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惠东巽寮渔业村抓住机遇整合资源大力发展滨海旅游
做强产业兴村富民 渔村实现华丽转身
“你看,我们村子的地形像是一条鱼,旁边的沙洲也像一条鱼,两条鱼首尾呼应,所以我们就给这个片区取名为双鱼岛,现在双鱼岛已经成为巽寮的网红打卡地了……”站在一个大沙盘前,惠东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渔业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苏明仔兴致勃勃地介绍着村里的发展情况,“我们村虽然只有0.12平方公里,但滨海旅游产业发展较好,户均年收入达到15万元。”
从荒芜的沙滩到有名的小康村,再到如今的广东“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渔业村在数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华丽转身。近年来,渔业村坚持党建引领,抓住机遇、整合资源,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富民兴村的发展路子,将原本依靠传统捕捞的落后渔村打造成集食、住、行、游、娱、购配套完善的现代化休闲渔村,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巽寮渔业村。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哈鹏 摄
环境美
先后投入近亿元 建设美丽宜居示范村
古朴典雅的街道连村到户,美观大气的亲水步道蜿蜒曲折,双鱼岛上滨海风情引人入胜……走进渔业村,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扑面而来。
然而,以前的渔业村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苏明仔介绍,渔业村原都是渔民,被称作“疍家人”,也就是水上居民。20世纪50年代,陆续有渔民为躲避恶劣天气到岸边的沙滩搭棚居住。1961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40户渔民搬到岸上安家,发展至今,该村现有276户1430人。
随着巽寮滨海旅游业的发展,村民走上了休闲渔业发展道路,通过用渔船载客出海体验捕捞、观光等提高收入。但是,渔船无序竞争、无安全保障及村里污水横流、私搭乱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村子的形象和未来发展。
“村里出现这些问题,主要在于缺乏管理和规划。”苏明仔说,村党总支部在调研分析后,因势利导,把滨海旅游作为富民产业来打造,成立休闲渔业专业合作社,规范管理渔船,并加强环保政策宣传、引导村民文明出海,让村民“旅游饭”吃得更可持续更有保障。
同时,村“两委”干部大力推进渔业村人居环境整治。苏明仔带头说动自家亲人把搭建的围墙拆了,并带动党员干部从自家及亲戚家拆起,建起了示范样板路。看到原来“自行车都过不了”的巷道变得宽敞整洁,其他村民也纷纷同意拆除乱搭建的建筑物了。此后,越来越多的村民从原来的不理解、有怨言,转变为支持和主动配合村里工作。
接着,村里聘请专业公司进行规划编制,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苏明仔介绍,近年来,渔业村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先后投入近1亿元,完善村里的道路、排污、公厕、广场等基础设施,对渔港进行升级改造,打造了滨海观光步道,完善了旅游标识系统、游客服务中心、机场候机楼等公共设施,并入选“广东十佳最美渔港”,为推进滨海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巽寮渔业村。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哈鹏 摄
产业兴
村企合作开发文旅项目 村集体经济增收70多万元
从滨海观光步道走上情人桥,就可以来到村子对岸的双鱼岛,这是渔业村在当地政府支持下,通过村企合作打造的一个新景点。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正值冬季,但仍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感受别样的滨海风情。
岛上最引人注目的是散布在沙滩边上和树林之间的39顶时尚帐篷。走进帐篷,里面的布置类似酒店房间,设有冲凉房、洗手间、两张床及一个小露台。岛上还有餐厅、音乐营地、水上游玩项目等配套,再加上碧海、银沙、树林等自然景观,可以满足游客们对于滨海的想象和期待。
双鱼岛项目运营方相关负责人陈渐良介绍,双鱼岛投入了2000多万元建设,于2023年6月试营业,旺季的时候“一篷难求”,淡季的周末帐篷房也很抢手,其中不少是广州深圳的企业单位过来开展团建活动的。
苏明仔介绍,双鱼岛原是一个闲置的沙洲,渔业村主动与政府对接,获得了沙洲地块5年的无偿管理和使用权。随后,渔业村引入企业,合作开发双鱼岛文旅项目,村集体可获得租金和营收分红。2023年渔业村因此新增村集体收入70多万元。
渔业村产业发展的雄心远不止于此。苏明仔说,渔业村坚持规划先行,聘请专业公司根据村情特点,量身定制了产业发展方向,即以建设一个现代休闲渔港为目标,打造两条滨海观光岸带和推动四个功能区组团发展。
在滨海观光带建设方面,渔业村申请到了省级二级渔港升级改造专项资金,对沿港建筑首层及外立面、不规范的码头泊位等进行改造,并加入渔家风情雕塑小品和渔家晒网、晒鱼等场景,将沿港路打造成一条渔家风情街,带给游客沉浸式旅游体验。
同时,串联本土资源,开展融入疍家、妈祖、旱龙舟等渔家特色文化及“渔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类旅游文艺活动,建设民俗文化展览馆,不断延长旅游产业链,打造渔村文化旅游品牌。
苏明仔说,接下来,渔业村将成立一个旅游管理公司,统筹全村的文旅资源,促进渔业村、双鱼岛及周边的凤池岛、天后宫四个组团联动发展,逐步形成渔旅结合、以渔促旅、以旅兴渔的产业格局,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乡风好
加强乡村治理,提升村民文明素质
环境美了,口袋富了,渔业村更加重视村里的文化建设,加强乡村治理,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形成良好村风民风。
渔业村面积很小,土地资源非常宝贵,但村子的中心位置修建了文化广场、舞台、文化景观墙等,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和开展文化活动的场地。苏明仔介绍,村里经常会开展一些蕴含红色文化、法治文化、渔家文化的系列活动及体育赛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促使村民形成向上向善的文化自觉。
同时,渔业村通过凝聚村民广泛共识,修订村规民约,成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推进移风易俗,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形成良好村风民风。如渔业村通过开展党员评星定级、星级文明户活动,深入挖掘勤劳致富、遵纪守法、勤奋好学、尊老爱幼等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营造崇德向善的渔村氛围,助推乡村治理生态形成良性循环。
渔业村新修订的村规民约规定,每年从村集体资金中拿出60万元作为奖励资金,对定期开展的村规民约考评中表现良好的村民给予每年每户2000元的奖励金,如违反规定则进行相应减扣,不仅起到教育、引导和约束、惩戒作用,还畅通村民参与村集体事务决策的渠道,形成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浓厚自治氛围。
渔业村还成立了党员服务队、巾帼服务队、便民服务队等志愿者团队,定期慰问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等,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入户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等,全村齐心协力共创美丽渔村的氛围分外浓厚。
2021年,渔业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如今的渔业村在有效的乡村治理举措下,村民安居乐业,发展和谐稳定。苏明仔表示,接下来渔业村将坚持党建引领,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 骆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