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深高铁五城党媒联合采访团打卡惠州代表性景点

原标题:
赣深高铁五城党媒联合采访团打卡惠州各人文、历史、民俗景点
葛洪坡公留遗迹 红色惠州美名扬

  5000多年的文明史、2000多年的建制史、1000多年的建城史,时光流转,透过不断变换的历史舞台,千百年来,古老静谧的西湖见证着惠州千百年来的变迁,缓缓流淌的东江水不停吟唱着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传奇,一幅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的壮丽画卷在岭东名郡惠州徐徐展开……

  “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每每读起这句诗,惠州这座古城的厚重文化底蕴便扑面而来。读历史,赏人文,12月1日至3日,赣深高铁五城党媒联动暨“五城耀粤赣 融抱大湾区——走进大美惠州”大型联合采访团先后走进惠州西湖、东湖旅店、罗浮山、叶挺将军纪念园、博罗麻陂洋田村等人文、红色、民俗文化景点,实地寻访苏轼葛洪等名人文化遗迹,聆听东江革命烽火故事,品味惠州客家人文风情。

  采访团认为,惠州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人文源远流长,更曾是革命烽火年代众多革命志士的重要活动区域,历史铸就的雄壮不屈、拼搏向上的城市精神,是惠州不断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

  人文惠州

  480余位文化名人闪耀千年惠州

  北宋时期,大约在1000多年前,苏轼在惠州任职,期间除了吟诗作赋,还大力修堤治湖,发展农耕,为民做了不少实事。12月1日,联合采访团走进惠州西湖,对苏轼修建西湖苏堤,以及与朝云相濡以沫等传奇故事,无不是兴致盎然。殊不知,惠州的建城史,远不止1000年,惠州的人文故事,远不止苏轼。

  葛洪鲍姑行医济世和苏轼治湖修堤成为千古美谈

  惠州地处五岭之东,故有“岭东名郡”之称。自隋朝设郡治开始,惠州一直是历朝的郡、州、路、府的行政中心,惠州府及所辖归善县“府县同城”的历史保持了1400多年。

  史料记载,自晋至清,以葛洪、苏东坡等为代表的480多位名重一时的历史名人先后来到惠州,在惠州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或诗或文,或创办书院,或修堤筑路、兴修水利,或革旧鼎新、励精图治,在不同时期留下了近百处遗址、数千件文物和许许多多动人的传说,对惠州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影响深远。

  早在东晋,中国最早的制药化学家葛洪来到罗浮山炼丹制药、行医治病,写下《肘后备急方》《抱朴子》等大量医学著作和阐述道家学说,“道、佛、儒”三教和谐共处的“岭南第一山”罗浮山由此更加声名远播。千年之后,葛洪留下的著作又滋养、启迪后人智慧,助力屠呦呦发明“青蒿素”,夺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因“乌台诗案”被贬惠州的苏轼,寓居两年零七个月期间,写下了500多首诗词、散文和序跋,为惠州留下了数不尽的精神财富的同时,更是开启了惠州此后一千多年崇文厚德、包容四海的文化风气。“一自坡公谪南海”,自此“天下不敢小惠州”。

  “惠州之美,既在大美生态,也在厚重人文。”走在罗浮山葛洪博物馆,赣南日报社民生新闻部主任余书福认为,在人文方面,这些历史名人们在留下大量诗词歌赋和动人传说的同时,也能给今天的城市建设、社会治理和产业发展提供很多智慧和启发。

  “比如苏轼寓惠期间,治理西湖修建堤坝桥梁,造福一方百姓,放在当下就是通过完善城市基础配套来提质升级,提升城市宜居度和竞争力;葛洪、鲍姑夫妇在罗浮山修仙炼丹时从不忘行医济世,普度众生,编纂医书,同时还不断搜寻中草药,创新改良针灸术,给当今惠州发展生命健康产业留下了宝贵财富。”余书福如是表示。

  惠州文脉深厚,仅宋代就曾建各类书院不下14所

  惠州还是宋代广东教育最发达的州县之一。入宋后广东有州、县学63所,书院41所,而宋代惠州创建的各类书院,有文献可稽的不下14所,数量仅次于广州,可谓是书香要地。其中,惠州丰湖书院更被后世列为宋代广东四大书院之一,在惠州乃至广东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惠州西湖丰湖书院的对联,在今天依然是惠州历史文化的绝妙写照。

