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白花美丽圩镇客厅建成开放
绘就家门口“文化休闲新画卷”
一座骑楼见证半部镇史,一方客厅承载万家灯火。在白花镇圩镇中心,创建于1870年的蓉镜小学校旧址历经世纪风雨,如今迎来华丽转身。作为白花镇美丽圩镇“七个一”项目之一,这座饱含历史底蕴的建筑被打造为白花镇的“美丽圩镇客厅”并建成开放。这座承载几代人记忆的骑楼,正以独特的历史肌理与现代化功能,编织着古与今的时空对话,绘就家门口的“文化休闲新画卷”。居民们茶余饭后在此漫步、阅读、社交,既能够触摸历史的余温,又能享受“推窗见景、出门入园”的都市级生活品质。
讲解员为学生讲解白花镇历史。
踏入圩镇客厅的展厅,仿佛翻开一本厚重的历史书卷。展厅划分为4个板块,从归善县的往昔,到白花镇的成立;从东江纵队第七支队的峥嵘岁月,到白花解放的曙光;再到当下的规划建设发展,直至未来的宏伟愿景,串联成一幅动态的发展长卷。
“展厅里的历史轨迹展示特别生动,孩子在里面看就能‘穿越’百年。”带着孙女参观的李阿姨感慨地说。展厅也成为当地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热门场所,专业讲解员为学生们详细讲解,让孩子们深入了解白花的历史文化与规划发展。
傍晚时分,美丽圩镇客厅门前改造一新的广场成为欢乐的海洋。青石板上,老人悠闲踱步,孩童嬉笑追逐;阿姨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身姿轻盈。“以前晚上只能闷在家里,现在有了广场可以休闲娱乐,还能带小孩进展厅学习!”居民陈先生忍不住点赞。
白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美丽圩镇客厅还将嵌入志愿者服务点,不定期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活动,真正实现“功能复合、便民利民”,让这片小广场承载起居民们的大幸福,激活圩镇的“市井脉搏”。
“这里既是文化地标,更是乡村振兴的引擎。”白花镇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满怀憧憬地说。依托美丽圩镇客厅这一IP,当地正积极串联起周边产业,将红色基地、沉香园、兰花基地、清香田等特色资源整合起来,全力打造“红色研学+田园体验”文旅线路。该负责人说,白花计划每年举办特色农旅产品文化节等活动,让“美丽圩镇客厅”成为凝聚人心、激活产业的强磁场,把乡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幸福,将白花镇打造成家门口的 “诗与远方”。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蔡伟健 通讯员郭晓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