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坚持制造业当家增强高质量发展势能

原标题:

  代表委员热议惠州实体经济发展

  坚持制造业当家增强高质量发展势能

  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乘势而上推动惠州经济总量突破6000亿元,必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和总抓手,坚持继往开来、守正创新,充分认识惠州具备的优势和基础,清醒认识差距和不足,既要善于总结好经验,又要勇于创新开辟新赛道。在今年九大工作中,坚定坚持“制造业当家”,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势能放在了首位。

  打造“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地、培育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加大新能源产业招商力度、引进培育新细分型优势产业……在市两会上,市人大代表与市政协委员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的同时,积极为提升惠州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德赛西威智慧工厂。

惠州华星光电生产车间。

亿纬锂能生产线。

  关键词:县域优势 深化县域产业优势,提升县区能级

  市人大代表、惠阳区委书记翟伟锋指出,惠阳将坚持制造业当家,继续加大力度推进两大千亿园区发展提速,建立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全力打造“智造高地”;打造立体化便捷交通体系,持续实施城市“微改造”,着力提升城市能级;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大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培育发展特色精品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大力推进乡村振兴。

  市人大代表、惠东县委书记邬泽勤表示,惠东将坚持高质量发展,大抓实体经济,主攻新能源、新材料和传统制鞋业“两新一老”产业和大数据产业、文旅产业、传统农业发展。目前,惠东已基本上形成发展趋势,力争到2025年全县GDP突破1000亿元,进入千亿县区行列。

  市人大代表、龙门县委书记刘洪添表示,将坚持制造业当家,在发展实体经济上取得新突破,特别是要做大做强龙门工业园,全面实施招商引资三年行动计划等;坚持强县促镇带村,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全方位增进民生福祉上取得新成效。

  市人大代表、大亚湾区委书记郭武飘表示,大亚湾将全力抓好贯彻落实,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同时守住安全生产和环保底线,努力在全市发展大局中发挥重要引擎作用,锚定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和国内一流开发区的定位,展现大亚湾的担当。

  市人大代表,惠阳区委副书记、区长谭星海表示,惠阳将实施差异化协同发展的策略,集中资源和力量打造在深圳都市圈中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积极融入深圳都市圈发展;拓宽产业发展空间,大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增强产业发展动能。

  市人大代表,惠东县委副书记、县长陈广文表示,惠东将巩固提升优势产业,聚焦市“2+1”现代产业体系,突出抓好新能源、新材料、制鞋业等优势产业发展;全力招强引优,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出台新的激励机制鼓励招商。

  市人大代表,博罗县委副书记、县长邱志彪表示,博罗作为目前全省唯一一个全国百强县,将扛起责任担当,细化时间表、作战图,坚持制造业当家,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持续提升县域高质量发展综合竞争力,把高质量发展“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

  大亚湾石化区。 本版图片 惠州东江图片社供图

  关键词:产业升级

  培育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制造企业在向先进制造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吸收高新技术成果、应用先进管理技术,转向数字化、智能化、高效绿色的经营管理与制造模式,并形成很好经济收益。当先进制造集群形成时,以产业链主吸引上下游企业,链主招商、以商引商的生态将形成,创新驱动、科技赋能、高层次人才引进、延链、强链、补链能得到一体化推进,成为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市人大代表,万盛兴精密技术(惠州)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陈瑞励建议,我市应继续着力培育和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并坚持要素跟着产业和项目走,积极给予政策引导与支持。应推动普惠性制造业投资支持、银行机构信贷资源向先进制造业倾斜;评估适当降低普惠性制造业投资支持的门槛,加大惠州市对中小型企业向先进制造转型的重视和支持,全方位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形成和经济效益的释放,助推惠州制造高质量发展。

  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主任罗会江建议,要积极推动《惠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落地见效,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围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要求,引导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性能,同时对生产工艺进行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增强产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制定出台支持企业品质提升的奖励政策,学习借鉴浙江等地经验,安排财政资金对我市获得国家级、省级标准创新贡献奖的企业或组织,及主导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给予奖励,鼓励支持企业实施标准化制定。

  “30年前做制造业,比拼的是有多少土地、装备、人才,还有效率的高低,今天的人工智能时代尽管仍然需要这些,但赋予了全新的涵义,那就是共享、开源、社区这三个关键词。”市政协委员,惠州皓赛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惠州匠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孙敬玺认为,发展制造业需要与时俱进,在实体经济布局和实际操作中,要注重共享信息,实时交流,敢于融合创新,与不同的行业、企业去融合,抢抓时代新机遇,这样才有越来越大的后劲,让惠州的制造业企业从现在的跨越式发展做到具有各行各业的引领式发展。

