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惠州分行:金融赋能农文旅 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原标题:

金融赋能农文旅 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农业银行惠州分行助力农文旅融合与粮食安全,书写现代农业新篇

  粮食满仓,乡村旅游繁荣兴旺,农民生活富足安康,在惠州的乡村田野间,一幅“环境靓、村庄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生动画卷正徐徐铺展。金融,则是这幅画卷上最为灵动的一笔,正以创新为墨,不断为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添上鲜活而持久的动力色彩。

  近年来,农业银行惠州分行(以下简称“惠州农行”)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立足当地资源禀赋,聚焦农文旅产业,探索“金融+乡村振兴”服务新路径,赋能众多涉农企业出圈出彩,为“百千万工程”、农民美好生活持续注入金融“活水”。

  截至2024年11月末,惠州农行涉农贷款余额超297亿元,较年初新增46亿元。

惠州农行工作人员在佳禾园调研。 惠州农行供图

  夯实金融支撑

  “贷”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大棚内,五彩斑斓的小番茄挂满枝头;露天种植区,百香果藤蔓缠绕,果实悄然由青涩蜕变至金黄;蔬菜地里,游客们兴致勃勃地采摘着新鲜的农家蔬菜;田野间,新撒下的格桑花种子已破土而出,嫩绿的小苗随风摇曳……位于惠阳区良井镇黄洞村,由惠州市佳禾阳光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佳禾园内,即便正值万物“冬藏”之际,仍散发着别样的生机与意趣。

  从2016年成立至今,佳禾园已从一个农业园区,逐渐发展成为集教育研学、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并荣获2020年至2024年惠州市科普教育基地称号,成为乡村振兴和“三产融合”发展的典范。据佳禾园相关负责人陈宇峰介绍,自2021年10月1日正式开门迎客以来,佳禾园客流量每年以50%的速度递增,今年更是超过了10万人次。

  园区内,游客们不仅可以亲身体验种植、采摘等农耕文化的乐趣,还能参与各类精心策划的手作活动,以及享受水上嬉戏、骑行与徒步等户外运动的快乐。此外,佳禾园还精心打造了三大节日——春季嘉宝果节、夏季毕业季庆典和冬季稻香节,为游客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体验。

  “做农业非常不容易,我们希望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带动周边的农户一起增收致富。”陈宇峰感慨道。正是源于这份对农业的深厚情感和对周边农户的深切关怀,佳禾园在各大活动期间,还特意打造了展览小食街,并免费向周边村民开放,严格把控产品品质,既为农户提供了销售渠道,又满足了游客需求。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涉农企业常因抵押物不足及投资回收周期长而陷入融资困境,佳禾园同样面临这一挑战。但幸运的是,佳禾园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惠州农行的有力支持。2021年,正值佳禾园发展的关键时期,项目规划建设、业务能力提质等都急需大笔资金投入。惠州农行主动出击,深入企业调研实际需求,为其提供了贷款流程简化、放款迅速、利率优惠的乡村振兴建设贷,授信额度高达80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惠州农行在短短一个月内便高效完成了从贷款审批到资金发放的全部流程,成为首家为佳禾园提供信贷服务的金融机构。

  “惠州农行推出的各项支持政策,精准对接了涉农企业的发展需求,非常符合实际。”陈宇峰对惠州农行的高效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这笔800万元的贷款资金,不仅有力推动了佳禾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更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佳禾园已成为惠州乡村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了来自深圳、东莞、河源、揭阳等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同时,佳禾园与惠州农行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化与拓展。继乡村振兴建设贷之后,惠州农行又相继为佳禾园授信了230万元的抵押e贷和200万元的乡旅贷,进一步强化了金融支持。此外,双方的金融服务合作范围也已拓展至对公账户结算、代发工资、股东个人账户结算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共赢。

  树牢“大食物观”

  与种粮企业共绘好“丰”景

  一簇簇沉甸甸的稻穗,一颗颗饱满的谷粒,一张张喜悦的笑脸……11月底,位于博罗县石湾镇黄西村的伴永康黄西2号优质丝苗米种植基地里,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伴永康丰收节,小朋友们与家长,踏入金黄色的稻田,亲身体验稻谷收割的乐趣,聆听水稻种植的智慧与粮食安全的深远意义,共享丰收的喜悦。

  坐落于惠州博罗的伴永康粮油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伴永康”),是一家集水稻种植、粮食加工、储备、购销等业务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同时也是惠州市和博罗县粮食应急保供重要基地之一。

  “我们的种粮之路,可以追溯到1987年。”伴永康副总经理谢永春介绍道,“博罗县是种粮大县。最初,我们主要收购农户的稻谷并进行销售,后来在别人的建议下,自建了米厂和种植基地,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如今,伴永康已拥有三个种粮基地,通过与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的紧密合作,向农户提供优质的种子和先进的种植技术,并回收农户种植的稻谷,成功带动了博罗县超过4000户农户共同投身于水稻种植事业,甚至辐射到广州增城,吸引了部分当地农户的加入。

  粮仓充盈、农民喜获丰收的背后,离不开金融机构的鼎力支持。谢永春提到,伴永康与惠州农行的合作早在3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步入2021年,随着储粮任务的逐年攀升,伴永康承担起建设省级丝苗米产业园的重任,决心投建一条“年产10万吨丝苗米生产线”,旨在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幅度提升粮食产能。

  面对新项目的庞大资金需求,惠州农行迅速响应,第一时间深入伴永康进行实地调研,全面细致地了解其生产经营状况,为其量身打造了一套高效且贴合实际的融资方案。与此同时,为了加速项目落地,惠州农行同步启动了绿色信贷审批流程,通过简化审批手续、加快审批速度,高效完成了1亿元固定资产贷款和3000万流动资金贷款的审批工作,为伴永康的新生产线建设及时注入了充足的资金血液。

  “在省级产业园建设过程中,惠州农行的支持力度非常大。”谢永春感慨道。正是有了惠州农行的资金注入,伴永康的新生产线才得以顺利建设,为粮食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伴永康还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丰收节活动,对外开放其种植基地,诚邀社会各界人士亲身体验种植的乐趣与丰收的喜悦,共享这份来自田野的欢愉。

  一直以来,惠州农行牢固树立“大食物观”,秉持“早、快、实”的理念,全力支持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为伴永康等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和支持。这不仅构建了特色鲜明、优势集聚、产业融合、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建设格局,更为助力粮食安全稳产保供贡献了坚实的金融力量。

  目前,惠州农行已实现对博罗、龙门两家省级丝苗米产业园的信贷覆盖,累计投放贷款超5000万元,惠及粮食生产农户超500户。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是惠州农行对粮食产业的深情厚谊,更是对“大食物观”的生动诠释。

  惠州日报记者伍磊

  通讯员林晓茹

编辑: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