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仲恺沥林南北“两翼齐飞”,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重塑工业重镇 打造活力沥林
“跟10年前一比,谁能想到会有这么好的日子呢?”从外地嫁到沥林镇的刘女士说,“今非昔比”是她对仲恺高新区沥林镇这座乡镇的评价以及自己生活状态的一个总结。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仲恺高新区沥林镇站在“历史的荣光”之上,向着城乡发展与人民美好生活“双向奔赴”的目标大踏步前进。近年来,沥林镇以党建引领赋能“百千万工程”,紧紧围绕“重塑工业重镇、打造活力沥林”发展蓝图,通过“南北战略、中部振兴”战略布局,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助力仲恺高新区全面建设国家一流高新区、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沥林镇立体交通路网纵横交错,与和谐宜居的生态环境相得益彰。惠州日报记者邱舒婷 通讯员陈静 摄
挺起工业脊梁
连续两年入围“镇域经济500强”
走进沥林镇北部英山片区,只见一栋栋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生产线繁忙有序,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产业工人紧张作业,一幅现代化产业新城的壮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很难想象眼前这个区域曾经只是一大片荒地和鱼塘。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变化?“抓住机遇”“产业升级”是沥林镇党委书记钟小君给出的答案。
近年来,沥林镇紧抓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建设机遇,着力塑造北部高端产业集群,引进了一批敢闯敢拼、勇立潮头的优质企业,挺起工业“脊梁”。
“别看沥林只是一个乡镇,发展工业它是有基础的,曾经也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工业重镇。”钟小君告诉记者。
时间追溯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沥林镇借助“三来一补”模式驶入发展快车道。以亚伦集团、惠州鸿兴建筑五金制造有限公司、广兴机械科技(惠州)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港资、台资企业纷纷落户,小家电、运动器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遍地开花。
然而,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强势来袭,粗放的发展模式逐渐难以为继。
“我镇鼓励更多传统工业企业加大技改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和生产工艺,引进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利用高新技术向新兴产业转移。”钟小君告诉记者,正是有了高新企业的入驻,才让沥林镇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现如今,沥林镇拥有规上企业194家、高新技术企业11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涌现出旭硝子显示玻璃(惠州)有限公司、安姆科(惠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华南晨光文教用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外优质企业,以及中集、松海、鹤湾5G、碧桂园等4个重点产业平台,正在打造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区和中小企业集聚区。
近三年来,沥林镇地区生产总值从2021年62.17亿元,到2022年69.68亿元、2023年86.99亿元,增速高于全区水平,今年上半年完成31.78亿元,增长11%,排名全区第二。在“2024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中,沥林镇蝉联惠州市榜首。此前,该镇还连续两年入围“镇域经济500强”榜单,镇域经济实现显著增长。
焕发乡村生机
农旅融合赋能“百千万工程”,乡村发展日新月异
褪去旧日模样的沥林镇,一半是蓬勃发展的产业新城,一半是日新月异的乡村田园。
时下,走进君子营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彩虹村道,放眼望去一派清新的农业自然风光。“环境整洁了,心情更舒畅,来我们这里的游客也夸我们村漂亮。”谈起当下的幸福生活,村民都是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称赞。今年8月28日,该村的新能源充电站项目也正式揭牌运营,该村集体收入将迎来每年约15万元的可喜增长。
君子营村的发展变化是沥林镇南部以活力兴镇,精雕“百千万工程”这项“细活”的生动写照。
“我们通过‘一头’抓省级典型村培育、‘一头’抓重点提升村整治,辐射带动全镇各村产业协同发展。”沥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旭东告诉记者。
正是基于这样的战略部署和扎实行动,在该区今年第二季度“抓两头促中间”助推“百千万工程”镇村建设考评中,沥林镇获得全区第二的佳绩。随后,在仲恺高新区2024年“百千万工程”行政村创先争优竞赛集中竞演上,该镇的四个参赛行政村不仅在典型村组中摘得三等奖,还在普通村组中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如今的沥林镇,一个个乡村产业正在悄然开花结果:泮沥村聚焦红头葱特色产业,成立惠州市塘下红头葱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提升附加值;迭石龙村通过基础设施升级及农贸项目,促进村民就业与增收;企岭村则打造“三生”融合乡村,完善设施承接旅游溢出,同时推进度假村及企岭仙泉水园区项目,预计村集体收入将大幅增长……
不仅如此,在探索强村富民新路径上,沥林镇10个行政村均成立了强村富民公司,并建立全镇乡村产业项目库,汇聚了30个潜力项目,以推项目促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加。该镇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资源,连续举办荔枝文化节与碌鹅节,有效拓宽了果农的销售渠道,提升了农特产品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乡村振兴,不仅要实现“产业兴旺”,还要实现“生态宜居”。
近三年来,沥林镇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百千万工程”部署的突破口,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聚焦农房风貌管控提升、“三线”治理、乡村绿化等重点任务,全面提升镇容村貌,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乡村“颜值”明显提高。
增进民生福祉
加大投入实施民生工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一顿饭7元,和老伴两个人一起吃一共14元,这是沥林镇65岁邓爷爷在新镇社区长者食堂单份午餐的价格。长者食堂用餐环境温馨、价格实惠,还能兼顾营养与美味。
7月18日,沥林镇今年6项重点民生实事之一——该镇首个专为长者设立的食堂正式揭牌运营。
民生大于天,幸福最关情。
去年,沥林镇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深入实施民生工程,民生福祉不断增进。不仅完成了18.7公里农村村内道路的硬底化建设、全镇56.8公里沥青罩面工程,还完成了埔仔路、塘角路、迭企路的改造,路口通行时间从半小时缩短至五分钟,南北区域路网不断优化畅通。今年,还计划实施约8公里的沥青罩面工程,进一步优化现代交通路网,确保居民出行便捷高效。
沥林镇还高度重视弱势群体与特殊人群的保障工作,为其发放涵盖低保金、供养金、抚恤补贴、高龄津贴及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救助金。在社会服务领域,去年该镇荣获优秀“双百社工”社工站流动红旗,被市民政局评选为“惠州市慈善工作示范点”。
为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与促进乡村振兴,沥林镇目前正加速推动企岭村银岭桥建设,以承接银瓶山旅游的溢出效应,带动周边商业繁荣与村民增收。同时,医疗与教育服务也在持续优化,仲恺高新区人民医院沥林分院的建设进程加快,英光学校(二期)改扩建项目紧锣密鼓进行中。
惠州日报记者邱舒婷 魏怡兰 通讯员何挺玲 张靖茹 罗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