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纬世新能源: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其电动冲浪板电池模组打破国外品牌长期垄断局面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向社会公布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2024年),全国146家企业入选。惠州市纬世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纬世新能源”)依托其竞速无人机、电动冲浪板电池制造的业务,成功获评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纬世新能源智能化生产线。惠州日报记者谢宝树 摄
专注细分领域成就“小巨人”企业
纬世新能源成立于2014年,位于仲恺高新区惠南科技园,是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聚焦可充式锂离子电池领域,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以“全链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高性能、高安全性的系统解决方案及全周期服务。
“我们从一开始就不走寻常路。”纬世新能源总经理肖世玲向记者介绍她的创业之路。“从创业开始,就首先弄清楚不能做什么:汽车动力电池高投入长周期,没法做;手机电池大厂强强联合,竞争激烈;移动充电宝电池技术壁垒低,价格敏感……对于拥有深厚技术背景的团队来说,选择聚焦在高倍率电池这一细分赛道,在这个小而美的领域深耕无疑是个正确的选择。”
正是靠着坚持走“专精特新”之路,纬世新能源的产品获得行业客户的高度认可,一路发展成为一家专注低温高倍率电池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尤其是近年来,纬世新能源积极响应国家发展低空经济的各项政策,针对无人机领域结合客户的需求,研发了能够适应特殊气候的“低温高倍率锂电池”,能够在零下40℃的情况下保持大功率放电。针对竞速无人机灵活高机动性的特点,纬世新能源的电池可实现120C(以电池额定容量的120倍电流进行放电)高倍率持续放电。
肖世玲介绍,去年,该企业为国外客户定制研发了一款电动冲浪板电池,通过IPX8防水认证与UL安全认证,实现20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在85%以上,通过对材料、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各环节的严格把控,最终实现产品超防水、高倍率、高安全的性能要求。
低温高倍率电池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自落户惠州仲恺高新区以来,纬世新能源依托当地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优势,于2021年建成投产首条智能化生产线,目前已形成年产3GWh功率型动力电池产能,产品覆盖无人机、机器人、电动工具、智能穿戴等领域。
“惠州优良的新能源电池产业生态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仲恺高新区‘一窗通办’等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肖世玲介绍,如今,纬世新能源的产值在8亿元左右,发展势头强劲。
在肖世玲看来,此次获评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核心原因是纬世新能源聚焦两大战略性赛道——低空经济配套的无人机电池和运动装备领域的电动冲浪板电池,并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在低空经济领域,纬世新能源的无人机电池以高倍率充放电性能和轻量化设计为核心特点,广泛应用于竞速无人机赛事场景,助力多支专业团队在国际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在体育运动领域,纬世新能源的电动冲浪板电池模组,通过强化防水抗震设计和高倍率放电的表现,打破国外品牌长期垄断局面。
截至2024年,纬世新能源已获授权专利127项(含发明专利)。其中,低温高倍率电池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2024年度,该公司研发投入超2000万元,并与中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开展深度产学研的校企合作,开展固态电池前瞻性研究。
持续看好体育运动产品电池配套赛道
纬世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是惠州致力于打造华南户外运动之都,带动户外运动相关产业发展壮大的生动缩影。
据了解,在户外运动装备制造业领域,惠州孕育了近500家经营主体,主要集中在自行车制造、滑板设计研发制造、轮滑生产制造、飞镖生产、滑雪装备制造等细分领域,产品销往全球。
“随着人们对体育运动的重视,我们持续看好体育运动产品电池配套赛道,积极研发和储备与之相关的技术,有些产品已经实现量产。”肖世玲表示。
例如,针对全民运动的大趋势,纬世新能源匹配市场需求,创新异形电池结构技术,成功开发运动指环电池(厚度<2mm)、穿戴设备微型电池(容量密度提升30%),为客户提供运动指环、运动手环以及运动相机类的专业应用领域电池。
今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粤港澳三地举办。在本次全运会中,纬世新能源的产品预计也将运用其中,主要围绕海上运动中心、滨海赛道等核心场馆提供技术支持。
如电动冲浪板电池应用于海上救援巡逻艇及青少年冲浪体验项目,凭借高安全、高倍率放电能力,保障全天候安全作业;竞速无人机电池搭载于赛事航拍及应急医疗物资运输无人机,通过高倍率放电性能实现15分钟紧急响应;智能穿戴设备电源为运动员健康监测手环提供微型锂电池,支持72小时连续血氧/心率监测。
“锂电池是户外运动装备里面的一个核心部件,而惠州正是锂电池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城市,这也是我们非常自豪的地方。”肖世玲告诉记者,“我们将用高质量的制造业实力和优质的产品,为惠州打造华南户外运动之都作出更大贡献。”
惠州日报记者谢宝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