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严戈科谈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聚焦经济发展民生保障 推动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
“建筑业产值增速连续7个季度位列全省首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进一步压缩,今年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46个、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4338套,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楼盘23个,全市城镇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772.61万平方米……”近日,惠州市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一把手访谈活动走进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严戈科表示,该局坚持学在前、做在先,切实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聚焦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党的建设,着力打造住建领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推动惠州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支撑经济发展
建筑业产值增速连续7个季度列全省首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作为重要的经济部门、重要的民生部门和重要的安全部门,市住建局坚持学在前、做在先,切实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严戈科表示,该局锚定“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总目标,坚定不移推动惠建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让我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严戈科介绍,结合我市住建工作实际,该局正全力打造住建领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一是稳控房地产基本面,推动实现“三稳”目标,为实体经济转型赢得时间和空间。二是把建筑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保持建筑业产值领先的基础上,培育高资质企业,打造成熟的政策环境,稳步提升产业品质和规模。三是为工业项目建设落地提供更加有力的要素支撑,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释放政策活力,通过预拌混凝土保供稳价和无资质搅拌站整治提供更加充足的生产要素。
当前,惠州正处于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的黄金期,产业项目、城市基建等建设项目为惠州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机遇。越来越多优质外地企业落户惠州,本土企业得到茁壮发展。
据介绍,今年1~9月份,全市建筑业产值331.2亿元,同比增长26%,增速连续7个季度位列全省首位。
经过治理改造,市区金山河从昔日臭水沟变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长廊”。 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通讯员罗杰 摄
提速改革创新
压缩项目审批时限,推动项目更快落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近年来,央企、外企、民企汇聚惠州,抢滩布局产业发展,惠州也以一流的政务服务为目标,大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动项目更快落地。
严戈科介绍,市住建局通过创新制度体系、再造审批流程、深化关键环节改革等措施,建成统一审批管理平台,不断扩大承诺制范围,出台分类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加速了项目落地。系列改革措施对惠州市建设项目提速有显著推进作用。目前社会投资带方案出让土地工业项目审批时限从40个工作日压缩至25个工作日。
今年,为进一步提速增质,提高疫情形势下建设单位办理工程项目审批手续的效率,我市进一步压缩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型项目审批时限,由15个工作日压缩至13个工作日,审批更加高效快捷。
同时,进一步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分类改革,明确了四个类型工程建设项目共32项采取告知承诺制的事项清单,进一步扩大了项目容缺受理范畴,提升了审批效能。截至目前,共有4443个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办理。
聚焦民生保障
今年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46个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努力,把群众的生活品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严戈科介绍,全市住建部门要切实履行好主责主业,聚焦民生,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施城市现代品质提升工程,不断提升城市建设管理精细化水平。
严戈科介绍,在住房保障上,我市毫不动摇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定不移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着力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让人民住有所居。
近段时间,老旧小区改造得到市民的热议和点赞。据介绍,今年我市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46个,涉及25463户、2721栋楼、254.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开工率达110.6%,已提前完成全市年度总体任务。同时,我市已确定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6个,纳入今年发展计划4338套,截至12月1日,全市新筹建4338套,完成年度任务的100%,满足市民多元住房需求。
在房地产市场,我市还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楼盘23个,顺利实现恒大惠州项目全部销号,“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取得阶段性成效,楼市得到平稳健康发展。
现代化城市建设离不开市政配套设施的完善与更新。今年,我市加快城镇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改造完成12.6公里,完成进度100%;加快推进城乡污水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已完成新建污水管网349公里、改造老旧管网308公里;全市城镇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772.61万平方米。
在乡村振兴方面,我市已全面完成圩镇人居环境整治,全市49个圩镇已全部达到“宜居圩镇标准”,其中10个圩镇已达到“示范圩镇标准”,完成率均为100%,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惠州日报记者邱若蓉 通讯员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