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龙田镇两园区五产业强力驱动乡村振兴

  龙田镇位于龙门县东北部,是典型的“九分山水一分田”农业镇。近年来,随着武深高速在龙田镇腹地设立出口,当地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龙门县丝苗米、三黄胡须鸡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均布局于此,为当地发展现代农业提供良好条件。龙田镇党委书记邓志华表示,在“十四五”期间,龙田镇作为县城的扩容区,将继续坚持“生态旅游和绿色工业并重”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蜜、米、兰、茶、鸡”五大现代农业产业。同时,结合当地优质旅游资源,培育新业态,促进三产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龙门县丝苗米产业园核心加工区效果图。(惠州日报资料图)

  ■丝苗米

  产业园已建成5个项目,产业链进一步延伸

  龙门大米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珠三角有良好口碑。2018年7月,龙门县丝苗米产业园获批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并于2020年3月基本完成建设,是龙门县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之一。产业园加工区建设用地总面积111.46亩,其中占地85.96亩的核心加工区就位于龙田镇。

  龙门县丝苗米产业园的建成,拓展了龙门大米产业前端技术研发、中端产品加工、后端销售服务及休闲旅游功能,按照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研发、产业融合等全产业链条布局思路,总体形成“一心四区一带”的空间功能布局框架,重点打造成集聚加工、科研创新、生产示范、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龙门大米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 摄

  目前,龙门县丝苗米产业园实施主体共12家,其中入驻核心加工区的企业有4家。其中,龙门县云鹏双丰鱼科技农业有限公司已经建成投产,龙门县顺喜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设备已安装完毕,待完成供电报装后可以投入运行,预计今年可完成。

  丝苗米产业园落户能为龙田镇带来哪些发展机遇?近年来,龙田镇党委政府在探索中找到了答案。

  目前,龙田镇积极完善及创新了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使龙头企业与农户真正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一体化利益联结机制。同时,通过探索推行“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品牌共享增值增收带动模式,由龙头企业主攻产业链下游的加工、新产品研发与销售服务,合作社与农户按照品牌标准提供优质原料,加强了生产、加工、销售、休闲等产业环节间的利益联结,实现品牌增值利益共享。

  “通过全力推动丝苗米主导产业发展,产业园已建成5个项目,夯实丝苗米产业融合发展基础。”龙田镇镇长廖俊海介绍,目前,龙门县丝苗米产业园质检中心项目、多乐米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培训项目、华南农业大学龙门丝苗米研究中心科研项目、产业园信息化项目等建设正同步进行中。以上项目在延伸产业链的同时,还将为周边村庄村民提供500多个就业岗位。

  ■三黄胡须鸡

  2023年建成产业园,预计年总产值达14.75亿

  武深高速龙田出口旁,另一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落户于此。2020年,以惠州兴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为主体企业的广东省龙门县三黄胡须鸡产业园获批,成为龙门第二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三黄胡须鸡产业园建设范围包括龙城街道、平陵街道、龙田镇和龙华镇4个镇(街),占地面积95亩,总投资约3亿元,目前已经开始施工建设,预计2023年建成。它将被打造成为龙门三黄胡须鸡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广东省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样板区,助力龙门县乡村振兴。产业园建成后,年屠宰规模将达到1000万只,同时配套万吨冷库,成为辐射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优质三黄胡须鸡集散中心。

  “打造龙门三黄胡须鸡特色品牌,将肉厚嫩滑的三黄胡须鸡送至千家万户,需要冷链物流、采购商等共同发力。”惠州兴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贤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龙门出产的三黄胡须鸡在粤港澳大湾区有非常高的知名度。该公司在营销方面,主要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让龙门三黄胡须鸡在大湾区站稳脚跟、打响品牌,再走向全国。

  这是企业对龙门三黄胡须鸡产业发展的认知。而龙田镇将如何肩负起龙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龙门三黄胡须鸡”品牌化的使命呢?

  记者了解到,当前,龙田镇已经将三黄胡须鸡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一个主要方向。在推进产业融合方面,三黄胡须鸡产业园将设置生产示范、休闲体验、产品展厅等专区,成为集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地方名优手信展销于一体的综合性实体。

  “建成后的三黄胡须鸡产业园,将提升地区农民致富能力,带动年饲养1.5万羽以上的养殖户、中小养鸡场等310户,可提供1500个就业岗位,不断促进农民增收创收。”龙门县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产业园可实现龙门三黄胡须鸡产业年总产值达14.75亿元,生产的龙门三黄胡须鸡70%达到无公害产品的标准,30%达到绿色食品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龙门三黄胡须鸡在广东省的市场占有率。

兰花种植已成为龙田镇的优势产业。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 摄

  ■兰花和温泉

  优势产业带动村民致富

  独具韵味的秀美乡村,正催生出新的乡村业态。除了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布局于此,兰花种植和温泉旅游也是龙田镇优势产业。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龙田镇温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为兰花的培育和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近年来,经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兰花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当地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

  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洞村的兰花产业以“一村一品”为抓手,正逐步形成集“科普教育、生态休闲、种植体验、花卉观赏”于一体的“兰花种植+旅游+服务”产业融合业态。

