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头到餐桌

  逛街,看到一间新开的供销社生鲜超市。

  对于出生于八十年代初期的我来说,供销社曾带给我许多美好的回忆。儿时,我们乡只有一个供销社,离我家有七八里路。每次母亲带我去供销社是我最快乐的事情,虽然路途遥远,而且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步行,但我一点儿也不觉得累,去供销社的激动和欣喜早已冲淡了身体的疲累。一进供销社,我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也看不够,瞧也瞧不完。供销社摆满了高大的货柜,货柜前是一排低矮的玻璃柜台。货柜和柜台里,各类商品琳琅满目,油盐酱醋、衣帽鞋袜、烟酒糖茶等,应有尽有,让人眼花缭乱。柜台里站着好几个热情的售货员,你要买什么,用手一指,他们就会拿给你。每次母亲在供销社买完所需的日用品和农用物资,会给我买几颗水果糖、几块饼干,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能吃到这些珍贵的小零食,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和幸福。

  那时候,供销社是乡村物资的重要供应部门,村民要依靠供销社输送所需所用。后来,随着商场和超市相继出现,供销社淡出在我们的视线里。

  再次看到“供销社”三个字,让我倍感亲切,情不自禁走进去。超市里,青翠水灵的蔬菜瓜果,新鲜诱人的各种肉类,一应俱全。在一堆贝贝南瓜前,我忍不住停下脚步,这些贝贝南瓜比一般南瓜要小巧许多,圆润光滑,碧绿欲滴,像一只只精致的绿灯笼,看着十分惹人喜欢。我买了两个贝贝南瓜,还挑选了一些青菜,价格特别实惠。收银员告诉我,供销社超市的菜品都是现采现摘的本土菜,肉类也是从本地农场直接运来的,所以物美价廉。

  当晚,我把贝贝南瓜洗净,隔水蒸了半个小时,切片装盘上桌。未加任何调料,这盘清蒸贝贝南瓜却成为餐桌上的“抢手菜”,橙红色的果肉夹杂着淡雅的清香,果肉香甜软糯,入口即化,让人欲罢不能,很快,一盘贝贝南瓜被家人一扫而光。这味道、这场景似曾相似,记忆中,我只吃过一次如此美味的贝贝南瓜。

  三年前,做教师的朋友林老师邀请我们一众好友去她的乡下老家游玩,我们欣然前往。他们村不大,虽然房屋都建靠得很漂亮,但人迹寥寥,只能看到一些留守老人和孩童,大片农田闲置着,长满了荒草,村子仿佛与世隔绝一般,显得异常安静,毫无生气。林老师告诉我们,大部分村民觉得种地无望,为了生计,不得不离开村子,去外面追寻梦想和机会,留下来的村民,在少量土地上种些粮食和疏菜自给自足,大片农田无人耕种,被荒废了。

  那天,林老师的母亲张阿姨做了一大桌丰盛可口的农家菜招待我们,其中一道清蒸贝贝南瓜深受大家的喜爱,与我们平时吃的南瓜口感大相径庭。我们好奇地询问张阿姨:“这南瓜在哪买的?”

  张阿姨说:“最近村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市供销集团、村委和驻村工作队准备联合在咱们村搞绿色农业种植,昨天,他们召集我们开会,想让咱们种植贝贝南瓜,这些都是他们给我们农户的样品,让我们尝尝口感,也让大家考虑一下种植的事情。”

  “这是大好事啊,这贝贝南瓜清甜可口,种植出来应该很受欢迎的。”我们纷纷说道。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村里没什么人力,种植这种南瓜也需要资金投入,况且,咱们又不懂种植技术,万一受灾受虫害了怎么办?南瓜种植出来卖不出去怎么办?村民哪敢冒这个险啊?”林阿姨叹息着说道。

  “村民们现在都在犹豫和观望,怕付出全部心血和资金,得不到预期回报,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在村里搞种植的希望很渺茫。”林老师无奈地说。

  三年了,不知张阿姨他们村的的贝贝南瓜种植得怎么样?我的思绪从回忆中回归现实,立即打了一个电话给林老师。“今天我在供销社的超市买了几个贝贝南瓜,味道与三年前在你老家吃得一模一样,该不会是你们村种植的吧?”

  “明天带你们去我们村看看就知晓了。”林老师用神秘的口吻说。

  第二天一早,林老师开车载着我们再次来到他们的村。

  从前那个了无生机的村子仿佛一夜之间变得鲜活起来了,宽阔平整的村道上,时不时有来往的车辆和行人。一间间极具特色的民宿和农家乐矗立在路边。蓝天白云之下,一望无际的农田里涌动着生机盎然的气息,村民们戴着草帽,热火朝天地在农田里穿梭、忙活。

  在林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走进田间地头。田地里,疏果飘香,硕果累累,到处洋溢着欣欣向荣的景象,辣椒露出了娇羞的小红脸,苦瓜挂满枝头,像一弯弯嫩油油的碧玉。再往前走,一排排高高的架子上,藤蔓茂密葱茏,一个个迷你的贝贝南瓜悬挂,宛如颗颗绿宝石,在阳光下闪烁着莹润的光泽。瓜架下,人头攒动,村民们正在采收贝贝南瓜,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采摘的队伍中,我突然发现了张阿姨的身影。走过去,拍了拍张阿姨的后背。张阿姨回头,看到我,露出欣喜的笑容。“张阿姨,三年不见,你们的贝贝南瓜终于还是种上了,记得当时您还顾虑重重呢!”我说。

  “供销社集团、村委和驻村工作队为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他们和咱们村民合作,创立了疏菜合作社,把咱们没种的荒地租下来了,我们不懂种植,他们聘请农技专家手把手教我们,他们还提供销售渠道,我们什么也不用担心了。现在,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上班了,他们不仅给我们发租金,还给我们发工资呢!”

  “村民尝到了甜头,干活做事更有劲头了,很多村民都回乡创业了,现在,村民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以前,是乡村振兴工作组要大家致富,现在是村民自己想致富。”林老师在我耳边说。

  正在这时,一辆大卡车驶到了农田边上。“供销社的大卡车来了,大家抓紧时间采摘!”有人喊道。村民们告诉我们,这些疏菜瓜果采摘包装好,就会由这些大卡车马不停蹄地送往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地方的农贸市场、超市、卖场,然后走进千家万户的餐桌上。

  离开的时候,张阿姨让带些贝贝南瓜回来,我委婉地谢绝了她的好意,我告诉她,现在我们在城里的各大超市,都买到他们种植的贝贝南瓜了,方便又快捷。

  原来,供销社一直都存在我们的身边。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供销社适时蜕变,成功转型,以新面貌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供销系统打通了农产品经营上下游之间的节点,实现了一条龙的服务,为农村服务,为老百姓提供最新鲜多样的物质,在服务“三农”中发挥着更大作用。从地头到餐桌,从农村到城市,供销系统源源不断地将乡野味道送进千家万户,送到老百姓的舌尖上。(作者:胡玲)

编辑:小丽
上一篇:东江供销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