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今年我国护士节主题为“关爱护士队伍,守护人民健康”。众所周知,护理工作是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护士队伍在医疗救治、患者康复疗养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近年来,惠州华康医院积极践行“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促进护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惠州华康医院。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摄
在该院开展的一系列护理工作实质性改革与创新举措中,“免陪照护”无疑是今年最大的亮点。近日,记者走进惠州华康医院,聚焦“免陪照护”试点工作,了解其背后不断改善护理工作、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成功实践。
探索建设“免陪照护病房”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加之生活压力的增大,“一人住院,全家受累”的场景在越来越多家庭中出现,许多患者渴望在住院时有专业且价格适宜的护理员。不久前,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发布《广东省医疗机构提供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包括惠州在内的8个城市开展省级首批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同时强调后续将视情况逐步扩大省级试点范围。作为惠州地区久负盛名的三级综合医疗机构,惠州华康医院迅速响应政策号召,护理部周密部署,聚焦患者住院陪护难题开展免陪照护服务试点。
免陪照护病房里,护理员贴心照料患者。
记者获悉,惠州华康医院针对性出台了免陪照护病房实施方案,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建立免陪照护病房。据悉,“免陪照护服务”并不是没有人陪护,而是家属陪而不护,照护工作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员承担,同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为住院患者提供24小时连续不间断的医疗照护和生活护理等。
惠州华康医院护理部主任钟丽兰说:“事实上,早在2022年我们已经敏锐捕捉到住院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对于护理员照护的需求,同时开展了系列调研和学习,前期的工作也为我们此次的免陪照护实施打下基础。”
护理部主任钟丽兰。
强化“护士+护理员”双轨协同
安宁疗护中心是惠州华康医院第一批试点的科室,这里的患者大多是完全不能自理,病情复杂,对他们的照护需要更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能。
“以往住院时,儿女需要轮流请假照顾,十分辛苦。而这次,有护理员承担起了照护工作,专业技术比家属好多了。”在惠州华康医院安宁疗护中心,80岁的陈叔体验了免陪照护病房的贴心照护后发表了自己的感受。陈叔患有多种老年慢性病,行动不便,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在免陪照护病房,护理员不仅会定时协助他洗漱、用餐,还会耐心地为他翻身、开展肢体功能锻炼、心理疏导等。
据悉,为落实好内部管理,提升整体护理服务水平,惠州华康医院制定了《免陪照护病房管理制度》《护理员分层级培训及考核标准》等;建立"护士+护理员"双轨协同工作机制,明确服务边界与岗位职责,组织护理部骨干对护理员进行了系统的培训与考核。为下一步参加医疗护理员专业化培训奠定基础。
伴随免陪照护病房的建设,在专业人员提供的闭环照护服务中,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升了,选择也更多元化。医院充分尊重患者和家属的意愿,患者或其家属可根据自身需要自行雇佣护理员,通过市场化解决,这些不属于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范畴。此外,也可以选择由医院的专业医疗护理员提供照护服务,相关价格严格按照国家医保局、广东省医保局关于“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相关要求执行:一对三服务定价为140元/天,一对二服务为160元~180元/天,一对一服务为230~260元/天。
解锁优质护理新体验
为了提高护理员的照护质量,更好为患者服务,惠州华康医院护理部根据护理员现况制定了阶梯式培训计划,课程内容包括基础护理、专科专业相关护理要点、应急处置等多个模块。此外,构建“护理员三级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每日由当值护士进行核查、护士长执行不定期抽查、护理部执行周检查,重点监控清洁护理、卧床患者体位管理、日常生活技能、感染控制措施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和潜在风险,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方案。
