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惠州博物馆
“无边界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
开栏语
近年来,随着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日趋浓厚、需求日益旺盛,“博物馆热”正悄然升温。“岭南名郡”惠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明可追溯数千年,她的历史古韵和文化魅力除了凝固在建筑上、典籍里,还珍藏于一座座文化宝藏——博物馆中。《惠州日报》今起推出“馆见惠州”系列报道,探寻惠州各类博物馆的珍宝,追溯惠州文化之源,展示惠州时尚魅力。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文明史。位于惠州江北的惠州博物馆,外观酷似历史之印,被誉为惠州文化地标。它又像一部东江文明史书,质感厚重而内涵丰富,展示着惠州5000年发展足迹。
这个面积2.3万平方米的“宝藏”有4000多件(套)文物,是集中反映东江流域文物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和交流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惠州博物馆正努力建设“无边界博物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
陶塑动物。
窖藏编钟。
“惠州简史”古今相融
一座博物馆,连接过去、现在、未来,一件件文物,将抽象久远的历史变得具体生动。
惠州博物馆成立于1980年,原址在惠州西湖丰湖半岛,2009年迁至市区江北市民乐园西路。从设立初期没有馆址、藏品借地保管,到成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惠州博物馆一路砥砺前行。广东省内现有正式备案的博物馆377家,惠州博物馆位于中上游位置。
“崑山片玉”石磨是“梁化旧邦”的重要见证物,是惠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惠州博物馆立足本地历史文化资源,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藏品体系,现有登记造册文物4000多件(套),其中珍贵文物300多件(套),包含陶瓷、青铜、玉器、石器等“宝贝”,其中,唐代“崑山片玉”石磨为国家一级文物,也是惠州博物馆目前收藏的唯一一件“国宝”,被视为“镇馆之宝”。该石磨通高29.9厘米,通宽45厘米,整体呈浅铁红褐色,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主要部位均装饰有精致的莲花瓣纹,外壁装饰有一圈卷草纹,外形端庄厚重,器身雕刻精湛,是极为少见的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旋转石磨。“崑山片玉”石磨于20世纪50年代在惠东县梁化镇花树下水库出土。两千多年前,秦朝统一岭南后,始设傅罗(今博罗)县,县治在梁化屯,可以视为惠州境内城建的开始,故惠州有“梁化旧邦”之称,“崑山片玉”石磨无疑是“梁化旧邦”的重要见证物。
惠州博物馆文物数字互动魔墙。
为了安置、展示馆藏“宝贝”,惠州博物馆开设10个展厅,包括珍贵文物展、馆藏文物精品展、东江流域的文明展(两个展厅)、刘仑美术馆、惠州名人馆等6个基本陈列展厅以及4个临时展厅,展陈面积达7000平方米。其中,东江流域的文明展陈列面积约2000平方米,通史式展示东江流域的文化脉络和历史进程,堪称场景化的惠州简史。
博物馆可以很古,也可以很潮。拿起手机扫二维码,通过文图读懂文物背后的故事;触摸文物数字互动魔墙,3D投影技术让静态的展品动了起来;逛文创产品展柜,购买一件由文物衍生而来的手信……惠州博物馆近年推出的新技术的应用、沉浸式的体验,拉近了文物与人们之间的距离。
酱黑釉罐。
武士俑。
“知来处,明去处”
遇见博物馆,遇见美好生活。近年来,惠州博物馆举办的每一个展览、每一场活动都与社会全方位互动,如举办音乐会、文艺演出、读书会、亲子活动、写生活动、非遗展演活动等;如结合近期举办的《中国符号——历代文字艺术专题展》,发起“守护中国文字最美家庭”活动,受到广大市民家庭的关注和支持。
惠州博物馆还充分发挥文化场馆功能,助力提升惠州文化品质。今年开设“惠博人文讲堂”以来,邀请北京大学董珊教授、安徽大学吴怀东教授、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研究院刘志伟研究员以及国内古琴界享有盛名的李家安、王鹏等老师开设讲座,每次都座无虚席,为市民带来文化大餐。
市民参观惠州博物馆。
为了让文物活起来,惠州博物馆积极实践“无边界博物馆”理念,推动鹅城鉴宝品牌走入村镇、流动展览进入社区、情景剧走进学校。该馆不但引进展览,原创策划的展览更是走出惠州、走向全国。去年底,惠州博物馆倾力举办跨年展“腹有诗书气自华”馆藏东坡文献史料特展,受到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及游客关注,还在全国巡展,吸引更多人关注东坡文化、了解惠州。
数据显示,去年,惠州博物馆接待观众约7.2万人次,今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上半年入馆人数累计接近去年入馆总人数,暑假期间,平均每天接待两千多人次,高峰期特别是周六日,每天接待观众达四五千人次。
位于市区江北市民乐园西路的惠州博物馆。
近期,喜讯传来,惠州博物馆相继入选2023年第二季度最受网友关注的百强博物馆榜单和2023年第二季度广东省热搜百强博物馆榜单,分别排名全国第97位、全省第10位。
“知来处,明去处。从全国百强到全省前十排位,均显示惠州博物馆场馆建设运营日益完善,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惠州市博物馆副馆长钟雪平说,惠州博物馆将全面提升服务水平,继续建设“无边界博物馆”,传承惠州文脉,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
文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图 惠州日报记者张艺明 肖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