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喜事多,金饰需求明显增加。 东江时报记者周楠 摄
越涨越买,这是常态。近段时间,国际金价显著上涨,国内黄金零售市场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如今已破600元/克大关,但消费者热情不减,随着“金九银十”消费旺季的到来,黄金市场正一派火热景象。
与此同时,购买黄金的主力客群也正在发生变化,“囤金”队伍不再只是中老年客群,更多年轻人开始投入到“买金条、攒金豆”的消费中,黄金投资属性更加明显。
商家 金价与销量齐涨
记者实地走访发现,虽黄金的行情价透明,但不同的珠宝店,具体金价也会有一定差异。惠州市内多家黄金知名品牌门店近日的黄金首饰零售价格均已超过600元/克,其中最高达到614元/克。但不少超过600元/克的金店都会推出相应折扣,顾客实际购买价格在560元/克左右。
“每家店的价格不一样,与品牌溢价、工艺难度都有关系,在各家店购买金饰所需要支付的手工费也是不同的,大多在65元/克左右,当然也会经常有商家推出活动,直接给顾客免掉手工费。”惠城区一家知名品牌金店的销售廖女士告诉记者,近几个月前来咨询金价和金饰回收价的消费者明显增多,购买黄金意愿强烈。“很多人都是家有喜事前来购买,如结婚、生日、小孩出生等,投资的客群也渐渐多了,有的人会买一些金珠、金条等产品用来存放。”廖女士提到,中秋国庆将至,不少人都计划在假期举办婚礼,对金饰的需求更大。同时,该店内还设有黄金回收业务,具体回收金价跟克重相关,约为450元/克,客户可以自行选择金饰直接回收或者置换更合心意的产品。
实际上,黄金并非近期才热度渐起,中国黄金协会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黄金消费量554.88吨,同比增长16.37%。具体类别上,黄金首饰368.26吨,同比增长14.82%;金条及金币146.31吨,同比增长30.12%。
消费者 金饰有颜值更保值
“金价一直上涨,也算是固定资产,而且金子何时何地都可以流通。”黄女士近期为自己和母亲购入了不少金饰,她告诉记者,母亲一辈的人大多对金饰情有独钟,加上黄金保值,还可以传承,以金饰作为礼物他们会更开心,另一方面,现在比较稳定的投资渠道不多,好看的金饰越来越多,能装扮自己的同时,又具有保值流通的特性,也是另一种更为稳定的投资。
多位品牌门店销售表示,如今,购买黄金饰品的人群越来越年轻化,各个品牌的黄金饰品逐渐打破了“陈旧”“老气”的固有印象,设计更多元化,颜值越来越高,成为吸引年轻客群的重要因素之一。
“富时的首饰,穷时的盘缠。”在惠州工作3年的谢小姐准备年底和男友举行婚礼,按照习俗,婚前要备好“三金”。她笑言:“我原来觉得金饰很俗很丑,现在觉得‘很香’,不仅仅是尊重这一婚俗习惯,也可以当成我们的一笔‘存款’。我甚至连钻戒都不想买了。”
有颜值更保值,在此情况下,不仅吸引了更多人将投资渠道锁定金饰,也让部分人开始有了将金饰在高位变现的想法,黄金回收市场也迎来热潮。王先生在了解到金价已涨超600元/克之后,便萌生了卖掉家中金饰的想法,他和家人一起去了各大金店询问回收价格,发现大多在450元/克左右。“我们当时买的时候金价不到300元/克,现在卖其实也赚了不少。”但王先生的妻子持不同想法,她表示,回收价格对比售价仍然有一定差距,现在卖掉,如果再买还要花更多金钱,没有这个必要。“而且金价可能还有上涨空间,不如就当作固定资产留着,以备不时之需。”
值得关注的是,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忙着“囤金”,金豆豆、金瓜子、迷你金等小克重产品成为消费者“新宠”。“我属于月光族,收入还行但消费也不低,没有理财概念。在网上看到有很多人在攒金豆,触动了我,我现在也每个月给自己买一两颗来放着。”95后孙小姐表示,这种方式对自己的生活影响不大,又间接帮助了自己储蓄,挺好。
业内提醒
投资黄金需注意规避风险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近期在人民币汇率持续波动的背景下,股票和房地产市场流出大量资金涌入黄金市场寻求避险保值,推高了国内金价的需求和价格,导致当前国内金价相对国际现货黄金溢价高达50美元/盎司。但在全球性市场,这一较大价差不太可能长期保持,预计国内黄金TD价格最终回落至460元/克附近,与国际现货金价相匹配,重新回归跟随国际市场的常态。
针对攒金豆等购买小克金的热潮,专业人士提醒,黄金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波动较大。购买金豆可以被视为一种投资机会,但如果以投资为目的购入,消费者需要具备基本的投资理财知识,要有一定的风险规避能力。因为黄金投资的逻辑是主要利用黄金价格波动从中交易带来收益,价格以外其他的费用越少越好,所以应理性考虑价格波动、储存方式、回收成本等。此外,黄金市场也存在“滥竽充数”现象,购买黄金产品时,应尽量选择大品牌,从正规渠道购买。同时需要留意金价波动等多方面因素,忌盲目跟风购买。
东江时报记者伍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