据悉,作为医院免陪照护服务的首批试点科室,安宁疗护中心的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接下来,惠州华康医院将总结经验,逐步扩大免陪照护服务范围,计划在骨科、内外科等科室陆续开展,并持续优化护理服务模式,以专业、贴心的照护服务,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促进患者康复。
多年来,惠州华康医院注重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的提升,推动护理工作高质量发展。护理部尤其关注护理人才的培训和培养,努力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护理队伍,收获广大患者的好评。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护理工作琐碎而平凡,但惠州华康医院全体护理团队一直秉承着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践行着初心和使命。
【优秀护理团队故事】
脊柱创伤科护理团队:以专业与关爱诠释优质护理
脊柱,被称为“人体第二生命线”,默默支撑着我们的身姿,保护着脆弱的神经。人们的脊柱一旦受损,将对其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脊柱患者往往更需专业且用心的照顾。而惠州华康医院脊柱创伤科护理团队正是这么一支技术精湛、服务贴心的队伍。
脊柱创伤科护理团队。
专业团队 夯实护理根基
一群脊柱天使,守护患者脊柱健康。惠州华康医院脊柱创伤科护理团队由12名护士组成,其中主管护师4名,护师5名,护士3名,团队成员既有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也有充满活力和创新思维的年轻护士。
为了不断提升团队的专业水平,脊柱创伤科护理团队制定了完善的培训计划。低年资护士会进行院内轮科学习,通过多科室的实践,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护理骨干人员外派进修学习,接触前沿的护理理念和技术,回来后将所学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团队成员,带动整个团队的专业成长。这种持续学习和培训的机制,使得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为优质护理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患者为中心 开展优质护理
“以患者为中心”是脊柱创伤科护理团队始终秉持的核心理念,他们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每一个环节。“我们要服务好患者,让他们放松心情,更好地配合治疗。”惠州华康医院脊柱创伤科护士长邓英英介绍,当患者入院时,护士们会以热情和专业的态度迎接他们,详细介绍病区及医院环境、住院期间安全教育及标本采集、各种检查等相关注意事项。为了方便患者及家属随时联系主管医生,团队还会派发主管医生的名片,给予他们足够的安全感。
住院期间,团队精心护理,注重细节服务。由于科室90%的患者都需要手术,护士们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并进行反复宣教和指导。邓英英表示,为了确保患者及家属能够真正掌握护理要点,护士们会耐心询问他们是否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主动询问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的问题和困难。无论是与医生、责任护士沟通,还是与护理员协调,团队都全力以赴,确保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全方位的关怀和照顾。
用心用情 化解患者心结
此前,50岁的陈叔因车祸导致截瘫,从ICU转出脊柱创伤科时,他的情绪非常低落,脾气暴躁且敏感。陈叔与家人关系紧张,这让他更加烦躁不安,不肯配合治疗。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站在患者的角度去理解和关心他。”邓英英表示,她带领团队成员多次与陈叔谈心,耐心倾听他的烦恼,给予他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缓解了他的焦虑。同时,还安排了专业的护理员照护他的生活起居。
在护士们的悉心照料下,陈叔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开始积极配合治疗,并在一个月后康复出院。出院时,他对护士们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看到患者从入院时的痛苦到出院时的微笑,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邓英英认为,每一位患者的成功康复,都是对她们护理工作最大的肯定。
一直以来,惠州华康医院脊柱创伤科护理团队以专业、关爱和创新的精神,在优质护理服务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脊柱疾病患者带来了希望和健康。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努力,以更高的标准践行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书写更多温暖的护理故事。
