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惠城政企共商文旅高质量发展
拓展企业“朋友圈”,资源共享抱团发展
日前,一场主题为“情系惠城·共商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活动在惠城区江北街道共邻社区举行,来自惠城区10多家文旅企业的主理人、负责人齐聚一堂,与专家和嘉宾共同探讨如何推动惠城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次活动由惠城区文广旅体局、江北街道办事处主办。
企业家围绕文旅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活动中,来自共邻社区、野岛社区、33号青年街区等企业的主理人、负责人围绕惠城文旅如何更好地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如何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如何加强文旅品牌建设,开发地方特色的文旅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如何打造惠城文旅网红点、文旅IP;如何发展夜经济,引爆“流量”与“留量”等话题进行互动交流。大家谈现状、找问题、想对策,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活动期间还穿插了茶艺表演、古筝演奏等环节,现场氛围活跃又温馨。
活动现场各企业负责人互动交流。
共邻社区小红楼品牌创始人、主理人郑艺坛在发言中谈到,惠城区文旅资源丰富,除了盛名在外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西湖,还有红花湖、合江楼、东湖旅店、水东街、祝屋巷等众多自然景区和人文景点。“我们该怎样去更好地推动惠城文旅产业发展?我觉得其中一个方式就是,通过政府和文旅企业发力,将这些旅游资源以点带面,串珠成链,打造一些优质的文旅项目,营造好的旅游体验,更好地把人引流到惠城,并且让他们留下来。”郑艺坛建议道。
惠州市和胜创意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裕达表示,参加此次活动让他受益匪浅,大家交流的一些经验做法令人颇受启发。“我建议以后可以经常性地举办一些行业交流活动,不仅可以让我们听到来自政府部门的声音以及专家意见和同行的建议,也让我们更有信心,为惠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李裕达说。
惠城连续四年入选“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
在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后,惠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贺海浪表示,各位企业家为惠城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惠城区委区政府将竭尽全力、全心服务,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和“贴心人”,为各文旅企业提供尽可能的服务,办好“关键小事”,与企业家一道共同开创惠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惠城区文广旅体局负责人介绍,基于目前的经济大环境,在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很多挑战和困境。举办本次活动是为了在企业和政府之间搭建有效的沟通平台,促进双方合作,拓展企业“朋友圈”,实现“资源共享”,达到“抱团发展”的目的。以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研究出台相关扶持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为文旅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与此同时,继续加强宣传推广。统筹全区文旅消费资源和场景,整合线上和线下渠道,充分利用媒体平台,加大对文旅企业、文旅资源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惠城区文旅企业发展、文旅融合发展的认识和关注度。
据了解,2023年,惠城区实现GDP超1000亿元,其中旅游收入约42亿元。2020年至2023年惠城区连续四年入选“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文旅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其中,水东街、祝屋巷、金带街、商业步行街等多条文旅街区建设成效显著,培育了集夜演、夜游、夜展、夜购、夜宴、夜市、夜宿等于一体的文旅新“夜”态;商业文旅发展迅猛,目前惠城有华贸、佳兆业、港惠、印象城等多个成熟商圈,通过举办节假日文旅活动、日常特色打卡、折扣促销等活动带动人气飙升,游客接待量不断提升。
“景区带村”推动文旅特色镇(村)建设
据介绍,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惠城区将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发展导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切实解决惠城区在文旅产业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同时,激发文化创意,实施精品建设,深度激发水东街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聚变效应,继续推进祝屋巷、33号青年公路街、读者文化产业园、野岛文化生活区建设,争取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知名品牌。
顺应智能潮流,加快数云应用。推动数字创意、数字展览、数字演艺网络视听、沉浸式业态、平台经济等产业发展,打造一批数字东坡项目、数字文旅演艺、数字文旅体验等特色IP。此外,推动产业孵化,壮大市场份额。充分利用文旅产业园区和孵化器平台,加强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发展壮大一批骨干文化企业。推动构建以国际品牌酒店、星级饭店、休闲度假酒店、特色主题民宿等为主题的旅游住宿体系,引入国内外高端酒店和著名酒店管理集团,加快推进星级饭店增量提质。
实施农文旅计划,助力乡村振兴。鼓励各镇街结合乡村文旅特色镇(村)建设,打造一批乡村酒店(民宿)集聚区,支持住宿业与旅游、康养、研学等业态融合发展。推动建设一批服务意识强、安全文明优、经济效益好、吸收就业多的旅行社经营单位。支持历史文化名镇(村)、文化和旅游特色镇(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点)创建工作。逐步形成“景区带村”发展格局,打造一批乡村旅游主题精品线路,为乡村振兴发展聚人气、添活力。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彭红霞 特约通讯员周文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