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慈菇收获时节。近日,在永湖镇吊沥村,每天有近万斤的新鲜慈菇销往各地。
初冬时节,阳光普照,位于永湖镇吊沥村的一大片水田内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在翠绿色的枝干下,埋藏着一个个客家人春节期间必吃的美食——慈菇。只见农户先用镰刀割掉茎叶,再用犁耙翻开淤泥,徒手掏出一个个裹满泥土的慈菇,再进行冲洗、擦拭。经过一轮,一个个看起来像水仙花球的慈菇才露出真颜。
种植户邓志来是永湖镇吊沥村村民,今年,他种的几亩慈菇迎来了收成。“由于天气问题,今年慈菇亩产大概在2000公斤左右,比往年少一点。”邓志来说,因为土质好,永湖镇出品的慈菇味道特别好,肉质粉糯、甘甜可口、香气浓郁,所以价格也高。“慈菇的价格比价稳定,收购商会上门收,每公斤大概在20至25元之间,经济效益比较高。”
慈菇作为永湖镇的特色农产品,种植历史悠久,以其个大、肉白、粉嫩而广受好评,远销周边城市。近年来,永湖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慈菇产业,通过拓宽销售渠道、延伸产业链条、宣传慈菇文化品牌形象,推动慈菇产业成为当地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支柱。2022年和2023年,惠阳先后举办了两届慈菇美食文化体育节,为永湖慈菇打响了知名度。“慈菇节的成功举办,给农户打了强心针,慈菇销量好了,也增加了大家种植的积极性。”永湖镇吊沥村党支部书记李跃辉介绍,今年吊沥种植的慈菇约有250亩,目前正分批收成中。
“去年,我们推出了慈菇焖炸猪肉预制菜和慈菇面,大受欢迎。今年,我们也研究推出‘慈条’,迎合年轻人的口味。”李跃辉告诉记者,目前该项目正在洽谈中,预计能拓宽慈菇受众的年龄段。他希望吊沥村能借助深化“百千万工程”实施的东风,以慈菇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为引领,助力农户增收致富,让乡村更加美丽宜居、充满活力。
记者|黄雯婷 谭海欢 马文蕾 编辑|张丽华 誉靖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