  “听说丰湖书院旧址还曾是惠州学院所在地,治学之处还能享受深厚历史文化熏陶,真是让人羡慕。”《深圳特区报》记者陈敏芝说,走在惠州西湖景区,本就是湖水清扬、风和日丽惹人醉,更可看到处处有名人古迹、绝妙楹联,一种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惠风和畅游西湖,除了赏景观花,还是一次绝妙的文化熏陶之旅,让我十分难忘。”

  历史绵延,山水沧桑。千年的文化积淀,让这座城市处处是故事,处处是传奇。罗浮山下的葛洪博物馆、白鹤峰上的苏东坡祠、一座座建筑,都能让人穿越时空,感受到惠州醇厚的人文意蕴…… 

采访团在东湖旅店参观采访。

  红色文化

  400多处革命遗(旧)址映照千年古城红色记忆

  东江儿女多壮志。

  大美惠州除了拥有千百年书香幽幽的人文底蕴,更是一片充满革命精神和蕴藏革命力量的红色热土,孕育了廖仲恺、邓演达、叶挺等一批革命先驱,留下了周恩来、彭湃、徐向前、曾生等革命先辈的光辉战斗足迹,涌现了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等革命队伍,谱写了绚丽多彩的革命历史篇章。

  东江纵队成为串联深莞惠河的一条红色纽带

  惠州是镇守岭东、屏障省垣的重要门户,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在,透过车水马龙中的朝京门和古城墙,人们仿佛还能看到当年的征尘硝烟。

  在惠期间,采访团走进东江纵队纪念馆、东湖旅店、叶挺将军纪念园等红色教育景区,从大量的史料、图片和展品中重温革命志士们奋勇抗争的激情岁月。

  东江纵队全称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省东江地区创建和领导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他们的主要活动区域,正是昔日的惠阳地区(涵盖今惠州、河源、深圳市龙岗区、东莞市部分、汕尾市以及广州增城部分等)。

  位于惠州罗浮山朱明洞景区的东江纵队纪念馆,是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党史研究基地。2014年8月24日,东江纵队纪念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在赣深高铁串联的五城中,惠州、东莞、深圳都建有一座同名的东江纵队纪念馆。

  “我们且不论这几个纪念馆的级别、藏品、规模有什么差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东江纵队曾广泛活跃于惠州、东莞、深圳、河源、香港等地,开展了包括秘密大营救等行动,给日本侵略者造成重创,在人民军队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一页。”东莞报业集团记者王红林说,从这个角度讲,东江纵队就像是深莞惠河之间的一条红色纽带,他们保家卫国、不怕牺牲、奋起抗争的精神,是我们共同的宝贵财富。

  位于惠城区桥东上塘街70号的东湖旅店,前身并不是旅店,而是一座由民国时期惠州籍绅士翟雨亭于1935年兴建的小洋楼。1938年,翟雨亭将房子改成东湖旅店对外营业,这一改变与“中国抗战史上最伟大的抢救行动”(茅盾评价)结下不解之缘,因为在1942年,东湖旅店成为香港秘密大营救的主要中转站之一。

  据史料记载,由东江纵队参与的“秘密大营救”历时200多天,共营救出包括何香凝、柳亚子在内的800余文化名人,其中茅盾、邹韬奋、范长江、乔冠华等100多人都曾转移到东湖旅店。之后,名人们沿东江北上,随后抵达河源老隆、韶关等地,并得以最终脱险。

  “非常感人!站在这里,我们可以想象出当时的情景有多惊险,在这中间,惠州人民为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参观完后,《河源日报》记者苏勇军感慨万千。他介绍说,在这次秘密大营救中,河源也有份,与惠州共同参与。“位于河源老隆的福建会馆,也曾是数百位文化名人经惠州抵达老隆的居住地和中转站。可以说,河源人民和惠州人民早在70多年前就已经并肩战斗。延续着这份革命情谊,相信在赣深高铁开通后,两地人民来往将会更密切。”

  抗日战争时期惠州曾打响华南抗战第一枪

  硬颈大义的城市性格,造就了惠州人敢于担当、舍我其谁的英雄气节。革命战争年代,为推翻三座大山,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无数惠州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展现出尚武不屈、义薄云天的光辉形象。

