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地派:制作技艺成非遗 山茶“头采”引客来

  原标题:

  依托特色农业发展山茶观光旅游产业

  龙门地派:春茶第一采 茶香引客来

  阳春三月,万物竞相吐绿,又到了采摘春茶最繁忙的时节。龙门县地派镇陈洞村茶山茶园里,放眼眺望,尽是一片绿意盎然景象。穿行在翠绿的茶垄间,可见茶树新芽吐露,三五成群的游客在整齐的茶垄里徜徉,在茶农的带领下,将嫩芽收入篓中,体验采摘乐趣并品尝春茶。

  地派镇位于龙门县西北部,草木灵秀,山高林密、海拔高、负氧离子丰富、雨量充沛,是茶树的绝佳种植地。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地派镇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进一步依托资源优势,通过盘活荒地规模种植茶叶。目前,地派全镇种植山茶超1200亩,种植茶树约130万棵,茶叶年产量达6万斤,年总产值约1000万元。山茶产业成为地派镇以党建为引领、聚力“一村一品”、实施“一村一策”的生动实践,也为农特产品向旅游产品转化、提升产品附加值打下了基础,同时促进当地农户致富增收。

  采茶工人忙着今年的春茶“第一采”。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 摄

  茶园带动村民就业

  春雨过后,气温逐渐回升,茶树开始抽芽,满园的茶树露出了“尖尖角”,远远望去仿佛披上了一层新绿衣。在陈洞村的惠州市云景茶缘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万亩茶园里,10多位采茶工人腰挎茶篓在茶山中穿梭,忙着开始今年的春茶“第一采”,他们双手熟练地采摘着青翠的嫩芽,将片片清香的茶叶放入篓中。

  “每年采摘春茶是从3月开始,今年天气稍微冷一点,3月底才开始。”惠州市云景茶缘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冯劲松告诉记者,当地采茶一年只采春秋两季,记者走访当天正是采摘春茶的第一天,是“头采”。

  “陈洞村四面环山,气候、地理条件都比较优越,茶园附近也没有大的果园类种植场,害虫方面影响较小。我们一直坚持有机种植,从2021年接手到现在没有用过化肥,没有打过农药。”冯劲松一边检查茶叶的生长情况,一边对记者说。

  据介绍,该茶园最老的茶树树龄为6年,有的是去年上半年才种下的。目前,茶园共种有黄观音、春兰、金牡丹、九龙大白4个品种,全部采取有机种植的方式进行栽种培育。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这里的茶树长势喜人,预计今年春茶产量达3000多斤。

  山茶产业发展欣欣向荣,不仅让陈洞村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给村民带来了经济收入,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我以前是贫困户,村里合作社开始种茶后,村干部叫我帮忙采茶,增加了我的家庭收入,另外我自己也种了2亩多茶园。”村民黄土新说,如今实现在家门口致富,在种植山茶这条道路上,他有信心越走越宽。

  茶树种植收益达15万+

  陈洞村下辖8个村民小组,共302户1182人。近年来,为改变相对落后的人居环境面貌,陈洞村乘着“百千万工程”实施的东风,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将古树名木等资源整合起来,充分发动干部和群众的力量,共同搞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使得村容村貌明显提升。

  乡村之美既看“颜值”也看“内涵”。陈洞村地理环境优越,常年雾气缭绕,气候温差大,土壤富含矿物质,适合茶树生长。当年从江西和福建迁入陈洞的祖辈们将从故乡带来的茶树种子种在山地之上,茶树随他们一起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

  近年来,陈洞村通过盘活荒地,前期成立龙门县高桥茶叶专业合作社,打造“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茶叶生产加工链条。为推动茶产业发展壮大,2021年,村里与惠州市云景茶缘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经营承包合同,依托高桥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园项目,进一步开拓观光生态体验旅游、民宿深度游等延展配套项目,与镇内外各景区连成旅游线路,丰富地派镇生态旅游项目。并通过建立茶叶加工车间、购置全套制茶设备、邀请专家团队指导种植等方式,不断促进茶产业发展,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壮大村集体经济。

  目前,茶树种植收益增加到15万+。陈洞村依托特色农业种植发展山茶观光旅游产业,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及品尝陈洞山茶的独特风味。

  地派镇党委委员徐小凤介绍,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陈洞村通过盘活荒地规模种植茶叶,奋力将“百千万工程”从“施工图”变为“实景图”。“目前,万亩茶园已成为惠州及珠三角地区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地方,每到采茶时节,有大批游客慕名走进地派、走进陈洞村,在大自然中感受一抹茶香芬芳。”徐小凤说。

  相关链接

地派山茶传统技艺被列入县级非遗

  依山绿涌成浪的茶树,终年饱食山水负氧,清明灵气。正是无污染的自然生态环境满足了地派山茶种植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地派山茶与众不同的优良特质。除了茶树种植,地派山茶制作技艺传承已久,至今已有120多年历史。2017年12月,地派山茶传统技艺被列入龙门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走访当天,记者跟随地派山茶传统技艺非遗传承人黄庆文的脚步,走进地派镇地派村羽丰山茶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一探地派山茶传承120多年的传统制作技艺。

  “地派山茶的味道很特别,很有特色。它比较香、甘、醇,喝起来,喉咙很舒服。刚入口时,会有一点苦涩,但茶汤浸润身体后,整个人是挺舒服的。”茶山上,黄庆文背着小背篓,边采摘新鲜茶芽边对记者说,地派山茶采摘时间多在早晨露干后到朝阳未出时或傍晚夕阳下山到夜露来临时为最佳,主要采摘“一尖两叶”,在采摘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茶叶的透风,不宜堆积。

  山间茶农“采茶忙”,山下茶厂“茶芳香”。采摘下来的鲜叶在羽丰山茶加工场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复杂又繁琐的工序后,嫩绿茶尖才能变为清香茶汤。“从采摘到炒干,一般要4个小时左右。”加工场一口大铁锅前,适当的温度让茶芽缓缓散发出阵阵清香。在黄庆文看来,眼前这道工序杀青是一项技术活。只见他赤手空拳地在铁锅中翻炒,用手掌感受铁锅的温度,抓、抖、推、扣、甩、磨、压等手法轮番上阵。杀青完成后迅速用簸箕晾开降低茶叶的温度,防止叶色变黄和产生异味。

  “制作地派山茶要揉捻三四次,通过揉捻形成茶叶紧结弯曲,缩小茶叶的体积,适当破坏茶叶的组织释放茶碱和茶多酚,为烘干打好基础。”说起地派山茶传统技艺,黄庆文打开了话匣子。“揉捻的技巧取‘轻、重、轻’,揉捻茶叶必须顺着同一个方向进行,在揉捻过程中发现有老的茶叶要一并挑除。”

  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三大步骤十多道工序,炒制出的干茶长短相近、粗细匀称,茶叶色泽变成黄白色(显霜)。冲泡的茶汤清香醇厚、微苦回甘。

  作为地派山茶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黄庆文还申请建设地派山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体验工场,希望更好地传承地派山茶的制作技艺,让更多人品尝到地派山茶齿颊留香的独特味道。

  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龙地宣

编辑:李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