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淡水历史文化街区:建筑限高“限色” 重塑老城品位

  日前,《惠阳区淡水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21-2035)》(草案)(以下简称“《保护规划》”)通过专家评审会评审。根据《保护规划》,未来惠阳区将依据不同的建筑、街巷,对淡水老街分类制定与之相匹配的保护整治措施,并严格控制老城建筑高度、体量、材质及色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引导要求,使之与传统建筑风貌相协调,重塑老城品位。

淡水老城部分建筑外立面完成改造。惠州日报记者黄尉宏 许文昌 通讯员杨福仪 摄

  2014年,作为惠州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淡水老城获评“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

  一直以来,惠阳区都高度重视淡水老城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2014年,淡水老街经过综合整治,正义街、大鱼街等10条老街巷完成整治,初步还原了老街传统风貌。2021年,“加快淡水老街片区品质化改造”被写入惠阳区政府工作报告。目前,老街改造(一期)正在实施当中,项目主要对淡水老街祖庙前街、水巷街沿街约650米进行改造,包括弱电线落地、路面硬化美化、建筑立面改造等。

  此次《保护规划》通过评审,意味着淡水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将更进一步。

  根据《保护规划》,惠阳区将按照整体保护、真实还原、延续活力、有效实施为基本原则,以商贸文化、客家文化、名人文化为基础,在淡水老城形成“一带三轴四片区三节点”(“一带”:滨河休闲文化带;“三轴”:古今交融文化商旅轴、客家民俗展示轴、名人寻踪文旅轴;“四片区”:祖庙特色文化区、传统商贸区、客家居民区、客家人文区;“三节点”:文教服务节点、历史商贸节点、祖庙特色节点)的空间结构,规划定位淡水老城成为东江流域传统商贸文化、红色文化和客家创意展示基地,湾东4A级文旅景区新地标。

  《保护规划》提出,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利用街头空地、闲置地以及庭院增加绿化进行“见缝插绿”,通过拆除危房和违法建筑增加广场绿地,并适当增设文化小品和休闲设施,提升街区环境品质。将严格参照相关法规及规划对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设活动进行控制,依据不同的建筑、街巷,分类制定与之相匹配的保护整治措施。同时,严格控制建筑高度、体量、材质及色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引导要求,使之与传统建筑风貌相协调,融合古今风貌环境。

  知多点

  淡水历史文化街区

  作为曾经东江流域最繁华的商业集镇之一,淡水历史文化街区保留有清代及民国时期的街巷和建筑群等。街区南起崇雅路,北至东门街,西起淡水河,东至白云五路,总面积约227.7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约41.2公顷。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5处、区级3处,现存历史建筑102栋、传统商业街道和生活巷道72条,至今仍较好保持着原有肌理和街巷格局,较集中体现了惠阳区历史风貌。

  惠州日报记者黄尉宏 许文昌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