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

  中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要求中国工业和制造业必须进行彻底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十四五”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时期,惠阳工业需要乘势而上,抓住双循环、“双碳”和新科技革命战略机遇,强化创新驱动、改革推动、融合带动,以更大力度推进绿色化、低碳化、智能化。

  在国家“双碳”目标下,惠阳工业紧跟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瞄准绿色产业主动谋求发展,围绕加快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深入开展工业领域节能减排、效能提升、发展绿色产业等工作。未来将从对现有企业绿色低碳化改造和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两个方向发力,在低碳绿色发展中创造巨大发展空间。

  

惠阳紧跟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瞄准绿色产业主动谋求发展。 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东江图片社供图

  机遇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有助于在新的资源分配模式中受益

  国家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在今年10月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非石化能源消费比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等五个方面主要目标,提出10个方面31项重点任务,并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双碳”目标背后的绿色发展,要求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多维提升,犹如一次产业变革,把握了机遇,就将赢得发展主动权。

  面对这一新风口新机遇,全国各地纷纷入局展开竞速。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东部核心区域的惠阳,拥有广沃的土地和纵深的乡村,生态环境优美,淡水河畔鱼跃鹭舞,给人“碧水蓝天绿中行,生态美景入画来”的城市印象,绿色低碳一直是惠阳这座城市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发展底色。

  近年来,惠阳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围绕加快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深入开展、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和效能提升工作,入选国家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低碳生活渗透城市的每个角落。

  当前,惠阳正处于加快融深融湾,迎来了转型发展的关键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程度距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距离“智造高地·活力惠阳”目标还有差距,压力和挑战不容忽视。

  “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将会为惠阳产业发展带来不小挑战。”惠阳区工信局党组书记黄少华坦言,首当其冲的影响可能是全区总用电指标会进一步受限,单位产值能耗比、单位产值碳排放比要求进一步增强,对新上大项目造成限制,对现有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带来影响。

  对惠阳龙头企业伯恩光学、胜宏科技等企业而言,这些都是用电大户,企业应适应新形势发展,主动谋求低碳绿色转型。

  对惠阳来说,“双碳”是倒逼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大契机,细读研究《意见》内容,里面蕴含着巨大的机遇,惠阳能够、而且必须抓住这些机遇,否则就将处处受到掣肘。

  据有关机构预测,要实现“双碳”目标,全国总共需要在新能源等相关领域投资超过百万亿元,这将对新能源相关产业发展带来重大发展机遇。这一趋势已经传导到市场端,各大央企在新能源领域持续发力,惠阳贝特瑞、古瑞瓦特、科信通信、恒创瑞能等新能源相关民营企业均反映订单充足,市场行情火爆,纷纷计划增资扩产,以满足未来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

  黄少华说,惠阳现有产业结构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整体并不属于高碳排放产业,如果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有助于惠阳以及相关企业从国家碳排放交易等新的资源分配模式中受益,也可为惠州“2+1”现代产业发展满足碳达峰要求作出贡献。同时,国家将在财税政策和金融层面对新能源产业予以支持,包括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若使用得当,能大幅增强惠阳区政府、企业在产业方面投资的能力。

  

古瑞瓦特惠州智慧工厂车间,逆变器订单快速增长,生产设备满负荷运转。

  趋势

  光伏、储能、锂电池回收等新能源企业纷纷布局惠阳

  “双碳”战略将在相当长时期内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能源转型、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底层逻辑,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消费结构等方面将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绿色变革,据有关机构测算,我国仅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领域可带动130多万亿元的投资,相当于每年GDP的2%至3%,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这一发展趋势正在市场端快速释放,光伏、储能、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等行业迎来发展爆发期,位于惠阳的古瑞瓦特、恒创睿能等新能源领域企业订单增长迅猛,纷纷增资扩产,以满足未来市场的快速增长需求,未来四五年将在惠阳形成超300亿元产业集群。传统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如胜宏科技等,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自建光伏发电站、引进磁悬浮无油离心冰水机等,建设绿色工厂做绿色制造。

  从惠阳区平潭镇机场路房坑村段,沿着“古瑞瓦特”路牌进去,三栋现代化的厂房拔地而起,这是今年建成启用的古瑞瓦特惠州智慧工厂。工厂采用先进的自动化产线,从PCBA电路板生产,到最后的成品包装入库,一条线即可全部完成;分布式仓库采取物料就近原则,并采用AGV物流小车运输物料,减少人力运输,提高效率。

  古瑞瓦特是惠阳从深圳引进的一家新能源领域高企,主要产品是光伏逆变器,细分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未来将在惠阳发展储能项目。“研发和销售在深圳,生产全部放在惠阳,受益于新能源市场需求旺盛,工商业板块的业务就增长了2.5倍。”古瑞瓦特市场部高级品牌经理涂露露说,今年光伏逆变器项目产值预计突破20亿元,未来5年逆变器和储能的产值有望达到100亿元。

  距离古瑞瓦特50公里以外,位于新圩镇的惠州市恒创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同样是一派繁忙的景象。一组组从全国各地退役的动力锂电池,进入生产拆解线,一次破碎、脉冲除尘、二次破碎,最终分解出钢壳、隔膜、铜箔、铝箔、电极活性材料等。这些从电池分解出来的原料,将送回相应的厂家回收再利用。

