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路上①| 退役军人变身新农人:种出好果子,卖出好价钱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今年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即日起,惠州日报结合省“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聚焦乡村振兴主战场,推出《振兴路上》专栏,融合文、图、短视频,通过“个体反映整体”“小切口折射大变化”方式,选取乡村振兴路上的典型人物、事件,展现惠州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成效,用“小组图、小视频、小活动”讲述惠州乡村振兴精彩故事。敬请垂注。

  初冬清晨5点30分,月亮还未下山,东方刚刚泛白。

  在仲恺高新区潼湖镇新光村,一个“身影”骑着三轮车,借着月亮的余光,敏捷地穿梭在弯弯拐拐的村道上,不久就到了一片广阔的土地,这就是新光村白香瓜种植基地。

  “嘎吱!”三轮车在田间便道上稳稳停了下来,白香瓜种植基地销售经理李院乐麻溜下车,随即快速将一个个筐子搬下来放在田边。

李院乐和村民一起采收白香瓜。

  不一会儿,来采收白香瓜的当地村民陆陆续续骑着摩托车来到田边,李院乐开始给大伙安排上午的采摘任务,“昨天是从东边采到西边,今天从西边采到东边就可以了。”任务安排好后,村民们戴上草帽、提上果筐,开始在薄薄的晨雾中忙碌了起来。

  “今年又是好收成。”望着满满一地的白香瓜和紧张忙碌的村民,李院乐欣喜地说。随后,他骑着三轮车,逐一给采摘、搬运、清洗、包装等各个环节的工人作了工作安排。 

白香瓜采收上来后,李院乐露出灿烂的笑容。

  “你们随便逛逛,先和村民们聊聊,上午时间紧,今天一个搞搬运的阿叔家里有事没来,我先去忙一会儿。”匆匆和记者搭了个话,李院乐骑着三轮车在田间忙碌着将村民采收的一筐筐白香瓜转运到集中清洗点。 

李院乐和村民一起清洗分类白香瓜。

  中午11时许,采收工作已经持续了5个多小时,看着基地转运场堆如小山的白香瓜,李院乐撸起衣角,擦了擦满脸的大汗,坐在三轮车上和记者聊起了往事。“我是2006年从部队退役的,退役后去珠海的商超做过一段时间生鲜果蔬的供应链经理,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后,2015年自己出来创业,做生鲜果蔬的供应链管理和相关的电商发货。”李院乐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这些年农村变化很大,农村的经营模式转变也很大,以前是凭借自己的经验种,然后等中间商上门收购,质量价格都难有保障。现在随着“百千万工程”的实施,很多农村开始抱团发展,不少村都有了自己的合作社,也开始有了建立农产品品牌的意识。 

丰收了,村民乐呵呵。

  “公司+合作社+农户,这是我们的运营方式。我们公司到村里租地,然后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当地也成立了合作社,我们带着公司的农技专家来做示范,带动村民一起种白香瓜,村民根据农技专家的指导进行科学种植、科学管理,我们负责兜底销售。”李院乐介绍,目前基地第一期种了80亩白香瓜,第二期打算种100亩,亩产大概2000~2500斤,产值预估200万~300万元。

清晨,村民在田间采收白香瓜。

  “很多农户会过来看,他们很感兴趣。”李院乐越说越起劲,越说越自豪。他说,自己也是从湖北农村一步步走出来的,希望未来能带动更多父老乡亲参与到现代农业的种植生产和销售环节,种出好果子,卖出好价钱,一起致富。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李松权 黄鑫威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