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漫谈丨期待更多“惠州味道”出圈

  近日,2024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活动首次离京在惠州举行,集中展示推介中西部22个省(区、市)832个脱贫县近万款特色优质农副产品,推动更多脱贫地区优质农副产品“入湾出海”。

  产销对接活动现场,惠州馆展示超300种特色农产品,“惠”味浓郁。地处“湾内”的惠州,正在借力推动本土特色农产品“出湾出海”。

(一)

  一些家乡土特产,因不为人熟知,被网友戏称是“家乡特地瞒着我产”。

  今年初,随着哈尔滨旅游火爆,南北方互送土特产引起大家关注,例如收到南宁砂糖橘的黑龙江回礼蔓越莓。“蔓越莓是东北特产?”东北老铁们自己都不相信,还以为是进口的。于是,网友们开始了一场农业特产大摸底,不少人对自己家乡的特产表示“陌生”。

  作为农业大市,惠州人对自己的土特产了解有多少?来看数据:惠州拥有15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约占全省登记总量的13%,同时还有137个“粤字号”品牌。这么多本土优秀农产品,相信很多人没有全部品尝过,甚至可能没听过。

龙门茶农采摘山茶。(资料图片)

  惠州梅菜、龙门年桔、镇隆荔枝、罗浮山大米、柏塘山茶、观音阁花生、观音阁红糖、罗浮山荔枝、福田菜心、龙门大米、龙门蜂蜜、龙门三黄胡须鸡、惠东马铃薯、矮陂梅菜、麻榨杨桃,这15个“地标”产品,不说如数家珍,有多少人能悉数了解?客观地说,惠州不缺好的农产品,而是缺头部品牌引领,也缺乏区域公共品牌统领。

  土特产的“出圈”不是凭空而起,而是厚积薄发的结果。“隐藏”多年的新疆喀什小圆枣,10万多棵小圆枣树中,有一部分已有上千年树龄,因为种植经济效益低,一度面临被砍伐的困境。如今,小圆枣来惠州参加产销对接活动,开启“入湾出海”的新旅途。

  原来,当地政府从2021年开始把小圆枣列入重点发展产业,随后建立“一盒子喀什”区域公共品牌,以喀什小圆枣作为“一县一品”优势特色产业进行重点打造,一颗不起眼的小圆枣变身大健康产品,实现了小圆枣走进大市场的蜕变升级。

  在民以食为天的饮食文化背景下,大家对好吃农产品的期待从未停止。具有地方优势特色的土特产,不仅要发展成为当地的“潮品”,更要谋划如何破土而出,实现“出湾出海”。若养在深闺人未识,谈何“出圈”?

(二)

  新质生产力引领赋能农业现代化,开辟农业新赛道正当时。

  今年荔枝减产,可以预见价格会飙升。5月初,广东300吨冻眠10个月荔枝解冻上市的话题冲上多个社交媒体平台热搜第一。运用新攻克的荔枝液氮冷鲜技术,荔枝可实现以年为单位的储存,可破除荔枝的“季节性”“大小年”困扰。事实上,借助科技力量,去年广东荔枝历史上首次实现冬季上市、周年鲜销,首批产品为广东荔枝产业带来超1亿元收益。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作为岭南荔枝主产区之一,荔枝也是惠州最具代表性的农产品之一,怎样抢抓新发展机遇,续写苏东坡的千古佳句?

  除了荔枝在夏至前后上市外,不少农产品具有鲜明的季节性,年桔、沃柑、青枣等产品在春节前后集中上市,保存与运输不易,丰收季“果贱伤农”的产业难题难以避免。

  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义。在研究运用鲜果技术的同时,要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做好做深“农产品精深加工”这篇大文章,力争让每一个特色农产品都卖出好价格,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5月17日,2024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活动现场,许多市民前来“扫货”。(资料图片)

  产销对接活动选择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举行,是因为该基地处于国家农产品流通骨干网“两纵一横”的交汇处、粤港澳大湾区1~2小时生活圈,也是大湾区目前规模大、品类全、功能优、联农广的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基地和农产品供应链创新中心。坐拥这个大平台优势,惠州优质农产品更应该搭好这趟便车。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成为持续性“爆款”产品,并不能仅依靠主播带货,更需要用心钻研新技术,挖掘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差异化农产品,叫响“惠州味道”品牌,让“惠州味道”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