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短板!惠城142个行政村实现“粤智助”全覆盖

  “这台机器实在是太好用了,几分钟就帮我开出了证明。每年一次的养老金生存证明不用再去镇(街)人工窗口办理,在村委会的一台机器就可办好,太方便了!”惠城区河南岸街道冰塘村村民黄秀环点赞“粤智助”平台。

  今年1月,“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在惠城区142个行政村已完成投放启用,群众只需刷身份证,根据语音提醒就能轻松在家门口自助完成188项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事项的办理,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一站式”办理体验。为更好发挥“粤智助”的作用,6月14日上午,“共建智慧惠城 畅享智助服务——惠城区智慧政务服务体验日”系列活动之“粤智助专场”走进河南岸街道冰塘村党群服务中心,50多位村民现场“零距离”体验了智慧政务服务的方便快捷。

群众体验使用“粤智助”办理业务。

  “适老化”办事服务模式深受村民喜爱

  当天上午,在冰塘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前,讲解员介绍了“粤智助”的多种功能:这台小小的机器集合了刷身份证登录、人脸识别、指纹采集、证明材料打印、办事材料扫描上传等10余款硬件设备,“适老化”办事服务模式对不会使用电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很友好。除了可以办事,还提供党史学习、生活百科和中小学教育等阅读服务,是集政务服务和民生服务于一体的“五星级体验”服务平台。

  “粤康码打印、行程卡查询、空气质量查询、社保卡信息查询、身份证复印件打印、参保缴费记录查询等高频业务都能在这里办理。”工作人员现场演示如何使用“粤智助”平台。据了解,在身份认证、人脸识别等安全技术的保障下,群众自主操作便可快速完成覆盖公安、民政、司法、人社、自然资源、卫健、残联、税务、医保等部门多项民生业务。

  村民黄剑霞在“粤智助”上简单刷了一下身份证,选择要打印的事项,点击后即可打印出所需要的社保参保信息,不到一分钟就完成了打印,轻松便捷。“原先取号、排队、填写材料、等待审批需要几个小时,现在用智能自助机办理,效率非常高。”黄剑霞点赞这台机器很方便,可以为村里不少上了年纪、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村民破解排队难题。

  “这是惠城区智慧政务服务体验日第二场活动,今年惠城区将把智慧政务体验触角延伸到基层,将在工业园区、商业楼宇、政务大厅、镇街、村(社区)开展6场体验日活动,以期逐步推开,带动更多市民群众了解、熟悉和用好智慧政务平台。”惠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文一兴说,活动将以现场体验、有奖问答、AR游戏互动等方式,帮助群众对智慧政务平台从陌生向喜爱转变,充分体验高效便捷和多渠道、数字化、有温度的政务服务。

  服务事项逐步增加

  对镇、村等偏远地区的群众来说,存在办事难、办事远、交通不便、流程不熟等痛点。如今,142台“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覆盖惠城全区行政村,给广大群众带来智能化、智慧化的政务服务与金融服务体验。

  横沥镇墨园村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刘红兰说:“咱们农村群众对于就近自助办理税费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比如村里的养殖户、个体户,他们以前办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参保都得去区里面的税局办理,一来一回至少得半天,现在拿着身份证来到我们中心,在‘粤智助’上几步就可以办好了。”

  “智能技术设计和‘适老化’办事服务模式深受村民,特别是老年人的欢迎。”文一兴说,“粤智助”推动政府服务向基层延伸,补齐农村地区政务服务短板,助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

  据悉,1月份投放至今,全区“粤智助”业务量总和近1.6万宗,服务事项正逐步增加中。接下来,区政数局将进一步完善“粤智助”平台建设,推动与政务服务大厅、政务服务网、粤系列产品深度融合,打造窗口端、PC端、移动端、自助端等线上线下多端融合的服务新模式,不断健全泛在普惠的政务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好“粤智助”服务基层群众、汇集群众诉求的作用,力争早日实现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和办事不求人。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邓惠婷 通讯员钟洁怡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