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园区行】中韩(惠州)产业园累计引进项目174宗 计划总投资约1866.5亿

原标题

中韩(惠州)产业园累计引进项目174宗,计划总投资约1866.5亿元,预计达产产值约3480亿元
“国字号”开放大平台引来金凤凰

  惠州正以“千亿园区,万亿产业”为目标,以打造“3+7”工业园区为抓手,奋力建设全市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的先导区,构筑制造业创新集聚高地、绿色发展高地和营商服务高地,为我市打造“2+1”现代产业集群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走访园区第一站

  中韩(惠州)产业园

  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含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

  惠州新材料产业园

  惠城高新科技产业园

  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

  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

  龙门大健康产业园

  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

  (含大亚湾新兴产业园)

  园区名片

  中韩(惠州)产业园:是全国三大中韩产业园之一,也是广东省内经国务院批准的两个中外共建园区之一。

  2017年12月1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江苏盐城、山东烟台、广东惠州三地设立中韩产业园,明确将中韩产业园打造成中韩地方经济合作和高端产业合作新高地。2018年7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中韩(惠州)产业园实施方案》。

  根据规划,中韩(惠州)产业园核心组团分仲恺片区(含仲恺高新区高端产业合作区及潼湖生态智慧区)、大亚湾化工及海港保税区、惠州空港经济产业园(惠阳区、惠东县)、惠城区高新科技产业园、罗浮新区康养国际合作园5大片区,面积约94.1平方公里。其中,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位于潼湖生态智慧区国际合作产业园,面积约12.7平方公里。

  数读园区

  ●核心组团5大片区面积约94.1平方公里

  ●今年上半年,核心组团各片区新引进项目16宗,其中外资项目2宗(均为韩资项目),计划投资额约230.7亿元

  ●各片区累计引进各类项目174宗,计划总投资约1866.5亿元,预计达产产值约3480亿元。其中,外资项目34宗(含韩资项目13宗)、投资10亿元及以上项目52

  ●截至6月底,起步区已引进产业项目84宗,计划总投资额约667亿元,预计达产产值约1410亿元

  近日,“喜迎二十大 惠州向未来——高质量发展园区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首站走进中韩(惠州)产业园。“灰白蓝”色的现代厂房、通透式的绿篱围墙、宽敞笔直的大道……一个具有时代气息的现代化国际园区映入眼帘。

  中韩(惠州)产业园画卷徐徐铺展,朝着惠州重大开放平台和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目标迈进,起步区打造“大湾区产城人融合示范区”正从规划蓝图变为现实样板。

  作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三大中韩产业园之一,也是广东省内经国务院批准的两个中外共建园区之一,中韩(惠州)产业园积极落实中韩自贸协定有关规定,充分发挥对韩合作综合优势,加快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投资创业热土。

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鸟瞰图。

  筑巢引凤

  多重政策叠加优势释放“强磁场”

  展开粤港澳大湾区版图,中韩(惠州)产业园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腹地,位于深莞惠经济圈几何中心,可深度融入大湾区“半小时生活圈”。

  早在2017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惠州市设立中韩(惠州)产业园,明确将中韩产业园打造成中韩地方经济合作和高端产业合作新高地。

  “我市高度重视中韩(惠州)产业园建设发展。”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中韩(惠州)产业园自设立以来,先后成立了中韩(惠州)产业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项目建设工作专班,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中韩(惠州)产业园。

  结合惠州产业特点和布局,中韩(惠州)产业园采取组团式发展模式。中韩(惠州)产业园核心组团分仲恺片区(含仲恺高新区高端产业合作区及潼湖生态智慧区)、大亚湾化工及海港保税区、惠州空港经济产业园(惠阳区、惠东县)、惠城区高新科技产业园、罗浮新区康养国际合作园5大片区。其中,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位于潼湖生态智慧区国际合作产业园,面积约12.7平方公里。

  7月,在中韩(惠州)产业园投资环境推介会上,韩资企业河南卓立膜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朴元愚专程从河南郑州赶到现场,对来惠州投资进行初步的可行性调研。