  对退役动力锂电池仍可以使用的,将进行梯次利用,检测后符合使用要求的电池将被用于电摩电源、5G基站备用电源、太阳能路灯电源等领域。“国内第一批新能源汽车的动力锂电池陆续退役,对锂电池的回收再利用需求旺盛,我们打造了闭环式综合利用示范模式。”惠州市恒创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志森说。

  受益于需求旺盛,恒创睿能现有产能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计划改造生产线提升产能,同时谋求购置土地新建厂房,以满足可预计的市场增长需求。去年,恒创睿能的产值为2.8亿元,截至今年11月,产值已经达到7.1亿元,预计全年可达8.5亿元,扩产后明年可达15亿元,是一家高成长性企业。

古瑞瓦特惠州智慧工厂车间,逆变器订单快速增长,生产设备满负荷运转。

  措施

  电子信息企业致力节能减排技术应用

  低碳绿色转型,是当下发展的热门话题,碳达峰、碳中和将带来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成为普遍共识。这是巨大的挑战,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将助力绿色能源、绿色技术的发展繁荣。

  作为惠阳支柱产业的电子信息产业,以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一直致力于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入选国家工信部“绿色工厂”名单。仅在“十三五”期间,胜宏科技就投入超过1.688亿元进行清洁生产改造,节约用电2510万度/年,减排二氧化碳7496吨/年。

  废水处理站提标升级、引进磁悬浮无油离心式冰水机、引进高压离心式空压机、建设2兆瓦光伏发电站,进入“十四五”,胜宏科技不遗余力推进节能减排,其中引进磁悬浮无油离心式冰水机比传统冰水机节能40%,年节约用电2000万度,光伏电站可实现年发电200万度,这些都为实现“双碳”目标做了努力和贡献。

  实现“双碳”,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致力于打造“智造高地”的惠阳,已经吸引了一批新能源产业企业落户发展,现有企业也在不断转型升级,未来将从现有企业绿色低碳化改造和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两个方向发力,在低碳绿色发展中创造巨大效益。

  作为国家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惠阳正在全区工业企业和产业园区推广光伏电站项目,伯恩光学、胜宏科技的光伏发电站即将建成或已建成启用,古瑞瓦特的“光储一体”项目已经在保障企业稳定生产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目前,惠阳有8个企业共建成了装机容量10兆瓦的光伏发电站,在建、筹建的光伏发电站企业数量有49家,建成后装机容量达到93.9兆瓦。

  惠阳区工信局局长刘昊说,惠阳还要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对目前已有的古瑞瓦特、贝特瑞、恒创睿能、科信通信等项目,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助力新能源企业抢抓市场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如恒创睿能产能已经满负荷,将协助企业购地建新厂房;统筹怡发工业园闲置厂房资源,力争以厂房租赁形式引入一批古瑞瓦特配套的规上企业,以实现古瑞瓦特产业链隔墙供应。

  从全球产业分布上看,粤港澳大湾区在光伏逆变器、储能领域具备比较优势,在锂电池循环利用产业具备了较完整的产业链。而长三角在光伏组件方面已经具备完备产业链。刘昊说,从融入“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发展的角度看,惠阳完全可以和深圳协同打造光伏逆变器、储能产业中心;从国际国内双循环的角度看,惠阳完全有机会引入一到两家光伏组件龙头企业,和光伏逆变器、储能电池产品搭配出口海外市场。另外,惠阳也会支持华夏顺泽等企业尝试在氢能源设备方面布局。

  智库观察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梁乃锋

  主动调整科学布局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双碳”目标的提出是中国主动承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责任的大国担当,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未来一个时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考量,每个地区在推动“双碳”战略实施中都不能缺位。

  作为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惠阳以企业绿色低碳改造和加速新能源产业发展两个重点领域为主要突破口,创新思路,主动作为,积极推动地区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低碳化方向发展取得实效,一批行业内领先的低碳企业争相落户惠阳,抢抓发展机遇,为“智造高地·活力惠阳”高质量发展构筑了强大的“清洁引擎”,惠阳适应“双碳”发展战略,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发展的路线和版图越来越清晰,实施“双碳”的行动和决心越来越坚定。

  当然,“双碳”目标的实现任务十分艰巨,推动地区产业绿色化、智能化、低碳化、高端化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特别是惠阳区早些年引进的部分大型企业存在生产能耗过高的情况,局部节能降耗压力较大。

  惠阳区还要特别注意在承接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中要做好产业梯队设计,避免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等落后产能通过产业转移进入惠阳。同时,绿色低碳是全球发展的主要趋势,不可逆转,应主动调整适应,提前科学布局,有利于区域抓住发展先机,抢占“双碳”带给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红利。惠阳应利用好现有大量低碳企业的产业优势和临深区位优势,从招商引资入手,系统布局技术创新型企业,广泛推动制造业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以及制度创新,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建立起有利于推进“双碳”战略实现的、更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体系,通过促进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助力“双碳”目标达成,真正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文/图(除署名外) 惠州日报记者黄尉宏 通讯员周智慧

编辑:小丽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