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区人大代表苗明明关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保护传统文化
推动打造我市 首个植物书房
苗明明。
开栏语:勇担新使命,展现新风貌。2023年,来自惠城区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履职尽责,为民生福祉“代言”,为经济发展献策,为打造“四个惠城”、建设现代化一流中心区这一目标书写了一份份令人民满意的答卷。在惠城两会即将召开之际,为充分展示惠城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先进事迹和精神风貌,惠城区委宣传部联合惠州日报社推出“代表委员风采”栏目,倾听他们的履职心声,展现他们的履职风采。
近年来,全国各地兴起了形式多样的个性化读书类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如广东的“粤书吧”、北京的“梦想书坊”“文化小院”、苏州的“四时书房”等,这些平台被统称为新型公共阅读空间。
“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是打造全民阅读的重要平台,也是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文化保障。”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区人大代表、惠城区文广旅体局公共服务股股长苗明明一直很关注惠城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经过走访调研,她提出了《关于打造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粤书吧)的建议》,建议在惠州植物园打造我市首个以植物为主题的书房,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并被有效采纳。
在苗明明的推动下,不久前,一座“绿意盎然”的书房在惠州植物园落成。书房约100平方米,藏有图书27个类目100多册,以植物专业图书为主。市民可在鸟语花香、诗情画意的绿色环境看书,实现生态与书香完美结合。
“我们将推动植物书房与惠城区图书馆的系统互联互通,实现通借通还,确保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服务标准化。”苗明明表示,植物书房将定期举办一系列阅读推广活动,如亲子绘本阅读、读书沙龙、读书分享会、朗诵会等,给喜欢阅读的市民创造读书分享的机会。
苗明明还十分关注横沥镇墨园村等传统古村落的发展。她建议健全古村落长效保护机制,编制古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让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有章可循、有路可行。同时,结合古村落元宵打醮的祈福、起醮、升丁等传统民间文化,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化振兴中,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研学、赏花、耕作、美食等农文旅产品,增强游客的深度体验感。
在惠城区人大的指导下,去年,墨园村游客服务中心完成提升改造,将墨园村的游客服务中心和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进行融合打造,将文化和旅游更好地共建共享。
“人大代表不仅是一个光荣的称号,更是一项神圣的使命。我的使命就是立足自己的岗位,为惠城区公共文化发展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苗明明说。
今年惠城两会,苗明明将继续关注公共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主题,“例如最近火爆全国的冰雪城市哈尔滨,它的出圈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看到了互联网时代下文旅发展的爆发力,接下来更应挖掘城市内涵,持续打造优质的文旅线路。”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邓惠婷 特约通讯员周文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