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农行:“农”墨重彩绘新景 以“金”赋能促发展

原标题:

“农”墨重彩绘新景 以“金”赋能促发展

中国农业银行惠州分行创新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制定助力典型村十条措施、选派金融助理做深做实金融服务、创新举措助推农民致富……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惠州分行(以下简称“惠州农行”)以实际行动织密“金融服务网”,多措并举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把便利的金融服务送到乡村、送到服务企业、送到群众身边,奏响一曲悠扬的振兴 “交响乐”。

  金融活水润乡村,共绘振兴新蓝图。作为服务“三农”的国家队、主力军,惠州农行聚焦惠州乡村产业、城乡建设,创新推出农业龙头贷、乡村振兴产业贷、乡村振兴建设贷等系列产品,服务农村产业发展,推动金融供给量质齐升。截至2024年10月末,惠州农行县域贷款突破500亿元,规模505.4亿元,对比年初增幅达17%;涉农贷款293.8亿元,增幅达17%;涉农贷款余额列“五行一社”首位。

  01

  十条措施 赋能“百千万工程”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金融力量融入“百千万工程”发展大局既是强音号召,也是使命担当。

  11月25日,惠州“百会千企”助力“百千万工程”共建活动全面启动。在市委社会工作部的统筹协调下,惠州农行及分支机构携手“两企三新”党组织、行业协会商会及会员企业、各类社工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与“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开展党建联建共建。通过商协会+银行+公益组织+典型村党建联建共建搭建资源对接平台,惠州农行将充分发挥金融力量的作用,为乡村振兴战略和“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养分。

11月25日,惠州“百会千企”助力“百千万工程”共建活动全面启动。惠州农行供图

  当天,惠州农行制定的金融赋能“百千万工程”暨金融支持“百会千企”助力典型村十条措施正式发布。该行将通过落实党建引领、建立高效联动机制、成立金融服务专班、配套专项授信额度、打造专属服务体系、推出专项融资产品、提供专业资金服务、加大数字金融赋能、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支持保障机制10条措施,充分激发县、镇、村发展活力与潜能,为行业协会及会员企业到“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投资兴业提供更多金融活水。

  在活动现场,惠州农行还结合前期的调研走访情况,围绕惠州市行业协会商会会员企业及典型村农企农户融资需求,为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农业大户等进行金融授信。

  “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共同助力“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惠州农行党委书记、行长谢宇介绍,作为以服务“三农”为使命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农行始终坚守“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服务实体经济主力银行”两大定位,为“百千万工程”提供“融资+融智”服务。接下来,将进一步发挥金融力量,倾斜金融资源,推动“百会千企”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助力打造百千万工程“惠州样板”。

  02

  金融助理 引金融活水入田间地头

  金融助理的帮扶实践,是惠州农行精准为乡村肌体“供血”的另一生动写照。眼下,惠州农行金融助理正成为把金融服务延伸到村到户的桥梁,为惠州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百千万工程”有效实施按下“加速键”。

  “非常感谢博罗农行的帮助,让我渡过了难关。”在博罗县杨村镇的养鸡场里,杨先生满怀感激地说。半年前杨先生因缺乏资金购买饲料而倍感焦虑,正是得益于博罗农行金融助理的帮忙,才得以解决资金周转难题。

  近年来,杨村镇走规模化、集约化养殖道路,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养殖产业发展不断壮大。杨先生是杨村镇太井村上规模的养殖户,现今存栏20万羽,他与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惠州京基智农畜牧有限公司的订单合作关系长达8年。半年前,杨先生萌生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加鸡苗数量的念头,然而,担保物不足等资金难题却成了他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得知这一情况后,博罗农行的金融助理温金友,第一时间连同博罗支行乡村振兴融资服务中心(博东分中心)的成员组建营销队伍,对惠州京基智农畜牧有限公司进行走访调研。他们详细了解该企业经营状况和上游肉鸡养殖户杨先生的订单情况,并据此为杨先生制定融资方案,率先创新推出“京基智农订单贷”,并于7月21日成功投放首笔贷款120万元,帮助杨先生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实际上,金融助理温金友与养殖户杨先生的故事,只是惠州农行派驻帮扶,下沉金融力量的一个缩影。深知人才是第一资源,惠州农行紧跟省农行“千人派驻百千万”行动工作部署,选派近40名驻镇帮扶金融助理,积极打造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第一线生力军,做好“融资+融智+融商”服务。

  主动上门,入户走访,了解企业需求,制定帮扶措施……金融助理的工作远不止这些。以金融助理为纽带,惠州农行积极推动金融资源落实到县镇村、送达“最后一公里”,实现金融力量、金融产品、金融服务“三个下沉”。今年10月,惠州农行在博罗县杨村镇打造全省农行系统第一个乡村振兴融资服务中心,将农行融资服务窗口搬到农民“家门口”。

  03

  支农支小 畅通农户致富路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为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惠州农行围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推广运用商户贷、乡旅贷、惠农网贷等重点产品,推出“整村推进”等批量授信业务模式,大力服务产业链上下游、涉农商圈的农户,创新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在冬日暖阳的映照下,天龙农业园里蔬菜瓜果一片飘香。目睹这一派丰收的景象,惠州农行惠东大岭支行客户经理周乃定倍感欣慰。作为一名扎根基层一线11年的三农客户经理,周乃定在一次乡村走访中,偶然得知天龙农业园在扩大种植规模时陷入资金不足的难题。他随即主动找到该园负责人袁总,并跟随其对该园区进行实地考察。

  “靠天吃饭难啊!上半年雨水太多,菜都泡烂了,也长不好,很多订单供不上,要扩大基地得先解决设备和技术问题。”袁总向他感慨道。面对犯难的袁总,周乃定详细记录客户的需求以及园区的生产经营情况,并依此向客户介绍惠州农行的惠农产品,指导客户准备好各项材料。不久后,袁总顺利申请到一笔农贷资金,为解决种植设备、技术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一个个“周乃定”的努力下,惠州农行不断将金融知识、信贷资金和普惠金融送到农户手中,持续织密支农惠农兴农的“金融服务网络”,让许多如天龙农业园这样的乡村产业在金融的助力下茁壮成长,共同描绘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今年以来,惠州农行累计投放农户贷款43.8亿元,农户贷款突破70亿元,规模75.3亿元,增量20亿元,惠及农户2.4万户。

  从走进乡村的金融力量,到注入田间地头的金融活水,再到蓬勃兴起的乡村产业,惠州农行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乡村振兴,金融先行”的深刻内涵。在金融活水的持续浇灌下,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惠州广袤乡村徐徐展开。

  惠州日报记者邬玉婷

  通讯员林晓茹

编辑: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