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桥梁纽带作用,有效激发代表的履职热情,提高人大代表履职能力,使代表更加贴近基层,更好地服务于民,今年,惠城区河南岸街道人大工委结合各代表职业岗位、职业特长,开设了“人大代表微课堂”。
“微课堂”设固定讲堂和流动讲堂,以“一人一课堂、一课一内容、一课一交流”的模式,由代表讲课、选民听课。课后现场收集选民意见建议,及时为选民排忧解难。
“人大代表微课堂”成联系群众“桥梁”
4月15日下午,河南岸街道“人大代表微课堂”在班樟湖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正式开讲。课堂上,区人大代表、律师王颖宜深入讲解了《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时代意义,营造自觉“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引导社区居民形成自觉守法、有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
“‘微课堂’讲的是身边小事,点明的是人间大道理。课后我们还与王律师深入交流并进行法律咨询,这个‘人大代表微课堂’,我给五星好评!”前来听课的群众谢桂玲说。
“群众对‘微课堂’热情的反应,超乎我的预料。这是一种力量、一种尊重、一种情怀,让我深刻体会到一名基层人大代表为民服务的荣誉和肩上普法的重担。”王颖宜说,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互动,给了人大代表一个展现能力的舞台,也架起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桥梁”。
群众有疑惑有难题,代表来解答来帮忙
月月有讲堂,期期有主题。从4月启动至今,每月一次的“人大代表微讲堂”已开讲4次,成为河南岸辖区群众和选民的“民星讲堂”。
群众有疑惑,代表来解答。区人大代表、惠城区公安分局河南岸派出所所长何福龙,在《筑牢反诈“防火墙” 守牢群众“钱袋子”》主题课堂上,给群众“提个醒”——“生活中凡是遇到与钱财有关的电话都要三思而后行,实在弄不清楚可以联系社区、民警。”
群众有难题,代表来帮忙。前不久,班樟湖社区康盈广场某栋上下楼邻居,因为房屋漏水问题闹得不愉快,居委会多次协调都未得到解决。在“人大代表微课堂”上,王颖宜律师通过《民法典》相关法律知识,成功调处了该矛盾纠纷,得到矛盾双方人员的认可。
“通过‘人大代表微课堂’不断增强代表与选民的双向联系,充分发挥代表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真正让‘微课堂’成为代表履职的‘新平台’、选民的‘新学堂’、代表选民互动的‘新家园’。”河南岸街道人大工委负责人说。
目前,河南岸街道人大工委已经组建了一支12人的“代表微课堂宣讲团”,每月提前安排围绕民生关切的“课程表”,进一步宣讲“党的好政策、人大好声音”。下一步,将结合网络直播,打造“人大课堂云直播”,让“微课堂”随时可看、随处可听,既“走近群众身边”,又“走到群众心里”。
惠州日报记者谢菁菁 通讯员吕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