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已至,美好始长。
6月21~25日,有自行车行业新潮流风向标之称的2023年第31届欧洲自行车展在德国法兰克福展览中心举行,众多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登场揭开神秘面纱。惠州企业亿纬锂能和萨瓦自行车也在此次展会上精彩亮相。
这是今年惠州企业连续在全球各类专业展会亮相的一个缩影。进入2023年后,全球各类专业展会如潮水般涌来,香港玩具展、广交会、上海车展、深圳文博会、新加坡通讯展、欧洲自行车展等接连登场,吸引惠州企业一站接一站参展,一些企业家和高管成为“空中飞人”。其中,仅亿纬锂能今年就已参加各类展览会(含博览会)约20场,足迹遍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东京、奥兰多、伯明翰、斯图加特、法兰克福等海内外城市。
这些企业乐此不疲地全球“赴会”,到底图啥?
2023年香港玩具展上,惠州市商务局局长黄松茂(中)与企业、客商代表交流。
(一)
惠州企业争相全球“赴会”,为的是抢抓机遇。
今年以来,国内外会展经济如此火爆,有一个重要前提: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已基本结束,国内防控措施已优化调整。
过去3年,出于疫情防控需要,线下展会寥寥。不过,企业并没有因此停下发展的步伐,一些行业新技术、新理念蓄势待发,一大批企业努力在全球寻找合作伙伴。苦于缺少线下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机会,不少企业间的合作没有疫情前那般顺畅、高效。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大大小小的企业铆足劲,想方设法抢抓全新机遇。全球各地的知名展会,历来是大量优质客商、伙伴、供应商、投资者云集的盛会,自然会吸引众多企业积极参展。可以说,企业在今年通过国内、国外的线下展会抢抓机遇,是一种刚需。
还要看到,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当下,企业需要更好地打通内外经济循环之间的堵点,进一步扩大出口,稳固海外市场份额,更直接、深入、迅速分享外循环带来的发展机遇。
事实上,在抢抓机遇方面,惠州迈出的步子还是很快的。今年1月8日,香港与内地恢复首阶段免检疫通关,次日惠州就组团赴港参加2023香港玩具展。参展期间,12家企业共促成订单总额达7.2亿元,成功打响惠企新年“出海”抢单第一炮。
2023年4月18日至27日,在2023上海国际车展上媒体记者和客商体验德赛西威Smart Solution 2.0智慧出行解决方案。
(二)
惠州企业争相全球“赴会”,为的是开拓市场。
时间回到2022年初,笔者在采访中曾听到不少企业反映,经过2年疫情,由于在沟通交流、技术创新、紧跟潮流等方面相对滞后,以及部分客户转型,公司客户出现流失,订单规模也有所缩减,给企业发展在信心、创新等方面都带来不少考验。
事实上,这些问题在疫情期间并不少见,而且遍布全球,我们无法回避。
进入2023年,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把失去的找回来”,成为企业界的一句流行语。通过各类专业展会来开拓市场,增加客源,成为众多企业的首选。
今年4月15日,万众期待的第133届广交会开幕:这是3年来首次全面恢复线下展的一届,也是展览面积和参展企业数量创下历史新高的一届。
开幕当天,一名惠州企业家接受采访时连称“终于熬过来了,能重新回到全面线下展不容易”。他告诉记者,公司产品有两个特性,一是技术、理念迭代速度快,二是重在线下的应用展示和现场体验。广交会全面重启线下展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因为公司80%以上市场份额在海外,通过这个参展企业、观展人数及影响力都首屈一指的“中国第一展”,将能结识更多全球优质客商。
另一名惠州企业负责人也说,中国是情义之邦,这在生意场上同样适用。与客户进行面对面的线下交流、沟通,可以更好地展示你的诚信、大方和浓浓情谊,建立起良好的私人感情和商业互信,效果无疑更佳。
“企业有所呼,部门有所应”。为助力稳外贸,帮助企业参加全球展会,早在去年第四季度,惠州商务部门就联合省有关部门为企业出海提供团队包机,实行更便民、科学的疫情防控举措,帮助企业在出海、过河去开拓市场时探明暗礁,清除障碍;今年以来,又通过连续举办多场政策宣讲会、形势分析会,申请提供参展补助等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减轻企业负担,使企业更快建立起开拓市场的信心。
(三)
惠州企业争相全球“赴会”,为的是紧跟发展潮流。
不少参加了2023年春季两大香港电子展、第133届广交会、2023上海车展等展会的惠州企业接受采访时称,参展之旅不仅是“抢单”之旅,更是观念革新之旅,“有一种洗涤心灵之感”。因为在交流产业发展方向时,他们发现,自己的观念已经跟不上别人的节奏,有些甚至还停留在两三年前。
这话一点都不夸张。
受困于3年疫情的不便,不少制造业企业的确错过了太多面对面技术理念碰撞和经验交流的机会,这种碰撞是线上交流无法替代的。如今的时代,技术在不断进步、人们的应用消费习惯在不断改变,这种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进入2023年,我们迫切需要多走出去看看,多和海外客商、技术服务商等进行交流碰撞,共同探讨,一起进步。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众多优质的惠州企业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中国需要世界,世界同样需要中国。
无论市场还是产业纬度,惠州作为电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领域的全球重镇,TCL科技、亿纬锂能、德赛西威、胜宏科技、九联科技等惠州企业的产品、技术和市场份额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在各自的细分领域,“惠州制造”的产品、技术在应用供应领域和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或缺。比如TCL科技,就有多款半导体显示产品出货量及市场份额位列全球前三甚至第一,亿纬锂能也有多款电池产品在一些细分领域居于行业领先地位。
就这个意义而言,惠州企业积极参会抢抓机遇,获取最新行业资讯及技术发展潮流的需求,和全球市场、产业体系对惠州企业的需求和依赖,其实是一种双向奔赴。
惠州日报记者刘炜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