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张大爷在几年前购买了一份长期人寿保险,一直按时缴纳保费,从未间断。最近,张大爷因身体不适住院治疗,家人想到这份保险,便联系保险公司申请理赔。
不久后,自称是保险公司理赔专员的“李经理”给张大爷的儿子打来电话。“李经理”语气严肃且焦急,表示张大爷的保险赔付遇到了大问题。经系统核查,张大爷的保单处于未激活状态,按照公司规定无法正常理赔。但他可以“帮忙操作”,让保单顺利激活完成赔付,不过需要缴纳一笔“激活保证金”,金额为预计赔付金额的20%,共计5万元。“李经理”还向张大爷的儿子发送了一份带有张大爷个人信息和保单号的“未激活证明”,上面盖着看似正规的保险公司印章,这让张大爷一家深信不疑。为了能尽快拿到理赔款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张大爷的儿子没有多想,按照“李经理”的指示,将5万元保证金转到了指定账户。然而,转账完成后,“李经理”的电话却再也打不通了,张大爷一家这才意识到可能遭遇了诈骗,赶忙向公安机关报案。
案例分析: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张大爷的保险信息,利用受害者对保险理赔流程不熟悉,以及在急需理赔款时的焦急心理,编造保单未激活需缴纳保证金的谎言。他们还伪造“未激活证明”,增加骗局的可信度,诱使受害者转账。
广发银行惠州分行提醒您:
1. 核实身份真实性:接到自称保险公司人员的电话或信息时,务必通过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切勿轻信对方提供的联系方式,以防被钓鱼网站或虚假客服误导。
2. 了解理赔流程:在购买保险时,要详细了解理赔所需条件、流程和正常费用。正规保险理赔不会要求投保人在理赔前缴纳所谓的“激活保证金”“手续费”等费用。
3. 保护个人信息:注意保护个人保险信息,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或向不明身份人员透露。若发现个人信息泄露,应及时通知保险公司,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4. 提高防骗意识:遇到涉及金钱交易的情况,要保持冷静,多与家人商量,必要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或向公安机关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