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措施频出!惠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原标题:

  创新“三化”管理、推出系列“惠服务”、缩减项目审批流程……

  惠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这是我们在惠州第一次参与电子投标,不用到现场,不用打印装订纸质投标文件,省时省钱省力,这项改革对我们外地企业来说特别友好。”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天津的企业,日前,该公司商务经理张超坐在天津公司的电脑前,通过实时直播视频参与远程开标。

  11月6日是星期六,惠州市市民服务中心1号楼二楼,黄启明夫妻很快为刚出生的小儿子办理了入户手续。他们为周六延时服务竖起大拇指:“便民服务值得点赞。”

  营商环境就是营商的生态系统,是城市重要的发展要素。在“双区”驱动、“双圈”牵动的历史新机遇下,惠州积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在惠企业发展提供一流服务。如今,一批批企业、项目纷纷抢滩、落子布局惠州,激发惠州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


仲恺首席服务官进企业指导帮助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创新实施营商环境工作“三化”管理

  今年,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建立更加公开透明、公平公正、规范高效的交易市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学习借鉴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4.0版方案举措,再造优化服务流程,于日前正式启用了电子见证系统,让该中心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挂牌、产权交易四个子系统全部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

  张超算了一笔账,使用电子投标后节省下纸质投标文件打印、装订费用和往返路费、食宿费等,单次投票就省了5000元至1万元不等的资金成本和至少2天的时间成本。“惠州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了。”提起改革后的投标体验,他由衷地感叹道。

  这是我市学习借鉴先进发达地区不断提升营商环境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水平的一个缩影。事实上,今年以来,惠州聚焦全市营商环境工作“短板”,学习借鉴深圳经济特区创新举措和《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印发实施《惠州市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清单》(以下简称“《清单》”)及其细化举措,正式启用惠州市营商环境监测平台,实现全市营商环境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三化”管理。

  其中,《清单》在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水电气公共服务、不动产登记、获得信贷、纳税服务、跨境贸易、政务服务、市场监管、财政资金直达、土地要素、人力资源、工作机制13个领域出台91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清单,并明确实施层级、责任单位、任务目标、时间节点等内容,通过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各类举措落地见效。

  以获得信贷便利方面为例,我市入列全省供应链金融试点范围,截至今年9月底,已有超350家核心企业通过“简单汇”平台入驻,23353家企业注册,平均融资利率5.34%。其中,平台上惠州地区的各类企业客户共计1656家,8成以上是注册资本金在500万元以下的中小企业。该平台自成立以来,通过金单为共计718家惠州地区企业累计解决融资达68.97亿元。在用工保障方面,惠州15个异地用工储备基地建设任务已完成11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用工难”。

  系列“惠服务”惠企便民解难题

  不久前,在博罗县社会服务中心“一窗通办”窗口,递交相关材料后,15分钟的审核与打印,曾嘉馨顺利拿到室内装修公司的营业执照。

  为让企业开办、注销更精准、更省时,一窗通办、证照联办、智惠批、免证办等“惠服务”便利集成服务相继推出。为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更省心,全市通办、跨省通办、24小时自助办、延时服务、惠帮办等“惠服务”便民集成服务先后展开,解决群众没空办、跨区办、往返办、事难办等系列难题。

  截至10月底,全市政务服务大厅在延时服务时段共办理52596宗业务,1087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市通办”,市民可就近到市、县(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办理业务。

  “智惠批”实现审批不见面、“一窗通办”让一件事一次办好、“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倒逼部门联动解决企业疑难杂症、“延时服务”使得群众周六也能办理业务、“全市通办”“跨城通办”让群众不用往返跑、异地跑……针对企业和群众办事难、跑腿多、耗时长等问题,近年来,惠州深化“放管服”改革,借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便利化的核心技术,全面打造“惠服务”特色政务服务项目,对企业发展、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痛点堵点”,实施“靶向治疗、对症下药”,通过整合服务流程、优化服务应用、精简服务材料、引领服务创新等措施,带动政务服务质量和体验大提升,实现部门和数据多跑路,企业和群众少跑腿。

  打造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高速公路”

  “项目施工工期紧、难度大,多亏了规划审批机制的改革,赋予合理误差避免了企业在流程上来回折腾,让项目顺利完工交付。”今年9月,惠州市一中南湖校区危楼拆建项目正式完成,在开学季如期顺利交付。施工方铭濠润建工总经理陈宗伟介绍,通过新的报建审批流程,项目进展基本没有耽搁。

  去年,市自然资源局发布《惠州市建筑类规划审批管理文件汇编(试行)》系列文件,重新梳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标准,赋予合理误差,缩减审批业务时间。得益于新的审批流程,一批新报建项目规划审批时间大幅缩减。

  过去,由于审批程序多、审批主体多、审批时间长,工程建设项目一直是行政审批改革中难啃的“硬骨头”。

  “针对审批堵点、痛点问题,抓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中的关键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作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方案编制的牵头部门,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通过优化审批事项、制订标准化审批流程、推行区域评估、建立项目策划生成和方案联合评审机制、推行项目建设条件和管控要求清单制、简化项目立项和用地审批手续、优化工程建设许可、实行联合审图、简化施工许可手续、调整市政基础设施审批和报装时序、实行限时联合验收和联合测绘等方面的改革,实现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体系,打造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高速公路”。

  在全流程审批中24项技术审查实施告知承诺制、35项行政审批实施容缺承诺制;4阶段、10类项目实行流程再造,工程建设项目行政许可等80个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截至目前,系列改革措施对我市建设项目提速有显著推进作用。全市社会投资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分别压减至55和65个工作日以内,带方案出让土地及小型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控制在25个工作日以内,社会投资的低风险小型项目审批时间控制在15个工作日以内,打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邱若蓉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冯丽均 李向英 邱若蓉

  

编辑:海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