  “很多韩国企业对中韩(惠州)产业园很感兴趣。”朴元愚说,其团队在河南郑州建成了总投资12亿元、年生产15亿平方米热转印条码碳带项目,目前该项目产量已占全球供应量的40%,并成为该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我们正考虑在惠州投资设厂并做可行性研究,推动热升华(证卡/相片)碳带产品在惠州生产。”

  近年来,我市相继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加码支持中韩(惠州)产业园建设发展,努力打造惠州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和重大开放平台。

  “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除可享受国家、省、市各级普惠性政策之外,同时享有中韩(惠州)产业园、仲恺国家高新区、广东省自贸区联动发展区等多重政策叠加优势。”仲恺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潼湖生态智慧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邓力介绍,在吸引韩资项目落户、韩企研发创新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对超过2000万美元的韩资新项目及超过1000万美元的韩资增资项目,或韩资科研机构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奖励;对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00万美元的新项目及增资项目,或韩资科研机构,购买厂房或租赁厂房的,最高给予200万元用房补贴。

  值得一提的是,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已纳入中国(广东)自贸试验区惠州联动发展区,未来将开展与南沙片区、前海蛇口片区、横琴片区的科技创新、金融、现代服务业等合作,全面复制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对外开放。

  “惠州地理位置优越、工业基础良好,适合企业长远发展。”深圳市华思旭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雷云说,中韩(惠州)产业园政策利好逐步释放,吸引了越来越多企业进驻。该公司决定建设自己的物业和总部基地,曾考察过很多地方,最终选择综合条件最为理想的中韩(惠州)产业园。

中韩(惠州)产业园客商服务中心。

  投资沃土

  以亩产论英雄育出“高产田”

  从河惠莞高速公路往下看,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内,150余座塔吊高高耸立,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纵横交错,呈现一派生机勃勃景象。

  走进位于起步区内的亿纬锂能第二十九工厂生产线,只见这座自动化程度颇高的车间内,上下料机械臂、AGV机器人、RGV穿梭车、全自动物流线有序运转,一个工人可以同时监控操作多个机器人控制柜和中控台。

  “我们以国际一流灯塔工厂标准打造,主要体现在智能化、自动化,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产品过程更加可控,一致性更好。”惠州亿纬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总裁杨俊介绍,亿纬锂能在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主要从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的生产研发。目前,一期、二期已建成,三期在建,未来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整体可达500亿~800亿元总产值。

  像亿纬锂能一样的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户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截至6月底,起步区已引进产业项目84宗,计划总投资额约667亿元,预计达产产值约1410亿元。

  “起步区始终坚持‘产业为本、项目为王’,依托仲恺高新区厚实的产业基础,大力引进优质电子信息产业。”邓力介绍,目前,亿纬动力、德赛矽镨、豪鹏新能源、韩铝、科力尔电机、金籁科技等一批行业龙头或领军企业已率先落地建设,正带动我市电子信息和新能源等行业向集群化、高端化发展。

  “种”下好项目,育出高产田。目前,起步区已供地53宗产业项目,用地面积约279.38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额约510.82亿元,预计达产产值约953.92亿元,意味着53宗项目达产后,平均每平方公里工业产值高达340亿元,相当于每平方米工业产值3.4万元。

  “我们引进的项目质量及产出基本上与苏州工业园、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持平。”邓力表示,起步区投资强度、单位产值、单位税收3项核心经济指标均处于全市各产业园区的领先水平。

  “目前,中韩(惠州)产业园项目集聚优势明显,除了园区内各类10亿元及以上大型项目云集,产业园各片区还将分领域打造多个重点产业集群。”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5大片区中,仲恺片区重点发展以移动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智慧能源、人工智能、激光与增材制造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纽带的“5+1”现代产业体系;大亚湾化工及海港保税区重点发展高端化学品、化工新材料、临港物流、精细化工等产业;惠州空港经济产业园重点发展高端制造、大健康、临空服务、总部经济、国际贸易、创意创新等产业。

