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福田:村民体验沙葛粄制作增强家乡自豪感

  传承乡愁,记录家乡美。日前,福田镇通过开展“乡约福田 乐享客家味”系列活动、拓印家乡美等活动,让家乡记忆在群众心中流传,增强群众的家乡自豪感。

  村民体验沙葛粄制作涌起浓浓乡愁

  一座小桥、一塘春水、一种传统手艺或特色小吃,往往就是一个村庄独特的符号。福田镇徐田村的沙葛粄就是当地的特色小吃。为传承客家美食文化,打响打亮“徐田沙葛”品牌,日前,福田镇青年干部携手徐田村委、徐田村好媳妇志愿服务队在徐田村议事小院开展“乡约福田 乐享客家味”系列活动之沙葛粄制作,并进行现场直播,在推介徐田沙葛的同时,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凝聚力。

  在客家地区,“粄”泛指用米(薯)粉所制食品,“粄”已成为客家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标签。作为当地有名的沙葛村,徐田村已有近60年的沙葛种植历史。罗浮山下的优质水源以及肥沃的沙质土壤,让此处出产的沙葛格外爽脆、清甜、多汁、无渣,口感好。以沙葛为馅料制作的沙葛粄,不仅味美,还满是徐田人的家乡情。 

村民一起做沙葛粄。

  在制作活动现场,大家热情高涨,分工合作将沙葛切丝,和猪肉等配料做成馅,接着和面、擀皮、包馅,然后蒸熟。通过亲身体验徐田沙葛粄的制作过程,让当地村民再次涌起了浓浓乡愁,还体会到了沙葛的“百变”。沙葛既可生吃,亦可熟食,可煲可炒,做法多样。除了沙葛粄外,徐田村还开发出了沙葛沙拉、凉拌沙葛、沙葛糖水等食品,受到了广泛好评,为该村进一步深挖沙葛的产业价值打下了基础。接下来,该村将继续探索,将沙葛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为“百千万工程”的实施赋能。

  变废为宝,画出家乡美

  “画,绘事也,古来无不设色,且多青绿。”9月10日,福田镇乡村少年宫、福田镇志愿者协会在该镇文化站开展“变废为宝”助力乡村振兴青少年绘画活动,画出家乡的山山水水,激发大家的家乡自豪感。

  据了解,该项主题活动已开展了一年。当天活动依旧是在石头上作画,依旧是热情满满的志愿老师和志愿人员,但服务的孩子加入了许多新的面孔。经过一年的公益课堂开展,活动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家长和孩子加入。自上次用旧纸皮制作的罗浮山水获得大众好评,本周课堂又将绘画青山绿水“提上日程”。孩子跟着老师,通过投影一起游览罗浮美景和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在领取鹅卵石后,大家跟着老师开始在石面上“复刻记忆”。此次课堂通过让孩子们感受山河、绘画山河,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 通讯员龚润仪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