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探索建立“人大+法院”解纷治理模式

原标题:

龙门探索建立“人大+法院”解纷治理模式
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

  俗话说:“邻里和睦,生活丰富;邻里反目,孤单无助。”近日,在龙门县麻榨镇某小区,因为公共通道使用问题,邻里间产生争执,闹得不可开交。

  新枫桥麻榨工作室启动“五个一”工作机制,立即邀请两名县人大代表开展调解工作,通过诉前调解协商,解决了困扰该小区业主多年的难题。

  这是龙门在全市创新推出“人大+法院”解纷治理模式的一个缩影,该模式自9月实行,累计调解基层纠纷7起,成效显著。

  人大代表、法院法官现场调解

  麻榨镇某小区原是某单位职工宿舍,由于该单位已迁移到别处办公,该小区大部分房屋已转售给当地居民,小区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小区内有一块公共区域原用作业主共同过道,因长期无人管理,部分业主占用该区域堆放大量杂物,还搭建鸡棚、鸭窝放养家禽,蚊虫滋生,污水横流,影响了小区业主的正常生活。

麻榨某小区邻里纠纷调解现场。

  “小区过道上全是杂物,让我们无处落脚,大量家禽产生的排泄物臭气熏天,小区下水道也被排泄物堵塞,污水排不出去,天气一热,家里都没办法住了!”小区业主张先生对此苦不堪言。

  在多方沟通无果后,小区业主将此事反映到相关部门,多名业主欲联合起诉侵权业主,要求解决问题,还大家一个干净的居住空间。

  了解情况后,新枫桥麻榨工作室启动“五个一”工作机制,立即邀请两名县人大代表开展调解工作,力争通过诉前调解协商来解决困扰小区业主多年的难题。

  经过实地考察及与相关人员的深入沟通交流,新枫桥麻榨工作室及县人大代表一致认为,双方相互谅解才是该宗案件的最优解。

  “这块地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家在用着,养养鸡鸭,数量也不多,杂物也是因为家里没位置放,暂时存放在外。”占用着公共区域的业主解释,下水道堵塞也可能是管道老化、泥水淤积的问题,和他家的关系不大。

  “部分业主占用公共区域堆积杂物、饲养家禽的行为,客观上已影响小区业主的正常生活,损害了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依法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原状。”龙门县人民法院挂点新枫桥麻榨工作室法官从法理角度向双方释法说理,平息双方争议。

  “远亲不如近邻,一个干净卫生的小区环境是小区所有业主一致的追求,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和维护,希望部分业主能尽快回收杂物,拆除违建物。另外,针对下水道的堵塞问题,政府已经将该问题纳入城建办维修下水道计划,今后会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县人大代表耐心与当事人沟通,从情理角度让双方放下心结。

  最终,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同意将公共通道恢复成干净整洁的原貌,小区业主的矛盾就此化解。

  探索“人大+法院”解纷治理模式

  据了解,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法院监督作用,支持配合县人民法院深入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龙门模式,促进公正司法,龙门县人大常委会、龙门县人民法院在全市创新建立“五个一”工作机制,于今年9月在全县11个新枫桥工作室中选取平陵、麻榨工作室作为试点,探索“人大+法院”解纷治理模式。

  龙门县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五个一”工作机制即驻县人大代表监督一件案件办理、亲自调解一宗案件、联合开展一次普法宣传活动、开展一次主题调研、设立一天群众接待日。该机制不仅是新时代“枫桥经验”龙门模式的拓展深化,而且为人大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新方向。

  在试点的平陵、麻榨工作室,根据矛盾存在“多样化、不定时”的特点收集汇总有关案件,针对县人大代表职业特长、专业优势等,精心挑选诉前、诉中调解和涉诉信访案件,建立“代表匹配调解”工作机制,精心指导县人大代表参与调解工作。

  自今年9月组织县人大代表进驻新枫桥工作室,探索“人大+法院”解纷治理模式累计开展调解活动7次,把基层纠纷化解在诉前。

  “我们创新推进‘人大+法院’解纷治理模式,依托‘五个一’工作机制,吸纳了更多的解纷力量参与到诉源治理中。”龙门县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发挥人大代表的公信力、影响力、协调力,和调解员一起共同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扎实推进基层治理。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通讯员黄锦彬

编辑:洪东晗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