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话剧《东湖旅店》4月15~19日在惠州文化艺术中心公演5场

原标题

原创话剧《东湖旅店》4月15~19日在惠州文化艺术中心公演5场
“省港大营救”搬上舞台

  抗日战争期间,香港沦陷,中共领导的广东东江纵队在周恩来同志的亲自指挥下,以惠州东湖旅店作为重要中转站和指挥部,开展历史上著名的“省港大营救”。在惠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中国煤矿文工团协力合作下,话剧《东湖旅店》将这场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秘密营救搬上舞台,再现了那段战火硝烟中的伟大营救。继北京顺义大剧院首演后,话剧《东湖旅店》将于4月15~19日在惠州文化艺术中心公演5场。

  剧组身临其境感受大营救情景

  3月31日—4月1日,原创话剧《东湖旅店》在北京顺义大剧院首演,特别邀请了故事原型——惠州东江游击队的后人前来观看,剧中再现的真实历史令他们十分动容,现场观众反响热烈。根据计划,话剧《东湖旅店》将于4月15~19日在惠州文化艺术中心公演5场。

  4月12日下午,中国煤矿文工团话剧《东湖旅店》剧组临时党支部来到惠城区东湖旅店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剧组参观了惠州东湖旅店营救中国文化名人陈列馆,追寻惠州红色足迹,重温入党誓词。陈列馆由原东湖旅店改造而来,全馆分为“营救之路”“转移惠州”和“党旗高扬”三大展区,借助文字讲述、图片佐证、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绎等方式,让人身临其境感受惊心动魄的文化大营救情景。

《东湖旅店》剧组临时党支部到惠城区东湖旅店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作为大营救的重要中转站,东湖旅店内原装的地板、墙壁、实木楼梯扶手,革命战士用过的旧物和一张张泛黄照片,带参观者们重回大营救的岁月。在讲解员讲述中,主创人员进一步了解了大营救发生的历史背景、策划过程、执行过程及东湖旅店内发生的故事。

  演员们在东湖旅店营救的部分文化名人及爱国民主人士介绍前驻足停留,感叹大营救救下了这么多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保护了我国的文化命脉。“在这三层小楼里能顺利成功转移100多位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切身感受到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精心策划、共同努力创造出来的奇迹。”演员黄家婧表示。

  文化有传承,民族才能真正强大。导演马达在谈到该剧创作时表示,“省港大营救”被茅盾称作“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重温这段战火硝烟中的伟大营救,传承和弘扬这段历史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革命精神,以红色精神激励人心,凝聚力量,感知时代责任,积蓄发展力量,这便是话剧《东湖旅店》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核。

  淋漓尽致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大无畏精神

  该剧由著名导演马达和潘琨执导,根据史实浓缩故事情节,节奏紧凑,扣人心弦。该剧背景是1941年冬天,日本侵略军向九龙新界发起猛烈攻击,香港沦陷,众多文化界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被困于香港,危在旦夕之时,周恩来同志亲自指挥了一场“粤港秘密大营救”。话剧讲述了东湖旅店作为中共惠阳县委设立的秘密交通站,见证了100多位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通过这里得以脱险。 

 

话剧《东湖旅店》剧照。

  跌宕起伏的剧情,正义凛然的精神,争分夺秒的营救,话剧《东湖旅店》演绎出了“省港大营救”的惊心动魄,也将中国共产党人不惧艰险、不怕牺牲、坚定信仰的大无畏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戏剧结构上来看,《东湖旅店》是一部传统的三一律话剧,戏剧创作上保证了时间、地点、情节三者的一致性,即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晚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话剧《东湖旅店》剧照。

  马达表示,话剧《东湖旅店》的舞美是“化繁去简”的。与以往不同,这次的历史题材不再显厚重,除服装会严格考究、还原当年的质感、保持人物的准确度外,在舞美、灯光、视觉效果等方面,《东湖旅店》将会有全新的风格——极简。

  “省港大营救”在历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抗战时期,全党上下团结一致,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挽救了中华文化的“种子”,延续了中国文化的血脉。原创话剧《东湖旅店》正是对当年历史的再现,体现了在党的百年历史进程中,党始终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这部由惠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中国煤矿文工团共同打造的革命历史话剧在现代构建了新的红色文化空间,抚育着新一代的红色文化基因。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邓惠婷 通讯员苗明明 张靖雪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