【优秀护士故事】
急诊科护士岳琴:急诊一线演绎“速度与激情”
在急诊科,时间的流动常常被切割成无数个微小的秒针碎片——不是以分钟,而是以心跳的间隙丈量生死。这里是医院里最特殊的地方,每一次奔跑都可能是一场生死竞速的开始。岳琴,这位在惠州华康医院急诊科的护士长,早已习惯了这样的节奏,也在这挑战与压力中,用爱与专业践行着坚守与担当。
急诊科护士长岳琴。
21载护理路 跨科做急诊“中流砥柱”
2004年,怀揣着对护理事业的憧憬,岳琴从湖北老家来到惠州。先后在惠州两家二级医院工作,于2021年加入惠州华康医院。“我从事护理工作共21年了,从外科到妇产科、脊柱外科等,再到如今急诊科,在多个科室护理岗。”岳琴透露,多年来,在不同的科室间辗转,从普通护士到护士长,她积累了丰富而多元的护理经验,这对于她后来适应急诊科工作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急诊科工作的这几年,岳琴见过无数生死瞬间,也早已习惯了这里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环境。她凭借着丰富的护理经验和强烈的责任心,成为科室护理的骨干力量。她熟悉各种抢救工作的流程,能够迅速准确地应对各种抢救。
“急诊科的压力是巨大的,因为面对的几乎都是病情很危急的患者。”在岳琴眼里,急诊科是医院里最特殊的地方,每一次的急救都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医护人员就是冲锋在前的战士。
“我们必须要有娴熟的基本操作技能,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挽救患者的生命。”她说,这里的护士必须具备较强的预判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因为常常需要争分夺秒地去抢救病人。
生死竞速间 为生命抢夺每一秒
急诊护士的步履总是匆忙的,凭借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他们一直奋战在与死神较量的竞技场上。在急诊科,岳琴经历过无数次惊心动魄的抢救,每一次都像是在和死神掰手腕。
多年前的一位卒中患者,让岳琴记忆犹新。“当时,医院接到120派单,接过来后患者是属于失语状态。”回忆起彼时的紧急情况,岳琴依然记得每个细节。鉴于患者的危急情况,她与团队马上启动紧急救治工作、做检查,同时请相关医生做联合会诊。检查结果显示,这位患者为脑血栓。岳琴团队立即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深知溶栓过程对时间的要求极为苛刻,每一分钟都关乎患者的生死与康复质量。而且药物用量需依患者体重等考量、调控。岳琴全程守护在患者身边,精准地控制着药物滴注的速度和时间。最终,溶栓成功,患者意识逐渐恢复,肢体活动能力也慢慢回归。看着患者从生死边缘被拉回,一步步走向康复,岳琴内心的欣慰与成就感无以言表。
事实上,像这样惊心动魄的抢救场景只是岳琴工作中的缩影。多年来,她和团队多次临危不乱,凭借专业技术与用心服务,从死神手中夺回无数生命。每一次紧急救治,都凝聚着岳琴对护理事业的执着追求;每一次成功抢救,都彰显着她深厚的护理功底与决断力。这种对生命的敬重和对工作的严谨,使她在面对每一个患者时都全力以赴,用专业的技能和高度的责任感,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真情换真心 让工作氛围更温馨
由于急诊科工作的特殊性,岳琴常常无法按时下班,尤其是遇到危重患者时,她必须坚守到患者病情稳定。这种工作强度也让她对家庭的照顾有所欠缺,但她的孩子们却以妈妈的工作为傲。她的两个孩子告诉同学:“我妈妈在医院上班,救死扶伤,这是一份了不起的工作。”与此同时,岳琴的丈夫和公婆也给予她极大的支持,主动承担家务以及照顾好小孩,成为她坚强的后盾。
有家人作为后盾的岳琴,也时刻关心着科室同事们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当得知一位护士因家中长辈生病需要照顾时,她积极协调,为同事调整工作岗位,使其能够在工作之余更好地照顾家人。岳琴说:“我们护士本来压力就很大了,有时候在生活上面家庭上面要相互多照顾一下。”
这种温暖的团队氛围不仅增强了科室的凝聚力,也让每一位护士在忙碌的工作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岳琴不仅仅是一名优秀的急诊科护士长,更是团队的“暖心大姐”。
此外,岳琴还积极推动科室的环境改造。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对抢救室、输液室、留观室进行了全面的改造更新,为患者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就医体验,也改善医护人员工作环境。
岳琴在日常工作中展现出的坚韧和奉献精神,是对护理事业最真挚的热爱。她的故事,是无数医务工作者默默奉献的缩影。她用爱心、耐心和专业知识,为患者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在急诊科,她用行动证明了护士不仅仅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更是患者心灵的抚慰者和生命的守护者。
惠州日报记者李春凤 邬玉婷 通讯员叶晓敏
惠州华康医院供图(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