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简介
近日,一位70多岁的退休王大爷前来银行查询养老金补发到账的情况,并未查询到该笔补发的养老金,王大爷称其接到自称“社保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及其短信,对方准确报出他的姓名、退休单位,并称:根据新政策,有一笔养老金差额补发共计5万余元,近期会发放至本人名下的银行账户。银行工作人员觉得奇怪,让其王大爷出示来电记录以及短信,但是王大爷并不会操作其短信链接填写,并未点击填写。其短信为:根据新政策,您有2018-2022年养老金差额补发共计5.2万元,需在24小时内通过指定链接提交申请,附带一条转账信息的链接,并配有一张“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红头文件”图片的短信(实为伪造),文件落款盖有公章,要求扫描二维码填写信息。
经银行工作人员核实这是一起冒充社保局发放“养老金补贴”的诈骗,耐心跟王大爷解释到,其所谓的“社保局工作人员”的电话是骗子,其短信链接是为了让你转账过去,骗取你的钱财,随后银行工作人员将王大爷指引到惠城区社保局咨询现场的工作人员,其工作人员称不会通过打电话以及发短信来告知补发养老金,随后王大爷明白了其事情原委,避免了财产损失及个人信息泄露。。
案例分析:退休人群养老金补发陷阱
1.冒充权威机构:谎称社保局、民政局、财政局等工作人员,利用老年人对政府的信任实施诈骗。通过伪造红头文件、政策截图或新闻链接,制造“补贴发放”假象。承诺小利,诱导大额转账
2.老年人易成目标:诈骗分子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对电子设备操作不熟悉、渴望补贴的心理实施精准诈骗。
诈骗分子手段层出不穷,牢记“不听、不信、不转账”,守住钱袋子就是守住晚年幸福。如遇可疑情况,请第一时间报警并保留证据(通话记录、转账凭证、聊天截图等),冻结银行账户,及时告知亲友,避免诈骗扩散。广发银行惠州分行提醒广大消费者,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1.核实信息渠道
任何补贴政策以人社局官网、社区居委会或12333热线为准,收到文件先向社保局线下窗口或官方电话求证。国家养老金调整政策均通过官方渠道(如政府网站、社区公告)公开发布,不会通过电话、短信私下通知,所有正规养老金补贴均无需支付手续费,凡要求转账、汇款的一律是诈骗。
2.严守个人信息
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等是资金安全最后防线,一旦泄露可能造成不可逆损失。绝不透露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不点击陌生链接,不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
3.家人协助防护
子女应主动向老年人普及防诈知识,协助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开启预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