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惠东渔歌剧公演 浓厚本土气息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原标题:

首部惠东渔歌剧公演
《渔村里的故事》浓厚本土气息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在《双月湾好地方》悦耳动听的开场乐曲声中,湛蓝的双月湾海面、茂盛的红树林、奔涌的海浪等画面展现在观众面前。10月24日晚,由惠东县委宣传部组织实施、惠东平海渔歌艺术团编剧、惠东渔歌传承人等演出的首部惠东渔歌剧——《渔村里的故事》,在惠东县文化中心进行公演,赢得广大观众阵阵热烈掌声,当晚演出一票难求。

《渔村里的故事》剧照。

  剧情感人现场掌声不断

  据介绍,《渔村里的故事》通过一位90岁的疍家老太太过生日的喜人场景和一个海洋执法突发事件叠加,从而引发家庭矛盾冲突,凸显生于斯、长于斯的疍家人为保护大海海床不受损伤,保护海域生态平衡,继而展开思想观念碰撞,从而达到守正创新、绿色生态发展的共识。

  渔歌剧巧妙地插入疍家人过去的历史与当下现实生活,将疍家人过去的血泪史和新时代下幸福甜蜜的生活浓缩展现在观众面前。整部渔歌剧剧情跌宕起伏,情节环环相扣,在思想观念碰撞中峰回路转,最终冰释前嫌,引发现场观众强烈共鸣,掌声不断。

  当渔歌传承人张喜英唱到“不该来的我来到了人间,妈妈她左想右思没活路,狠狠心把我挂到树上面”唱段时,许多观众忍不住流下眼泪。

  “太感人了,剧情把我的思绪带回到爷爷奶奶辈的悲苦岁月。”来自巽寮的观众苏女士说,自己就是渔民,小时候经常听长辈说起海上艰苦谋生的故事,而这部渔歌剧,逼真地还原了过去渔民的生活场景,令人震撼。“这部渔歌剧能迅速抓住人的情感,使人情绪波澜起伏,非常不错。”来自安墩的郭女士看完演出后说。

  专程从外地赶到惠东观看演出的文旅部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原广东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巡视员杜佐祥说,整部渔歌剧主题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魅力强,演员演技精湛,并能引起多方重视和支持,非常不错。期望从艺术层面不断提炼,打造成艺术精品。而受邀前来观看演出的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汕尾市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张艳云观看演出后说,演出整体效果很好,让汕尾的同行代表很震撼,值得学习。

  采用原生态惠东渔歌曲调演唱

  “渔歌剧音乐全部采用原生态惠东渔歌曲调演唱。”参与演出的惠东渔歌传承人李福泰说,《渔村里的故事》的演唱曲调包括啰茵调、哎嗳嗳调、哎哎香调、香哎香调、乙尺上调、妹仔调和苦调等10多种原生态惠东渔歌曲调,本土渔歌音乐元素浓厚。此外,渔歌剧选用场景为惠东双月湾,道具也是当地渔民惯常使用的竹笠、竹箩以及小木船等,剧里的焦点题材也选用当地渔民所经历的事件,使得整部渔歌剧充满浓厚的本土气息。

演出现场座无虚席。

  “看这部渔歌剧演出,就好像看到自己出海的情景。”一位来自港口的观众说。据介绍,《渔村里的故事》的演出队伍主要由平海渔歌艺术团成员、惠东优秀音乐教师、恵州歌舞剧院部分人员和机关干部等组成,使得整部剧呈现“本土渔歌音乐、本土题材、本土画面和本土演员”等特点,非常接地气。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据了解,早在几年前,惠东渔歌引起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陈天泽的关注。惠东渔歌都是以演唱的形式进行,能不能编排一部渔歌剧,以不同的形式展现给观众?去年,与平海渔歌艺术团部分成员座谈探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渔歌传承与发展时,平海镇党委提出了这样的设想。李福泰便联系陈天泽,随后陈天泽受邀到平海实地走访,了解当地渔民生活。

  在选定素材时,与海洋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的建议得到大家的赞同。不久,《渔村里的故事》得以创作出来,通过当地渔歌手试演,立即产生良好的效果。之后,经过多次修改、提炼,《渔村里的故事》最终得以公演。据介绍,《渔村里的故事》开演以来,在当地引起极大反响,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惠州日报记者赖金朗

编辑:洪东晗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