  截至6月份,中韩(惠州)产业园各片区累计引进各类项目174宗,计划总投资约1866.5亿元,预计达产产值约3480亿元。其中,外资项目34宗(含韩资项目13宗)、投资10亿元及以上项目52宗。

起步区建设现场。

  苦练内功

  创新改革措施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一大批优质项目扎堆落户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的背后,是潼湖生态智慧区通过持续推动改革创新,大大提升项目建设效率,为项目落地建设跑出“加速度”。

  今年3月份,华思旭科技总部及应急启动电源生产项目首期建成正式投产,成为起步区最早投产的产业项目之一。该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3~5年内有望实现年产值30亿~50亿元。

  “园区组建了项目工作服务专班,为我们提供‘管家式’‘保姆式’优质服务。”雷云说,比如说拿地开工涉及到审批,园区充分运用政策“绿色通道”尽快批复。对厂区建设用水、用电、停车以及员工安置等,提供无微不至的一流服务。

  为更好地服务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近年来潼湖生态智慧区持续推出改革创新措施,推动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建设提速。

  “我们注重在优质服务上做‘加法’,在项目报批报建程序上做‘减法’,以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潼湖生态智慧区有关负责人说,为加快招商及项目落地建设,园区创新推动系列改革措施先行先试,不少举措为全市乃至全省首创。

  在审批流程上做“减法”。企业摘牌土地后,拿到“临时施工复函”即可进行基坑开挖、工人生活区搭建等作业,边作业边同步办理报批报建手续,与传统报批程序对比动工时间至少提前60天。目前,已有50多宗项目试行该建设模式。创新开展临时用水用电“连片并联报装报建”,最大程度避免单个项目各自报装报建以及后期迁改等问题,惠及50多家企业,为每家企业节约20万元的建设成本,节约建设时间1个月以上。

  在创新服务上做“加法”。整合组建产业项目落地及动竣工工作专班,对项目从“净地交付”到动竣工投产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跟踪服务,帮助项目实现无障碍施工;整理编制惠企亲商投资指南,方便企业了解投资门槛和落户条件。

  “惠州当地政府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的办事效率,特别是专门成立工作专班的特色服务,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广东省豪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政府事务主管古略弘感慨,公司在进行生产基地整体迁移的决策时,曾考察过多个城市,最终还是地理位置优越、政策优惠多的中韩(惠州)产业园打动了公司决策层。

卡儿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树立样板

  高标准规划打造智慧型“创业园”

  连日来,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好消息连连:园区首个大型声光电互动式智慧展厅全面开放,起步区智慧停车场和公交(微巴)内环线开通试运行……

  配套完善的不只是互动式展厅和公交内环线。早在6月份,行政服务中心、警务室相继揭牌启用,标志着起步区由“以建为主”转入“建管并重”新阶段。

  走进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道路纵横、塔吊高耸、楼宇成林,一栋栋风貌统一的现代时尚工业大厦,与起步区年轻奔放的气息无缝契合。在这里,看不到传统工业园区实体围墙,取而代之的是“通透式绿篱”围墙,形成绿色、简洁、舒适的空间环境。

  在起步区,进驻企业不再为员工的住宿生活问题发愁了。原来,起步区率先在全市探索实施“工业用地建设园区综合服务设施集中配套”。即由每个落户项目拿出2.5%的公共配套指标在起步区建设园区综合服务集中配套设施,为入驻企业集中提供员工宿舍、文体设施、公共食堂等公共服务设施、平台与服务,实现园区公共配套共建共享。

  “我们已投资建设3个集中配套项目,可服务1万多人。其中,一期正在试运行。”潼湖生态智慧区管委会下属的惠州市智谷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邓利宏介绍,通过实施集中配套项目建设,一方面可让企业集中资金、用地等要素投入研发生产,最大程度提升发展效能;另一方面,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和产业集聚发展,建设高标准小区式公寓宿舍配套,进一步推动“产城人”融合,营造更优质的投资就业环境。