  关键词:新兴产业

  抢抓机遇发展新能源,加大上下游产业链招商

  “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壮大超高清视频显示、5G及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电池、核心基础电子等五大优势产业。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电池产业都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市人大代表、广东一纳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建兴认为,惠州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存在两个短板,一是没有知名的车企,二是缺乏上游材料端,“现在电池企业跟着车企走,需要我们强链补链”。他建议,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招商力度,招商团队要配备懂技术的人才,要将惠州企业家联动起来,发挥企业家作用;加大力度扶持中小型企业突破10亿或百亿产值,政府主导在上游产业链形成研究院的形式,把大湾区先进的技术资源引入进来,与产业链形成互动,帮助中小型企业转型升级;对钠离子电池、氢能源等新兴产业要给予大力扶持,在新领域进行积极布局。

  市政协委员、市政府驻北京联络处主任谭永生认为,惠州需在新能源汽车、半导体芯片、医疗设备和生物基因制药等一些新兴产业重点发力,助力工业发展“弯道超车”。“这个新赛道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域方面,不妨力争‘南北齐头并进,中间开花’,在深圳、北京和上海三个一线城市重点发力;二是产业方面,在‘2+1’现代产业集群框架内,结合惠州产业特点引进、培育新的细分型优势产业、隐形冠军。”谭永生指出,惠州当前招商引资的“大头”集中在“南边”——以深圳为代表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来自以北京和上海为代表等经济发达城市的项目和资本相对较少。应该利用北京当前大力疏解“非首都功能”契机,开展针对性招商引资,或许能形成新赛道制造惊喜。北京正持续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惠州应该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和良好投资环境,组织招商“轻骑队”主动出击选择优质项目,再现孔雀东南飞盛况。

  “惠州加快发展新型储能建设有产业基础,也有这个必要。”市人大代表、惠州供电局副总经理袁俊亮建议,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先行先试出台光伏、风电配套储能的政策,积极引导用户侧储能发展,及早布局惠州市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壮大惠州储能产业链。他认为,惠州发展储能产业具有优势,比亚迪、亿纬锂能、欣旺达等龙头储能企业均在惠州布局生产基地,建议由政府统筹,充分发挥储能产业链优势,对用户侧新型储能项目,在同质同价的情况下,鼓励优先采购惠州工业企业生产的储能产品。对于采用惠州产品的储能项目给予政策优惠,培育和延伸储能上下游产业,积极推动储能全产业链发展,培育和打造储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持续提升地区竞争力。

  关键词:产业园区

  打造“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地,增强实体经济创新动力

  

园区是项目集聚平台,是产业发展载体。

  “截至目前,惠州有700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但这些企业产业布局分散,未形成产业、人才等集聚辐射效应。”市人大代表、广东科鑫产业孵化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文辉说,我市亟需寻找配套较为完善的区域规划打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集聚区,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他建议,在我市打造重点产业链协同创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集聚地,以整体配套条件较为成熟的惠城区沿东江产业带规划“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用地指标,打造以沿东江湾江北、汝湖片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速示范集聚区、中韩(惠州)产业园惠城起步区、省级高新区;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集聚片区建设“专精特新”产业园,重点引入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良的“专精特新”企业,并划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用地区域,在用地指标上给予“专精特新”企业适度倾斜。

  “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引导、技术突破、市场腾飞,新能源产业迎来爆发,惠州进一步发展新能源产业需要技术支持与政策助力。”市人大代表、惠州金日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申建议,加大各县区技术人才的培养以及职业院校的建设,通过产业机会、留才政策、幸福城市结合实现技术进步的可持续发展;调动本地金融企业的活力,进一步放开投资资质的限制,让股权投资进一步注入技术创新,进一步增强实体经济的创新动力。

  关键词:强链补链

  打造“惠州品牌”,提升物流供应链产值

  “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实施制造业当家战略’,制造业的春天来了。”市人大代表、尚雷仕(惠州)智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冉敬军指出,在新的形势下,企业高质量发展应该抢抓市场机遇,增强企业“内功”,不断创新研发,在新的一轮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同时,在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惠州品牌的同时,要多和大湾区其他城市联动,增强优势互补,促进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进一步强化惠州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地位。

  “惠州后劲勃发,只要坚持就能弯道超车。”市政协委员、广东中盾警用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邹达闻认为,对企业发展尤其是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政府要积极给予政策支持,细分到各个方面进行扶持。他建议,一是树立品牌意识,建议政府积极引导扶持品牌企业、产品,形成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链;二是培养创新意识,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把互联网技术等引导到企业中,引导企业找到新的转型发展方向;三是提高人才意识,要制定更好的政策,优化环境提高待遇,留住人才。

  市人大代表、惠州迈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唐铭芝建议,政府要加大对惠州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石化产业的物流供应链产值的深挖,提升惠州物流供应链产值,努力将惠州本土企业的物流供应链产业留在惠州。同时,惠州紧靠深圳、香港,希望惠州市政府加强与香港、深圳金融市场的交流、互动、信息共享,将惠州进一步推向国际化市场。惠州需与大型国有企业加强交流,与铁路部门、中远海运等国有企业加强链接,充分抓住国家战略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中俄班列政策的东风,让惠州也能从中享受到相关政策红利。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李向英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游璇钰 李向英 刘建威 邱若蓉 朱丽婷 匡湘鄂 刘炜炜 刘豪伟 谢宝树 龚妍

编辑:小丽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