乐,“在繁华的闹市区,能有这样一个美丽宁静的公园,真好。”

  位于东江之畔的东江沙公园,也在改造升级之后更受欢迎。在广场上,长者们随着悠扬的音乐缓缓起势,太极拳的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沿江步道上,三三两两的市民悠闲漫步,江风徐徐而来;沙池里,孩子们专注地堆砌着想象中的城堡;秋千架上,欢乐的少年享受着自由飞翔的感觉……“家门口的公园变得更好了,我们的休闲生活也更有品质了。”市民李莉莉说。

  近年来,惠州持续实施公园品质提升工程,不断推动公园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赞不赞”转变。经过升级改造后,东江沙公园、东江公园、下埔滨江公园等一批建成时间较长的公园不仅刷新了“颜值”,还完善了功能,公园的康乐性、舒适性、观赏性、通透性、安全性大幅提升,群众的幸福感也更强了。

  口袋公园带来“小确幸”

  市政公园提升幸福感,口袋公园则带来“小确幸”。

  彩色的透水混凝土跑道、蜿蜒曲折的登山步道、宁静的山顶休闲平台……位于演达大道蓓惠路南侧的香榭山公园,一部分建在山脚下,一部分建在半山腰,为忙碌的都市人提供了一处休憩之地。

  整体呈现橙黄色调,园内植被错落有致,充满船运元素……位于市区水门桥头的水门印象,以老船厂遗址为设计灵感,打造出兼具现代气息与历史文化韵味的口袋公园,是市民了解惠州船运文化的好去处。

  以绿色为主基调的椭圆形地板,中间包裹着一个超大的沙池,仿佛一颗偌大的种子,充满活力与希望。位于水口中心小学北侧的种子乐园,是一个儿童友好型口袋公园,设有种植科普、种子沙坑、破土攀爬、种子滑梯、欢乐草坪等区域,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奔跑嬉戏,如种子般自然成长。

  “家门口有个这么好的公园,我家的两个孩子经常来这里玩,特别喜欢。”住在种子乐园附近的陈女士说。

  漫步在惠州街头,不经意就能邂逅口袋公园。近年来,惠州大力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合理利用“社区边角料”“城市边角地”建设口袋公园。新建设的口袋公园不仅拓展了城市的绿色公共空间,更为附近居民提供了就近游园的便利场所。近3年来,惠州秉持“一园一策一特色”原则,累计在中心城区建设口袋公园34个,实现群众“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愿景。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