  “我们的目标是不仅从企业服务上提前介入、全面介入,还要在园区配套、创业环境等方面进行超前规划,让投资者坚定信心,既能看到现状,更能看到未来。”邓力介绍,潼湖生态智慧区管委会创新推出“1+5+N”管理服务体系,环卫中心、消防救援执勤点、园区城管行政执法队、行政服务中心、警务室、交警执勤点等公共服务平台已逐步落地服务。

  截至目前,起步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近100亿元,启动38条总长约64.5公里的市政道路建设。邓力表示,潼湖生态智慧区致力将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打造成为智慧园区的示范标杆,以园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发展理念,打造起步区智慧园区平台体系,实现“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管理精细化、服务功能专业化、产业发展智能化”四化目标。

  如今,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各类设施加速建设,环境日益优化,园区面貌焕然一新,朝着“大湾区产城人融合示范区”的目标快速迈进。

  ◆企业声音

大韩化工集团:

“惠州服务”“惠州速度”令人惊叹

  落户于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的大韩化工工业投资株式会社(以下简称“大韩化工集团”)是园区最早落户的韩资企业之一。进驻后将建设大韩5G材料项目,作为大韩化工集团实现规模化、全球化和多元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标志项目。

  来到大韩5G材料项目现场,只见工地上车来车往,一片繁忙,园区建筑已打好地基并基本完成主体框架建设。“去年还是平地,半年后厂房、研发中心等均拔地而起。”大韩化工集团董事总经理黄辉华介绍,集团将设立5G材料研发中心、中国生产基地及全球供应链中心等高科技产业人文绿色园区,主要从事5G高性能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自2021年底动工后整体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年底全部封顶。全面投产后预计年销售额约20亿元。

  “我们看中中韩(惠州)产业园是集团综合考察后的选择,也是缘分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创美好未来。”黄辉华透露,在项目落地之前,大韩化工曾组织团队考察过多个城市,同时也考察过其他产业园。综合对比后,最终还是被惠州优越的地理位置、成熟的工业配套以及优惠政策支持等综合优势和一流营商环境所吸引,尤其是惠州目前正加快打造以电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为核心的“2+1”现代产业集群,与大韩化工集团的发展定位和主打产品十分契合。

  对黄辉华来说,园区服务周到、管理专业、工作效率高让他印象深刻,特别是“惠州服务”“惠州速度”令人惊叹。“集团刚进驻时,起步区还是一片村庄,两三年功夫,一个现代感、科技感十足的园区已经初成规模。”他表示,现在客商来起步区考察,看到的变化越来越大,园区的道路、综合配套等项目陆续建成。

  “工作服务专班为我们提供一对一精细化服务,帮我们与韩国大使馆、当地管委会、相关部门积极进行沟通协调,加快了整个项目落地进程。”黄辉华表示,正是园区提供的一流服务、高效服务,让企业项目拿地快、动工快,按照预定工期保质保量完成。

  ◆专家观点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经济学教授梁乃锋:

推动“产城人”深度融合 建设宜居宜业现代园区

  “中韩(惠州)产业园作为国家级产业园区,从诞生之初起点就比较高,关注度自然也高。”采访团专家代表、惠州城市职业学院经济学教授梁乃锋说,当前园区建设不断提速,尤其是起步区这边,潼湖生态智慧区管委会推出了一系列灵活有效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了众多优质项目进驻。运营方面,管委会对园区规划、交通设施、综合配套等方面进行了超前布局,效果是很显著的。

  梁乃锋建议,园区应继续充分用好这块“国字号”招牌,努力争取国家、省、市更大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发挥仲恺高新区产业布局基础条件好、园区集聚、各类优惠政策叠加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充分释放园区的发展势能,促进园区提质增效。

