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百年 博罗石湾镇黄西鱼丸享誉珠三角

原标题:

石湾镇 黄西鱼丸传承百年享誉珠三角
制作技艺入选第十二批县级非遗名录

  一道美食,一方味道,冲击味蕾的同时,还勾起那藏在深处的记忆。在博罗县石湾镇,黄西鱼丸因其独特的配料和手工制作而别具一格,成为当地美食,在博西片区广为流传,至今已逾百年。2022年,石湾黄西鱼丸制作技艺入选第十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原料为新鲜鲮鱼

  提起黄西鱼丸,有个人不可不提,她就是黄西鱼丸制作技艺的第三代传人李玉,当地人都称她为“玉姐”。她从18岁开始就跟着爷爷和父亲学做黄西鱼丸,至今已有40多年。

把鱼浆捏出球形,用勺子快速放入温水里。

  玉姐说,黄西鱼丸的制作源于清末。那时,因条件所限,石湾人只有逢年过节才制作鱼丸。上世纪50年代,博西地区各村纷纷集体养鱼,待年前统一分配给每户村民。村民领到集体分发的鱼肉后,就拿一部分做鱼丸,春节期间用来招待亲戚朋友。鱼丸制作开始在博西片区流传,以黄西村、水上社区尤为盛行。

  黄西鱼丸因其制作技艺匠心独运而深受群众喜欢。在玉姐家里,她每天都和家人一起制作黄西鱼丸,然后销往惠州、东莞、深圳等城市。每天销量从几百斤到几千斤不等。

  黄西鱼丸如此受欢迎,有何秘籍?玉姐说:“做鱼丸原料是关键,一定要新鲜。只有靓鲮鱼才能做出好的鱼丸!”玉姐家所用的鲮鱼都是自家精心养殖的,这是黄西鱼丸味美且独树一帜的关键所在。目前,玉姐还是博罗县水产协会会长。

  采用传统手工制作

  有了好材料,独特的制作技艺同样必不可少。黄西鱼丸制作技艺以传统手工制作为基础,与周边一带有所不同。

  走进玉姐家的厨房,只见一条条新鲜的鲮鱼在玉姐娴熟的刀法下,很快就骨肉分离。肉骨剥离后,需把鱼肉切成块,加入蒜和新会陈皮,为鱼肉添香提鲜,再以手工的方式把鲮鱼肉慢慢剁细。

用黄西鱼丸滚汤。

  加入淀粉、盐、胡椒粉等配料后,把鲮鱼肉剁成鱼浆。这时,一股甘香扑鼻而来。接着,玉姐抓起鱼浆重复拍打、搅拌。反复拍打除了让鱼肉和配料更好地融合外,最主要是让鱼丸的口感变得更加“弹牙”,而看准时机投放配料更是让鱼丸更鲜美和甘香。

  拍打搅拌完毕后,玉姐端来一盘温水,然后拿起鱼浆用手捏出球形放入温水里。不一会儿,满满的鱼丸就铺满了盆子。鱼丸定型后,放入沸水中烧煮一定时间,再捞出经过短时间的冷却浸泡,一颗颗美味的黄西鱼丸就成功“出浴”了。

油炸黄西鱼丸。

  黄西鱼丸的个头比一般的肉丸偏大些,无论是清蒸、油炸、滚汤、做配菜,都是美味佳肴,享誉珠三角。石湾人家办喜事,这更是一道必备的特色菜肴。

  玉姐还是博罗县人才技能培训基地的老师。她通过举办黄西鱼丸制作技艺培训班,创建传承基地,让黄西鱼丸的制作技艺不断传承。记者获悉,石湾镇大力挖掘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着力发挥非遗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利用和整合资源,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努力实现传承与发展的双赢。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 通讯员石湾宣

编辑:洪东晗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