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全域“入圈”对楼市形成强支撑

  原标题:

  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公布,惠州定位深圳都市圈副中心

  惠州全域“入圈”对楼市形成强支撑

  12月20日,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公布。《规划》明确,深圳都市圈由深圳、东莞、惠州全域和深汕特别合作区组成。根据《规划》,惠州不仅全域“入圈”,而且被明确是深圳都市圈的两大副中心之一,将在交通互联、产业协作、科创协同、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城乡融合等方面加快与深圳的共建步伐。业内人士称,惠州定位深圳都市圈副中心,城市整体发展能级将进一步提升,为楼市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深惠之间交通便利是深圳都市圈外围购房者的关心点之一。 东江时报记者周楠 摄

  探索在临深片区共建人才社区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大的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深圳都市圈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东部,由深圳、东莞、惠州全域和深汕特别合作区组成,土地面积约16273平方公里,2022年都市圈内常住人口3415万人。按照《规划》,深圳都市圈将构建“一主两副一极四轴”的总体发展布局。其中,惠州被定位为两个副中心之一,通过惠州将向外延伸出深莞惠河发展轴和深惠汕发展轴,拉开都市圈骨架。

  在房产方面,《规划》提出共建共享跨市域安居住房。支持在东莞、惠州临深片区、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区域沿轨道交通建设大型安居社区,推动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市政配套设施协同发展,探索跨市域保障性住房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探索在临深片区共建人才社区,推动产城融合和职住平衡。同时,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作用,稳步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试点工作,强化都市圈住房公积金异地信息共享,加大对都市圈城市新市民、青年人等人群租购住房的支持力度。

  “‘都市圈’本质上是打破行政管辖边界,在都市圈内基于成本最小化、效率最大化,实现人口、住房、规划、土地等要素自由流动、自由组合,提高居民福祉和生产效率。”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以深圳都市圈为例,核心城市深圳辖区内人口密集,生产要素成本非常高,比如高房价、高地价,而且公共服务供给短缺,比如停车位贵、教育医疗资源不均等,保障性住房缺乏空间落地,职住平衡难以实现,城市病高发,年轻人、新市民融入城市困难。《规划》将土地、保障房、公共设施、轨道交通、产业等按照要素成本、供给效率重新配置,把高度集中在中心区的人口、产业、公共服务迁徙到都市圈内成本较低的空间,不仅会降低居民的居住、通勤成本,企业的物流、仓储、生产等成本也会降下来。

  深惠已形成“生活圈”关系

  根据《规划》,到2030年,深圳都市圈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一体化合作机制基本建立,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建成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国际化大都市圈。作为深圳都市圈两个副中心之一的惠州,届时城市能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房地产市场后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若能做到‘创新完善配套土地、财政等政策体系,探索建立跨市域保障性住房利益共享补助机制’这一点,那深圳都市圈对于惠州楼市发展确实有利好作用。”惠州资深地产评论人、惠州天策行总经理李建锋认为,惠州与深圳凭借地缘相邻,早已形成了“生活圈”关系。而深圳都市圈外围的购房者更关心深惠之间交通上是否便利,比如说惠州地铁、深惠城际以及深大城际的进度等。另外,教育配套和落户政策也是大家关心的因素。毕竟对于选择在临深置业的外地人而言,他们出于对子女教育和房价的考量,往往会选择房价较低、教育成本也相对较低的惠州作为置业首选。可以预判,在深圳都市圈推动下,以及在交通和产业赋能下,惠州发展一定会提档加速、越走越好,对楼市形成支撑。

  当前,惠州楼市与全国其他城市同处于“秩序重建期”。但惠州优越的地理位置、深圳都市圈的强势助攻、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宜居宜游的气候环境等基本面将长期保持,因此人口流入是可持续的,长远来看,刚需及改善需求一直都在,楼市最终会调整到平稳健康轨道上来。

  东江时报记者邬玉婷

编辑:李影君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