  实际上,李洞村的兰花种植传统可追溯至清朝。在明清两代,李洞隶属龙门十八堡,北接上建地区。据清咸丰版《龙门县志》记载,“上建山谷间产素心兰,清香不减闽中来者,又有大叶紫兰。”

  走进龙田镇李洞村的御花源兰花种植基地,一个个黑色遮阳网覆盖的大棚下,是一株株长势挺拔的国兰。不久后,这些国兰将完成包装,带着“龙门兰花”的标识销往海内外市场。目前,兰花已经成为龙田镇李洞村和田美村的“一村一品”项目。龙门也计划将龙田镇打造成为兰花专业镇,进而依托兰花种植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发展,实现“农户、企业、市场”的有效对接互动,增加种植户收入,也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李洞村内还拥有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该村的热水村民小组,明清时期时为“热水堡”,民间称作“热水锅”。据了解,这里热水温泉出露范围约1平方公里,水质为硫酸重碳酸钙钠型水,因含硫,泉口附近可嗅到硫磺气味。这一地热资源优势,为龙田镇发展旅游业、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又一个着力点。借着地理和交通优势,龙田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当前,辖区内尚天然温泉和龙门铁泉两家国家4A级旅游度假区已迎来客流旺季。

  ■融合发展

  发展五大现代农业产业

  纵观产业发展脉络,龙田镇可谓拥有了相对厚实的产业基础,接下来如何进一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龙田镇党委书记邓志华表示,在新一轮发展规划中,当地将根据产业优势和资源特点,围绕培育壮大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特色品牌,大力发展“蜜、米、兰、茶、鸡”五大现代农业产业。同时,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合作社为纽带,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延长产业链接、要素链接和利益链接。

  如今,依托龙门丝苗米产业园,龙田镇已成功申报省级丝苗米产业专业镇,丝苗米也成为当地凌角塘村“一村一品”项目;立足兰花种植基础,田尾村、李洞村大力推进兰花种植项目。通过积极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品牌,龙田镇还将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类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发展品种多样化的水果种植产业。

  在产业带动下,龙田镇正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其中包括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及着力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乡村民宿、康养基地。积极引导群众依托当地旅游资源,发展农家乐、观光旅游、农业采摘等旅游项目,让旅游产业成为群众致富的新引擎。此外,挖掘地域文化、乡土文化,指导各地科学策划、组织开展节事活动,打造乡村文化名片,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风、一村一韵”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智库观察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梁乃锋:

  以现代农业为核心促进多产融合发展

  推动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龙门要加强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引导,进一步推动以三黄胡须鸡和龙门丝苗米等为代表的区域品牌塑造,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打造一批具有龙门鲜明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及农业IP,以现代农业为核心,促进旅游、康养、文化、餐饮、食品加工制造等多产协同,多产融合发展;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通过引入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增强科技化生产设备设施应用,进一步提高园区科学化管理水平,夯实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基础;要引导企业和农户适应“互联网+”形势下的商业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转变经营思路,拓宽经营渠道,主动“触网”,通过电商平台、带货直播等新型营销模式,深入挖掘品牌和价值,推动龙门与现代农业产业“自然绑定”,积极推广龙门特色农产品,形成规模优势和集群效应,帮助农户增收,促进农业提质。

  ◆延伸阅读

  依托好人文化 打造特色品牌

  西埔村地处龙田镇中部,因是谭田西面的一大片开阔平地,故名西埔。“善为至宝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这副悬挂在“中国好人村”——西埔村门楼上的对联,便是该村村民“行善积德”的生动写照。村里除了跳海救人的黄子能和“独臂雷锋”程木华两位村民先后荣登“中国好人”榜外,还有2名“广东好人”、8名“惠州好人”,以及一批“龙门好人”。因此西埔在2016年申报了“中国好人村”,并多方联手将其打造成传承颂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创新示范村。

  根据规划,“中国好人村”的建设是集孝、敬、礼、好人文化、互助文化为一体的颂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示范村建设,共分好人文化体验区、孝文化体验区、敬文化体验区、礼文化体验区、互助文化体验区5个区域。经过前期与村民座谈交流及入户收集意见,目前项目建设已经进入征地、租地工作阶段。接下来,龙田镇将加大项目推进力度,把龙田西埔“中国好人村”的招牌擦得更亮。

  依托好人文化,西埔村还探索创新了许多特色做法,如每年开展“西埔好人”评选、成立互助合作社、制订《好人村公约》;设立爱心基金,进行扶贫助困、奖教奖学等,弘扬文明新风,鼓励村民争当好人。

  该村党支部书记黄子能告诉记者,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村里先后修缮了有着近700年历史的古碉楼,建设了好人榜、好人壶、好人道、好人广场、好人门楼以及开明书屋等,重点打造“好人文化”核心区,“去年便接待了几千人”。对于古碉楼的活化利用,他透露称将升级为碉楼文化馆,展示村史文化、农耕工具、龙门农民画和传统文化等。这一核心区目前正在加班加点施工,预计明年“五一”前后部分对外开放。

  如今,西埔村好人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面逐渐扩大,龙田镇也谋划依托“中国好人村”筑巢引凤,引进企业进行合作,整治村居环境,发展乡村旅游观光、民宿和农家乐餐饮服务。在此过程中,当地将进一步发挥“中国好人村”作用,让乡风文明带动生态宜居、产业兴旺,实现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良好局面。

  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龙门宣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