  如何把产业园建设得更加成熟?梁乃锋建议,重点从园区公共服务和配套建设方面继续发力。生产性服务业是新型产业园区建设的必备项目,高水平配置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支撑园区产业向高端发展。建议中韩(惠州)产业园进一步做好规划布局,搭好平台,在园区规划一定空间,集中建立以生产性服务企业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公共服务中心,加速引进一批能够对园区主导产业形成有效支撑的检测、设计、评估、贸易服务等机构进驻,为园区企业和产业链提供公共服务,促进产业链在园区内形成较为完整的闭环。

  在生活性服务配套方面,梁乃锋说,现代产业园区更加注重“产城人”的高度融合和一体化发展。因此,园区建设初期就应该同步做好公共道路、住房、医院、学校、商业设施等公共配套项目建设,建议中韩(惠州)产业园进一步完善生活环境,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推动产业、城市和人口的深度融合,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产业园区。

  记者手记

一流营商环境是最好的“梧桐树”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沃土,更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综合体现。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企业家们提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园区服务好、效率高”。工作专班24小时在线,提供“保姆式”服务,让深科达建设项目负责人深为感动,正是工作专班第一时间协调抢修供电,让企业按期保质完成施工。

  服务软环境让企业家“感动”,园区硬环境更让企业家“心动”。当中国韩国企业家协会理事长、河南卓立膜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朴元愚来惠投资考察,看到中韩(惠州)产业园快速建设和配套日益完善时,感叹这将牢牢地抓住更多韩国企业家的心。

  开发建设短短4年多来,中韩(惠州)产业园可谓一年一大变。从当初“一片白纸”,到如今学校、商业、医院、公园、文体等公共服务配套项目“星罗棋布”,一个配套日趋完善、产城人融合的产业新城跃然眼前。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一流的营商环境是最好的“梧桐树”、最大的“吸铁石”。营商环境好,各类企业、市场主体才能在这里创业、兴业、成业,生根发芽、成长壮大。企业发展好了,城市才有竞争力。

  如今,穿行于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登上榴岭公园举目眺望,一个个新引进项目落地开工、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随处可见繁忙奋战的建设场景,蓬勃的创业热土正焕发勃勃生机。

  我们坚信,中韩(惠州)产业园这一“国字号”开放大平台,未来可期。

  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系列创新举措

  01 高起点开展园区整体规划环评

  在产业园范围内适用的行业、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实施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最快可在受理环评申请后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

  02 采用工业用地“先租后让”模式

  企业前期先行租赁土地,租赁期限为5年,其间企业的产值、税收、容积率等各项指标通过履约考核,则上述土地使用权由租赁转为出让,从而减少因盲目购地导致土地浪费,并缓解企业前期资金压力。

  03 在全市率先实行“临时施工复函”建设模式

  企业摘牌土地后,拿到“临时施工复函”即可进行基坑开挖、工人生活区搭建等作业,边作业边同步办理报批报建手续,与传统报批程序对比动工时间至少提前60天。

  04 成立产业项目落地及动竣工工作专班

  设立“服务企业24小时沟通协调机制”,为落户项目从“净地交付”到动竣工投产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跟踪服务。

  05 创新开展临时用水用电“连片并联报装报建”

  积极主动与供水供电部门沟通对接,对起步区临时用水用电进行统筹全盘规划,惠及企业50多家。

  06 创新实施“工业用地建设园区综合服务设施集中配套”

  由每个落户项目拿出2.5%的公共配套指标在起步区建设园区综合服务集中配套设施,为入驻企业集中提供员工宿舍、文体设施、公共食堂等公共服务设施、平台与服务等。

  07 建设安置小区

  统一规划建设被征地村民安置房小区,让村民“上楼”享有完善的配套功能和理想的居住环境。

  08 规划群益产业园

  在起步区范围内集中规划用地并交由国有企业建设产业园,被征地村集体参与经营分红。

  要闻部编 联系电话:2831844 值班主任 伍勇 责任编辑 宫晓磊 版式设计 郭亮平 陈威军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张旭华 袁 畅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袁 畅 刘炜炜

  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王建桥

编辑: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