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惠城高新区持续推进产城人融合发展
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开工
惠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惠城高新区)作为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主阵地,一直对标一流高新区规划标准,锚定高品质现代化,大手笔推动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持续将现代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引入园区,打造一个粤港澳大湾区“产城人”融合典范。
为解决惠城高新区马安下良片区、鹿岗片区产业工人住房保障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园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提高行政服务效能,日前,惠城高新区举行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开工仪式暨“1+N”企业服务站点揭牌仪式。此举将有利于高新区产业人才引育、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园区高质量发展。
记者获悉,接下来惠城高新区将集中资源打造荔枝城、青塘湖片区2个商圈和鹿岗片区1个产城融合发展带,构建“2+1”商业发展新格局,持续推进园区“产城人”融合发展。
超300套住房交付工期2年
据了解,惠城高新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是由惠城区属国企投资建设的第一宗保障性租赁项目。该项目位于惠城高新区东江湾产业园马安下良片区,占地面积713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总投资额约1亿元,完工验收交付工期2年。
惠城高新区保障性租赁住房效果图。
据介绍,该项目建筑高度47.2米,设计有地上12层、地下1层,主要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少于300套)及相关配套的基础设施,包括室外的道路、绿化、康乐场地、公共饭堂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机动车停车位94个,非机动车停车位223个,套内户型主要包括42㎡、64㎡两种。
惠城高新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贺浩宇表示,启动该项目建设是惠城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该园区吸引、留住产业人才,持续提升综合承载力的关键一环;关系到园区的长远发展和企业员工的安居乐业等关键问题,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项发展工程。
记者了解到,2024年,惠城高新区管委会深入企业走访了解,积极推动分片区科学打造一批公共服务“硬件”配套设施,满足企业员工“娱食住行”生活服务需求。
接下来,惠城高新区构建“2+1”商业发展新格局,包括正在建设的青塘湖商圈东江湾文体中心,计划在荔枝城商圈打造的片区邻里中心。而此次开工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以及2023年摘牌的3宗商业用地,则属于鹿岗、下良片区的产城融合发展带,今年有望迎来全新发展。
“1+N”实现政务服务“零距离”
优化惠城高新区营商环境,要一手完善基础配套“硬设施”,一手提升企业“软服务”。当天上午,惠城高新区还举行“1+N”企业服务站点揭牌仪式,在全市千亿级产业园区首创设立综合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揭牌3个新服务站点,分别位于华城绿谷产业园、高盛西湖智谷产业园、茂森跨境电商产业园。
惠城高新区综合服务中心集中服务东江湾产业园的企业和群众,华城绿谷服务站主要服务鹿岗片区,高盛西湖智谷服务站主要服务青塘湖片区,茂森服务站主要服务水口片区。
据悉,今年,惠城区高新区持续推进“1+N”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惠城高新区综合服务中心桥头堡的作用,建立“N”个服务站点,将政务服务拓展延伸进各个产业片区和产业园区。如今,3个服务站点投入使用,进一步实现“15分钟服务圈”“便捷办”“就近办”,更好地优化园区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破解“来回跑”“很麻烦”“办事效率低”等问题。
据了解,3个服务站点配备了专门的工作人员,可提供商事登记、税务、项目报建验收、水电燃气报装、网络通信、人力资源及受理企业诉求等多项服务及帮办代办服务。同时配备“湾区通办”政务自助终端机,可提供包括医社保、公积金、不动产、个税、工商营业执照等200多项信息查询和打印服务。
除了推动政务办事标准和服务质效全面对标国内先进水平,园区也将通过加强“校政企”联动,引导制造业企业和学校深度合作。通过推动“人才新基建”,加快推进更多服务配套,让人才环境与营商环境“同频共振”,成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要素,共同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园区的高质量发展。
数说高新区发展
●截至2024年11月,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88.53亿元,比增10.7%,获评粤港澳大湾区最佳经济功能区
●2024年1~11月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资27.76亿元,实施市政项目47宗
●坚持“项目为王”,瞄准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大抓招商、大抓培育,2024年1~11月全区准入项目(含签约协议)31宗,预计总投资116.37亿元;摘牌项目17宗,预计总投资39.42亿元
本组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叶文青 通讯员吴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