  1927年8月,中共东江特委指挥机关迁到高潭中洞,开创了海陆惠紫农村革命根据地,组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促成红二、四师会合,并在高潭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成为全国最早的区级苏维埃政权之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惠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10月,随着日军在大亚湾登陆,惠州正式打响了华南抗战的第一枪。随后,“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东江纵队等相继创建,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惠州众多的革命历史名人中,叶挺无疑是其中光芒最耀眼的一颗将星。

  走进叶挺纪念园,采访团各位记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既有由衷的敬仰,还有深深的惋惜。”《赣南日报》记者吴仕龙说,叶挺将军在创建人民军队,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以及担任新四军军长期间,为中国革命作出了杰出贡献,是惠州人民的骄傲。可他却不幸于1946年因飞机失事遇难,这是中国革命的重大损失,但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对中国革命所创下的不朽功绩,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热血浸染大地,精神一脉赓续。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惠州人民,奋勇向前、不屈不挠,在党的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革命热潮。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为惠州留下了众多红色记忆,目前登记在册的革命遗(旧)址就达400多处,它们记录着一个个英雄的故事,承载着一段段永不褪色的红色精神,更照亮着一个个追梦者前进的方向。

  赣深高铁将吸引更多游客来惠体验特色民俗

  历史名人的到来和出现是惠州文化的亮色,与此相映衬的是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的精彩。

  12月1日下午,联合采访团来到位于博罗县麻陂镇的赣深高铁博罗北站。麻陂是惠州生态自然资源丰富的乡镇之一,镇内鸡笼山、红女湖水库、罗坑径水库等自然资源风景独特、风光迷人,麻陂鸡笼山村还是全广东唯一一块成片状的有被喻为“植物界的活化石”的龙虾花的地方,此外,麻陂还保留着众多特色客家民俗。近年来,麻陂发力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开发乡村游观光点,吸引了众多珠三角城市居民前往打卡。

  据博罗北站站长陈晓冰介绍,从博罗北站出发,大约只需40~50分钟就可以到达深圳北站,10分钟左右可以到达惠州北站,10分钟左右可以到达河源东站。而在高铁没有开通前,如果是自驾,从麻陂前往深圳北预计要超过100分钟,到河源东站也要40分钟左右。这就意味着,想体验博罗乡村民俗,高铁可以让速度已经快一倍还不止。

  不仅是乡村文化。在惠州,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兼收并蓄,显得多姿多彩。有以广东三大菜系之一东江菜系为特色的东江饮食文化;有以东江麒麟、三大民歌、舞火狗、三大名拳为特色的游艺民俗;有以苏东坡传说、罗浮山神仙传说为特色的东江民间文学;有以道教俗化为特色的民间宗教信仰;有以东江凉帽等为特色的东江服饰民俗……

  人口的流入,带动文化传播,促进经济繁荣。千百年来,五湖四海的人相聚于此,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本土文化自然交融,中原文化持续浸润滋养,在交融碰撞中孕育出惠州兼容共生、个性独特的民俗文化。

  在继承保留中国传统节俗文化的同时,惠州民俗又体现出地方特色,如正月的摆山灯、二月二伯公会、七月七储七夕水、“十月朝”等。东江民间会节文化最具地域特色,有的已演化为村落文化,如南瓜节、游神节等。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赋予惠州丰饶的物产,荔枝、柑橘、龙眼等水果品种繁多,赤岸蚝、小桂青口、鱿鱼等海产品丰富多样。在千百年的实践中,惠州人依托自己对大自然的深刻认识和日积月累的丰富经验,对各种物产进行再加工,形成独特丰富的饮食文化,如酥醪菜、阿嬷叫、东江蚬、梅菜扣肉、横沥汤粉、博罗山茶等众多颇具惠州元素的特色饮食和物产。

  “来惠几天,我们既看遍了惠州的大美山水,品尝了酿豆腐、盐焗鸡、梅菜扣肉、烧鹅、猪肉汤等各类特色美食,还参观了多个美丽的网红乡村、街道,体验各种民俗,真的是令人流连忘返。我相信,随着赣深高铁开通,惠州的景观、人文、民俗等方面的特色会吸引越来越多人关注并前来打卡,惠州的文旅事业将迎来新的增长期。”河源日报社采集中心记者董伟伟说。

  统筹 赣深高铁五城党媒联合采访团记者刘炜炜 龚妍

  文字 赣深高铁五城党媒联合采访团记者刘炜炜 龚妍 欧阳成

  图片 赣深高铁五城党媒联合采访团记者汤渝杭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