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大鼓、花灯......博罗强化非遗传承振兴乡村

  竹编、曲艺、大鼓、花灯......传统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方乡愁,也是一方的文化符号。

  秦时置县至今,博罗已有2200多年历史。悠悠历史长河,给博罗留下了丰厚的文化沉淀,这其中包括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等。

  为了留住这些文化符号,博罗一直在努力,加强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同时引导老艺人做好“传帮带”,强化民间制作技艺的延续。 

横河大鼓表演。(摄于2019年2月) 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 摄

  ■文化活动

  大鼓敲响,喜事共享

  锣鼓一响,喜事共享。横河大鼓、湖镇大鼓、龙华大鼓都是颇具影响力的大鼓代表,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每年春节,尤其是“上灯”时节,锣鼓的声音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尽情表达着村民的喜悦之情。

  在博罗县龙华镇,每个村都有一面龙华大鼓,鼓身上书写自己村的村名及村中主要姓氏。龙华大鼓是传统民间打击乐艺术,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是春节等传统节日及嫁女娶妻、子女入学、添丁乔迁等喜事的重要表演庆祝道具,这种习俗展现了当地村民意气风发、积极奋进的精神面貌。2015年11月,龙华大鼓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别看打鼓是个力气活,把鼓敲响很简单,但也有很多讲究。”龙华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龙华大鼓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打法,每一次表演都有起鼓、跟拍、起伏、高潮、结尾等变化,其中特别是击打的速度和力度最难控制。“鼓手熟不熟练、功力如何,内行人一听就能立判高下。”

  湖镇的鼓文化始于宋代。相传,旧时胡氏族人居住的地方经常有野兽出入,特别在秋冬季节经常有野兽闯入村子,闹得村民不得安宁。于是,族人想出一个办法:擂大鼓吓猛兽。渐渐地,响大鼓吓退野兽发展成为喜庆活动。每逢嫁娶、添丁、祠堂建成、入伙、开市等喜庆活动,村民都擂鼓打锣相贺。

  湖镇大鼓大多近2米高、1米宽,每面大鼓配有10~20个锣,大锣重30多斤,小锣也有10多斤重。每年农历大年三十晚开始,大鼓就响起来;年初一,村民敲着大鼓到各家各户拜年;年初六,湖镇圩镇开市,村民纷纷举着大旗、舞着麒麟、敲着大鼓到集市“请花灯”。

  为了做大做强鼓文化,湖镇从民间精心挑选30支优秀锣鼓队,组成1200多人的“千锣百鼓”表演方阵。2017年元旦,湖镇举行首届“千锣百鼓”暨旅游文化美食节活动。“千锣百鼓”入选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规模最大的锣鼓展演活动。

  横河大鼓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每年“接灯”、“上灯”是横河大鼓显身手的时候。每年,横河的“上灯”是最隆重的,这时如期上演的大鼓表演是一大靓丽风景。

  老手艺的坚守,指尖上的乡愁

  在福田镇坳岭村,村民有着竹编的传统。

  坳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付进福说,刚开始,村民学习竹编技艺是为了编制农具,有鱼篓、簸箕、菜篮、箩筐等,主要用于农耕生产和日常生活。渐渐地演变成为一种谋生技艺,村民将其作为副业,卖竹制品帮补家用。

  俗话说:竹刀拿得起,不怕没柴米。增加收入、赚钱谋生是当地大部分人学习竹编的最初动机。也正是如此,今年58岁的村民叶有意16岁开始学习竹编,帮助减轻家庭负担。“以前父亲经常在家编簸箕,我和姐姐看多了也就学会了。”叶有意比较擅长编制簸箕、箩筐等大件。

  与叶有意一样,今年60岁的刘剑明也从16岁开始学习竹编。编菜篮、箩筐、鸡笼、鱼笼......他样样在行,“菜篮子以前一个卖四五元,现在卖50元。箩筐以前20多元一个,现在得卖100多元呢。”刘剑明说,“以前一边耕田,一边编竹制品,增加收入。”直到上世纪90年代,靠竹编卖钱养家糊口依旧是不少坳岭村人的做法。后来,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竹编用品在市场上不再是香饽饽。此外,村民谋生的门路也多了起来,之前靠竹编养家糊口的村民大多都进了工厂。

  虽然早就不再靠竹编养家,但竹编已深深融入了坳岭村竹编老艺人的生活。今年68岁的杨秀芳16岁开始学习竹编,编斗笠是他当时最拿手功夫,也是谋生技艺。时至今日,虽不再编竹制品卖,但闲暇之余,他还是喜欢编竹制品。瞧,他一双粗糙的手灵巧地拨弄着篾条,动作麻利且有条不紊,“编竹篾是一件很享受的事。”

  ■传承发展

  搭建形式多样非遗展示平台

  随着岁月流逝,这些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如何传承?

  手艺的手把手相传,是技艺传承的一个有效途径。无论是湖镇大鼓、龙华大鼓还是横河大鼓,老一辈艺人每年都会教授子孙们大鼓的敲打技法,一代代传承下去。

  在龙华镇,为了让下一代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大鼓文化,龙华中心小学将大鼓搬进了校园,并作为特色校园文化来打造,让这一民间艺术得到传承与发展。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每周都会抽出课外活动时间,让学生们在教练指导下敲响龙华大鼓。活动开展以来,学生们踊跃报名参加,积极学打大鼓,兴趣浓厚。

  传承的另一种方式是让技艺活化,让大家都了解和懂得这种技艺。以坳岭村的竹编技艺为例,在老一辈人记忆里,竹编制品成了坳岭村的象征,更是一种美好生活的愿景。而今,环罗浮山乡村振兴示范带正在如火如荼建设,坳岭村作为示范带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村,竹编技艺已然是当地一个文化符号。接下来,该村将尝试通过文化展示,把竹编打造成一个当地特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岭南古县,博罗县历史文化厚重,民间艺术、民间工艺、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据了解,该县经挖掘、论证、申报共认定公布了3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3个、市级10个、县级37个。已认定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5人,其中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2人、市级传承人3人、县级传承人25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

  近年来,博罗县通过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搭建了形式多样、参与体验感强的非遗展示平台。同时,组织一些项目多次参加文博会、推介展销会及展演等活动,让现有非遗项目得到更好的合理利用。传承工作也得到了很好开展,县非遗保护中心组织指导各级非遗传承人开展讲座、实践等活动,使非遗技艺得到传承。开展“非遗+旅游”系列活动,组织一批非遗进景区、进社区、进校园,拍摄一系列“博罗非遗故事”,组建一批非遗工作室,出版非遗一本书等活动。通过对博罗非遗类旅游商品进行创意再研发,形成具有博罗特色的非遗文创旅游商品,切实做到用“活”非遗项目,讲“活”非遗故事,传“活”非遗精髓,推动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接下来,该县将加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拟出台《博罗县文化遗产保护扶持办法》,培育一批县级非遗工作站,并继续开展“非遗+旅游”系列活动。对于其他一些民间技艺则加强挖掘和保护,让这些民间技艺更好地得到传承和发展。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 侯婉怡 贺小山 通讯员龚润仪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