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瑶族文化展览馆:激发蓝田瑶族文化活力

  位于惠州北部的龙门县蓝田瑶族乡,是珠三角唯一的且是广东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乡,瑶族文化历史悠久,多彩绚丽,穴居遗址、“舞火狗” 、尝新节、“织带仔”等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少数民族的心路历程。

  为确保瑶族传统文化有序传承,2021年初,蓝田瑶族文化展览馆建成开馆,面积400多平方米,展品100多件,较为系统地展示蓝田瑶族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瑶族风情,成为世人了解蓝田瑶族发展历程的重要窗口。

  积极传承和弘扬瑶族优秀传统文化

  蓝田瑶族文化展览馆位于蓝田瑶族乡蓝田村杨屋村小组,这里是省级非遗“舞火狗”的主要传承基地。蓝田瑶族的历史,也正是从“舞火狗”说起。

  蓝田瑶族文化展览馆。

  相传,瑶族的祖先早年在深山密林中生活。过着游猎的生活,狗是得力助手。在远古年代,峒主幼年丧母,是父亲靠挤狗奶养大,为了不忘养育之恩,因此先主定下每年八月十五,要举办舞火狗,以铭记狗是“再生之母”的恩德。

  按照蓝田瑶民的记忆,他们的先祖是在明朝以前从粤北的瑶寨南迁而来的,这与岭南瑶族的发展脉络是吻合的。客籍初期,蓝田瑶民傍山挖窑而居、或半穴居,自称“山仔瑶”,并传承着“峒主爷”谭公崇拜、“舞火狗”等习俗。

  驻蓝田瑶族乡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邱欢正在向记者介绍蓝田瑶族乡文化展览馆内陈列的各类展览品。

  蓝田村杨屋村小组近年建设了舞火狗广场,占地约6000平方米,气势恢宏。在广场中央,是一个圆圆的中心池,名曰“地塘”,每年中秋之夜,蓝田瑶民在地塘里堆柴起火,即将成年的少女围着火堆转圈,边唱边跳,祈求风调雨顺、家宅平安、收获爱情。

  蓝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

  近年来,惠州各级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和关心少数民族文化事业,鼓励传承和弘扬瑶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蓝田“舞火狗”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谋划瑶洞遗址公园,并于2021年在蓝田村杨屋村小组舞火狗广场旁建设蓝田瑶族文化展览馆,确保瑶族传统文化有序传承。

  舞火狗。

  蓝田瑶族乡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蓝田瑶族文化展览馆总面积400多平方米,设计新颖,富有特色,融入了飞檐、长鼓、吊脚楼等瑶族文化元素,以红、灰、蓝三色为主调,色彩绚丽,典雅庄重,寓意蓝田瑶族文化的绚丽多彩和瑶族人民的历久不衰、坚韧不拔的精神。

  蓝田瑶族文化展览馆以清晰的历史脉络、文博的视野较为系统地展示蓝田瑶族的历史文化。该展览馆处处彰显瑶族文化特色,成为了解蓝田瑶族乡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展览馆一角。

  以场景画面等方式展示浓郁瑶族风情

  走进展览馆一楼,迎面而来的是一幅“舞火狗”浮雕,左侧设有蓝田瑶族“穴居遗址”。瑶族穴居遗址被当地人称为“瑶洞”,见证了瑶族“由山腰、山顶间流迁,向地坳、近水处定居过渡”的历史。蓝田曾发现200余座洞穴,2021年,第七批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蓝田猪炮兜瑶族穴居遗址,名列其中。

  瑶族穴居多在丘陵坡壁处,多呈椭圆形,洞内体积大小不一。参观者来到蓝田瑶族文化展览馆,可以钻入仿制的洞穴,感受瑶族先民的穴居环境,体会瑶族先民生活之艰辛。

  展览馆一楼设有“文物展览室”,内有展品100多件,有竹篮、犁铧、稻谷风车、斗笠等农用用具,也有刮刨、木钻、角尺、墨斗等工具,更有家具、剪刀、推子等生活用品,展示蓝田瑶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历程。这100多件展品,全部征集得来,其中清代展品40余件,异常珍贵。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展品征集的过程中,当地群众都积极配合,免费将家里的老物件捐献了出来。

  村民们旧时用过的各类生活器具。

  村民们旧时用过的各类生活器具。

  沿着楼梯上至二楼,展览馆的精华在此。二楼展陈内容分为“瑶族历史”“特色文化”“传统习俗”“现代蓝田”四部分,以丰富的历史文物、特色展品等实物为主,结合图文资料、场景画面、声光电效果等,展示浓郁的瑶族风情。

  瑶族十二姓图腾。

  尤其是“特色文化”部分,分别展示“舞火狗”、瑶族服饰、“织带仔”技艺,既有微景观,也有真物品。“舞火狗”的全部环节,通过微景观塑造,呈现这个古老习俗的进行时的状态,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引人入胜。

  蓝田瑶族同胞心灵手巧,瑶族服饰展示有男装、女装、头饰、围裙等色彩艳丽,琳琅满目,该处还设一台老式织布机,让观众了解瑶族织布工艺。一旁的“织带仔”, 颜色鲜艳、美丽大方,这是蓝田瑶族乡少数民族同胞结婚时必备的嫁妆,每条带仔里面有很多寓意美好的图案花纹,表达家中长辈对儿女婚后生活的美好祝愿。

  瑶族特色服饰。

  瑶族特色服饰。

  “瑶族习俗”部分,则重点介绍瑶族人婚嫁、情歌对唱、劳动时的风俗。记者了解到,对狗有天然感情的蓝田瑶族同胞,有门前挂“黄狗头”的习俗。黄狗头是一种野生植物,外壳附着黄毛,去壳入药。瑶族先人认为悬挂“黄狗头”能看守门户驱邪逐恶,保佑康宁。每逢瘟疫流行季节,家家户户房门挂上一只用青葛藤系住的“黄狗头”。古老的习俗,传递着瑶族同胞淳朴的民风。

  用泥人形式展现瑶族生活方式。

  用泥人形式展现瑶族生活方式。

  走出这座小而精的展览馆,又见舞火狗广场,宽阔平坦,长长的朱红色长廊,古香古色的路灯。展览馆、广场已经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成为游客打卡点。

  它们一起为瑶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载体,为蓝田瑶族乡增添新的活力和光彩。

  文字:惠报全媒体记者侯县军

  图片/视频:惠报全媒体记者李松权 罗剑业 肖泓

编辑:李影君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