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惠城)工作站揭牌
百余学子暑期奔赴各镇村开展社会实践
“青春无限好,奋斗正当时!我们将投身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中,为乡村振兴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来自惠州学院突击队学生代表陈慧霖上台发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实施“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引领动员广大青年大学生在推动惠城高质量发展中挺膺担当,日前,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惠州学院·惠城区)工作站揭牌仪式暨2024年暑期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启动仪式,在惠州学院—汝湖镇乡村振兴博士驿站举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及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代表共80余人参加活动。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惠城)工作站的成立,标志着校地双方在推动“百千万工程”建设上迈出了新的步伐。今年暑期,首批依托工作站组建的10支青年大学生突击队共计108人将陆续奔赴惠城各个镇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青年学子深入基层服务社会
据了解,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简称“突击队行动”)由团广东省委牵头实施,引领南粤学子组建青年突击队深入服务基层,该项目纳入2024年“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作为“大抓社会力量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
惠州学院作为百校联百县“双百”行动首批参与高校,正以“头号工程”的力度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相关工作。
揭牌仪式后,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代表获授旗,学生代表们手握旗帜、信心满满,标志着暑期突击队行动的号角正式吹响,队员们将带着这份荣耀和责任,用双脚丈量美丽惠城,用智慧为城乡发展出言献策。
据介绍,在乡村振兴校地奔赴的过程中,许多青年学子深入基层一线,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服务社会。比如,“玉米创富”实践团队深入汝湖镇农户生产一线,通过优化功能肥料配方、结合优质品种筛选技术推广绿色标准化生产,助力汝湖镇1900多亩撂荒地种植甜玉米,直接为农户增收342万元,甜玉米汁销售和三产融合玉米节活动增加产值超100万元,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农民收入和农业产值。“玉米创富”团队作为典型案例,获评2023年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优秀项目。
再如,惠州学院2022届学生徐文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体系,帮助家乡罗浮山累计销售超10万斤荔枝,总营业额超过58万。还有星果燎园项目负责人庄创辉带领团队形成“高校+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营模式,营收超千万元,先后在杨桃、番石榴、荔枝生产销售等领域取得丰厚成果,累计帮扶农户1000余户,带动就业2000多人。
激活工作站桥梁枢纽作用
当天还开展了推进“乡村振兴路上的思政课”深入实施主题交流活动。活动中,惠州学院人力资源部部长、思政课教授赖平围绕“乡村振兴路上的思政课”主题进行了专题授课,鼓励广大青年学子把田野热土当作广阔课堂,把人民群众作为博学老师,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领域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来自高校和地方各级团委负责人、青年企业家以及大学生代表,以青年助力“百千万工程”为主题展开交流。嘉宾们结合工作职能与自身实践经验,围绕突击队行动在校地深度融合、“三下乡”活动目标与计划安排、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突击队工作站发展计划、汝湖镇乡村振兴四大重点工作需求等热点问题分享彼此的经验看法,同时就“如何引导动员青年企业家和大学生投身乡村一线”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据了解,截至目前惠城区结对的突击队共有109支。接下来,共青团惠城区委将深度优化校地共建合作体系,鼓励推动村镇与高校共建工作站,充分激活工作站桥梁枢纽作用,为突击队开展工作提供服务保障,加强队伍间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实现专业优势与村镇需求的精准对接。
惠州日报记者叶文青 通讯员邱思瑜 杨嘉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