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惠阳区委(以下简称“团区委”)书记杨振基立足自身工作,勇于创新,积极谋划以党建带团建,实施“五大青春行动”,以青春力量助力惠阳高质量发展。同时,作为一名年轻的区人大代表,他身体力行,建言践行,认真履职,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态度,做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杨振基。
创新工作思路,贴心服务青年
近年来,团区委在阵地打造、机制创新方面亮点频频。杨振基说,面对最有活力的青年这一服务群体,团委工作要更加注重解放思想、创新思路。
工作中,他善于思考。自2020年以来,他注意到,青少年心理问题多了不少。为此他积极奔走寻求帮助,希望打造一个专门的阵地,聚焦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2021年,在他的努力下,通过团市委统筹,争取到了市人大专项资金,很快这个理想变成了现实。2022年,惠阳区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
该中心最主要的功能是预防青少年犯罪及提供心理服务,尤其是拿出180平方米打造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心理辅导室等功能室,吸纳近40名各相关领域专业人才,组成综合服务导师团,成立青苗护航志愿服务队,为青少年在惠阳成长发展提供贴心服务。至今已为超过百个家庭提供了心理服务,缓解了不少家庭的亲子关系,帮他们走出心理困境。
今年五四青年节,团区委启动实施“五大青春行动”,以“青春”的名义向全社会承诺。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素。杨振基带领下的团区委不断创新实践形式、细致服务内容、精进工作方法,提出“3+3+3”青年人才服务体系,其涵盖“三大行动”(学子归巢、青年交友活动、创新创业论坛);打造“三个平台”(粤港澳青年服务中心,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青年人才驿站);实施“三个计划”(领头雁计划、圆梦计划和展翅计划),全方位凝聚新青年力量,助力惠阳高质量发展。
从基层来,到基层去。杨振基常用这句话提醒自己,结合自己多年在镇(街)基层的工作经历,他发现问题并致力于解决问题。今年,志愿服务集市作为一大亮点,首次出现在惠阳公益行动中。集市以“摆摊”形式向群众提供十多项公益服务,打通志愿服务与群众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团区委牵头让社区和志愿服务队伍结对共建,到目前,已推动11个志愿服务队与22个社区结对共建,为基层社区治理注入坚实力量,让志愿服务投入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广受群众好评。
依法履职尽责,持续为民发声
自2021年被推选为惠阳区人大代表后,杨振基更是把维护好人大代表形象、履行好人大代表职责、发挥好人大代表作用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他说,成为区人大代表后,能更多维度地参与调研,更广泛地听取各界观点,有的事关青少年需求,有的是百姓呼声,他能在不同的场合下为之发声。团委工作与代表工作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杨振基深知代表工作涉及面广且事关群众,深入践行不懂就学、不懂就问。杨振基认为,如果摸底掌握不充分,对所调研的领域不熟悉,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就不接地气,没有参考意义,甚至贻笑大方。调研前的培训,他每场不落下;与之相关的参考资料,他翻了又翻,逐字理解,还上网“做功课”。此外,他还通过电话询问、现场走访、查阅部门提供的基本情况、相关数据,对照条例逐条研究,查看落实是否到位,并主动联系基层,倾听心声,建言践行,收集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在于实施。”保障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正确实施,是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有的不可推却的职责。杨振基说,自己参加过多场执法检查,这是对国家法律法规在惠阳区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是区人大常委会对政府行使监督权的体现。今年8月底,区人大常委会组织执法检查组对全区贯彻实施《广东省革命遗址保护条例》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前期,杨振基在革命遗址较多的相关街道做了充分调研,他发现这项工作存在摸底不充分,部门之间合力不够等现实问题。会议上,他建议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机制,并提出要落实区一级保障,各职能部门要积极争取各领域专项资金支持的意见。“如果有需要,我们也可以安排志愿者参与协助维护。”杨振基说。
在区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贯彻落实情况开展执法检查中,杨振基依法履职,积极发声。他建议多措并举广泛调动农村基层组织干部在农村建设和基层治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同时把有学历、有能力的年轻人充实到村民小组当中,作为储备干部,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带领村民致富。
从关注青年到关注社会面,从服务青年到反映百姓呼声。人大代表杨振基更忙了。他笑着说,很享受这种忙碌,也将一如既往履好职,尽好责,不辜负人大代表的身份。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李芳娟 通讯员惠阳人大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