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畲族文化传承馆:了解畲族,从这里开始!

  在博罗县横河镇嶂背畲族村,一栋别具一格的小楼引人注目。这座已投入使用一年多的畲族文化传承馆,通过图谱、展板、老物件、模型等展现独特的畲族文化,让村民和游人了解畲族历史,探寻民族文化库中的宝藏。

  让“极度濒危语言”得以传承

  嶂背畲族村是博罗县唯一的少数民族行政村。畲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自己的文字,村民日常交流语言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极度濒危语言”的畲语。嶂背畲族村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人口最为集中的畲语遗留地,成为众多语言学者研究的“标本”。

  步入惠州市畲族文化传承馆一楼,陈列柜上摆放了《畲语课本》《广东博罗畲语800句》等书籍,《畲语课本》涵盖畲族婚宴、饮食、风土人情等内容。2015年起,当地联合暨南大学团队开展畲语和汉语双语教学,编辑了全国仅有的畲语本土教材,畲语有了可以代代相传的“接力棒”。

  畲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陈列柜旁的墙面展板,图文并茂列明了畲族的起源、畲族的传说、畲族人口现状等内容。

  记者采访时,恰逢一群小学生来参观,他们饶有兴趣地阅读关于畲族的书籍和文字介绍,打量着一些服饰和老物件。“我经常来畲族文化传承馆参观,这里展示的服饰很特别,物件很古老,我每次来都会有不同收获。”一年级学生雷德权说。

  婚嫁习俗有三个突出特点

  文化传承馆一楼墙面展板旁,穿着畲族新娘新郎和伴娘服饰的3个人体模型笑容满面,喜庆氛围感拉满。“新郎”还用扁担挑着装满米和酒的箩格迎亲,寓意未来婚姻生活细水长流。

  嶂背畲族村村委会干部杨伟梅介绍,畲族婚嫁习俗有三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是对歌,畲族的迎亲,宴中有歌,途中亦歌,此起彼伏的盘歌把婚礼的气氛渲染得十分热烈;二是哭嫁,新娘出嫁前两三天都要以歌代言,哭诉与父母等亲人的惜别,以示对娘家的留恋;三是“拦路”,即在娶亲者将要进村的路上用荆棘、松枝做路障,男方歌手须与女方歌手对歌并给红包才能过。

  移步二楼,橱窗展示的数十件独特的畲族服饰、头饰让人惊叹不已。杨伟梅介绍,畲族女子服饰以红黑为主色调,服饰上绣着各式特别的图案,小围裙上还绣着吉祥的凤凰图案。男士的服装相对简单,类似小马褂,以蓝黑为主色调,纽扣两侧绣有小图案。彩带是畲族传统手工艺品,起初用作腰带、背带等生活用品,后亦作服装装饰,是畲族的吉祥物和定情信物。

  畲族文化传承馆二楼展示了从村里各家各户收集而来的“老物件”,有竹篮、簸箕、锄头、秧铲、铁耙、禾叉等,真实还原畲族人磨稻谷等劳作场景。

  畲族婚嫁习俗三特点

  对歌:畲族的迎亲,宴中有歌,途中亦歌,此起彼伏的盘歌把婚礼的气氛渲染得十分热烈。

  哭嫁:新娘出嫁前两三天都要以歌代言,哭诉与父母等亲人的惜别,以示对娘家的留恋。

  拦路:即在娶亲者将要进村的路上用荆棘、松枝做路障,男方歌手须与女方歌手对歌并给红包才能过。

  每逢重要节日都会摆“长桌宴”

  二楼还展出了各种畲族美食图片和模型,如乌米饭、糍粑等。农历三月初三是畲族的乌饭节,是祭祖节日。这天,畲族男女成群结队出门“踏青”,采集乌饭树的乌稔叶子,捣碎后用布包好放入锅里,加水煮成黑色汤汁,取出布包,放入糯米,蒸成饭,色泽乌黑。食用时,用猪油煮热,香软可口。

  畲族人逢年过节都会打糍粑,寓意“时(糍)来运转”,生活年年(粘粘)甜。打糍粑一般需要两个人,一人打,一人翻。打糍粑的人要很有力,打一会还要换人。打糍粑的时候,村里人都会汇集在一起观看并唱歌助兴,打好了,大家就一起品尝新鲜出炉的糍粑。

  馆内还摆设了“长桌宴”。“长桌宴”是畲族传统习俗,是畲族最隆重的礼仪。每逢重要节日,畲族人民都会举办这种特色宴席,邀请亲朋好友来做客。

  “未来我们计划开展多种民族文化交流及研究传承活动,让畲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杨伟梅说。

  ■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 周智聪

  ■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 钟畅新 肖泓

编辑:洪东晗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