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博罗县福田镇马田村的金线莲种植基地内,一株株长着淡黄紫色小叶的金线莲长势喜人,金钱莲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可观的经济效益,让村民看到了致富奔康的希望。
金线莲呈宽卵形棕褐色叶子上的网状脉宛如“金线”。
回乡种植金线莲 三年产值达200万
走进农科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培养室内,栽种有金线莲的培养瓶被整齐地摆放在一个个货架上,并贴有标注栽种日期的便利贴。基地负责人梁贵华从小货架上拿起一个培养瓶,端详着金线莲的生长情况,确认无病害症状后,小心翼翼地摆入大货架当中。
梁贵华介绍,金线莲是一种十分“娇气”的植物,对种植技术的要求非常高。为了破解种植难题,他采用分瓶、分盆种植的方法,并且聘请专人照看打理。为控制好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大棚外的种植基地挂起了黑色的遮阳网,同时通过风机送风、水帘流水降温等方法,保证棚内湿度适宜。而培育室内的温度也常年控制在23-25度之间,每天都有长达12小时的特殊灯光照射。
农科中药材种植基地内种植有三万瓶金线莲。
眼前这片密密麻麻的培养瓶,是梁贵华近年来心血的一部分。2019年,从深圳回到家乡福田的他准备大干一番事业,经过多番考察后,将目光放在了金线莲身上。这种兰科、开唇兰属植物素有“药王”“金草”等美称,具有清热解毒、调和气血等功能,药用价值高。“博罗素来有种植中草药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梁贵华说,“而且金线莲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成品的收购价可达每斤300元。”
金线莲种植基地的负责人 梁贵华
怀着一腔热血,他在当年就投入了近60万元成立种植基地,栽种了一万瓶金线莲。2021年,梁贵华将种植基地搬迁至马田村,并将种植规模扩大至三万瓶。如今,基地内种植有台湾旺旺红、台湾小圆叶及本地野生金线莲三个品种的金线莲,结合种苗估算,市值可达200万。
农科中药材种植基地内种植的金线莲。
联农扩大种植规模 致力打造“一村一品”
一项项科学指标的检测,是梁贵华不断学习以及摸索总结出来的经验,期间他也曾踩过不少坑。2019年初入门之时,梁贵华仅控制了培养室内的温度,未能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导致那一批金线莲的长势不尽如人意。如今,伴随着技术和规模逐步走上轨道,他希望带动更多村民加入其中,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以联农带农的方式带动产业振兴。
在培养室对面的操作室内,两名身着操作服的农户正手持剪刀与镊子,将种苗安放进培养瓶的营养膏内。“角度要注意,确保每棵苗都能接触到营养膏。”梁贵华在旁仔细指导着农户的操作,他表示,像这样在基地内就业的村民共有20余位,每日收入在150元左右。
目前,该种植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运行,由企业提供种苗与技术,基地负责技术培训、推广与种植,并充分发动农户参与种植,提供就业岗位,实现联农带农。“只要村民按照基地的技术规范开展种植,即使出现问题,企业将无偿提供新种苗。”梁贵华表示,这一措施可为种植户进一步扫清顾虑,稳住种植信心。
“中秋过后,天气转凉,就会迎来金线莲的种植高峰。”梁贵华说,期望发动更多村民参与到金线莲种植中,把金线莲产业打造成马田村的“一村一品”,以产业振兴带动当地的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