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登

原标题:  

汇聚众智谋发展 踔厉奋发向未来

  ——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登

  彭亮(市政协委员、民盟市委会副主委、惠城区副区长)

  实施强师工程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民盟市委会组织教育专家就“发展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进行调研,发现惠州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总体得到改善,教师待遇不断提高,但师资队伍建设一直面临诸多瓶颈问题,严重制约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彭 亮

  建议创建“全市统筹、县(区)参与”的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机制,精准补充乡村教师。参照广东省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方式,探索建立惠州市乡村教师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机制,鼓励县(区)根据本地乡村教师需求和财政能力,与华南师范大学、惠州学院等高校合作定向培养公费师范生,重点定向培养中学阶段的紧缺学科教师及小学阶段的乡村全科教师、学前教育教师;可招收非惠州户籍、优秀的公费定向师范生,也可专门针对本地户籍学生,按照“县来县去”“县来乡去”“乡来乡去”等多种方式,招收、培养公费定向师范生。

  此外,建议借力惠州学院,建立“师范生顶岗实习——在职教师离岗培训”合作机制。一是探索创新校地合作,重点深化惠州市与惠州学院的深度合作,创建、优化“师范生顶岗实习——在职教师离岗培训”合作机制。二是全面保障校地合作,在经费保障方面,可通过市财政专项拨款予以保障;在项目管理方面,市、县(区)教育局与惠州学院通过专业且动态的协商予以全面统筹;在项目运行中,要求接受市、县(区)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计划者全部参加乡村教师顶岗实习,同时整体优化城乡一体、上下联动、“国家、省、市、县、校”五级联动且与惠州学院无缝衔接的教师培训体系。

  曾建勇(市政协委员、广东伟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以“绣花功夫”改造升级传统农贸市场

  我市现有农贸市场299个,它们一头连着“三农”领域,一头连着百姓餐桌,不仅是直接服务人民群众“菜篮子”的基础设施,更是疫情防控期间政府“平抑物价、稳定供给”的重要平台。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最具烟火气的农贸市场并未随之提升,特别是桥东、桥西、龙丰等老城区农贸市场,因建设年代久,其规模、功能、品质及配套设施难以满足市民对高品质生活与文化休闲服务的需求。

曾建勇

  建议以“绣花功夫”对传统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提升传统农贸市场整体功能、环境、品质、活力,创造老城区新生活的全新体验。鉴于农贸市场的公益性、民生性,建议强化国企在农贸市场建设管理中的主导地位,支持国有企业积极参与传统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现有农贸市场的收购整合以及新增农贸市场建设运营等,特别是已规划但未建设的农贸市场,建议由国企主导建设,以便统一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服务方便、安全可靠的农贸市场服务体系,切实保障“菜篮子”安全。建议在国有农贸市场中预留一定摊位,供进城农民出售自产农副产品,既减少进城农民随意乱摆卖现象,又充分维护农贸市场的公益性。

  此外,以“绣花功夫”精准实施升级改造。老城区农贸市场改造应充分结合地理区位和历史文化底蕴,从基础设施、运营管理、环境卫生、智慧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升级改造的同时,拓展特色商业文化、文化创新、文化休闲等功能,塑造历史文化及现代生活交融的独特气质。建议以桥东农贸市场改造升级为试点示范,充分结合桥东历史文化底蕴和水东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在打造高品质复合生鲜农贸市场的同时,融入休闲、文化、创意等元素,形成以菜场和文化商业为核心,辅以停车配套等功能多元的生活休闲复合体,既可提升市井生活品位,又可打造网红打卡地,经验做法成熟后逐步推广至桥西、下角、龙丰等传统农贸市场及各县(区)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

  甄红(市政协委员、民进市委会副主委、惠城区政协副主席)

  构建惠州供水安全保障网

  我市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区域性缺水、季节性缺水问题仍然突出。构建惠州供水安全保障网,增强水资源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利用高质量、更安全、可持续,已成为一项急需推进的重要任务。建议把构建惠州供水安全保障网,作为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的一项具体项目、民生实事来抓,在“十四五”规划的前期开展研究论证、统筹谋划,在“十四五”规划的后期完成项目筹备、启动实施。

甄 红

  当前应尽快完成《惠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修编,做好以东江为界的南北两张水网总体布局。完成综合规划编制后,首期启动南部水网建设,在已建成的稔平半岛引水、大亚湾东江调水、惠阳西枝江引水等重大工程的基础上,以白盆珠优质水源为龙头,扩建花树下、鸡心石、大坑、沙田、黄沙等大中型水库调蓄工程,实现供水管网连片连通,提升惠城、惠阳、惠东、大亚湾、仲恺的供水保障能力;二期推动北部水网建设,扩建显岗、联和、水东陂、天堂山、白沙河等水库调蓄工程,连通后形成北部输水管网,提升博罗、龙门的供水保障能力;三期打通惠州全域水网,实施一系列水系联通工程,实现南北两张水网互联互通,形成覆盖全市、统一调度、高效集约的一体化全域水网,构建起江河湖库多方统筹、多源互补、多重保障的水资源利用格局。

  综合考虑现实因素,可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分期逐年推进,与此同时建设节水型社会,执行最严格的水资源保障制度,优化水资源配置,全面强化白盆珠、天堂山等各类水库的水环境建设、水生态保护、水源涵养,切实守护好惠州的青山绿水。

  周微(市政协委员、市科技局规划发展科副科长)

  启动“脊梁工程”守护儿童青少年健康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然而,因学习坐姿不良、书包负担过重等原因导致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特别是脊柱侧弯,轻则引发驼背、高低肩、长短腿等外在畸形,重则引起心肺功能障碍、造成瘫痪,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这已成为继肥胖、近视之后我国儿童青少年第三大高发疾病。

周 微

  2019年市卫健局在全市开展的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近5000名受检学生的总脊柱弯曲检出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2020年检出率升高,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状况堪忧,其原因有三:家长“认知低”、体检“发现难”和学校“干预少”。

  建议启动“脊梁工程”,开展“三大行动”,做到“三个早”。一是开展脊柱健康宣传行动,做到“早预防”。学校应加强脊柱健康知识教育,加强护脊运动,定期调整课桌椅高度和教室的座位位置,训练学生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守护学生脊柱健康;同时,广泛开展脊柱健康知识科普宣传,组织开展脊柱健康讲座、现场体验等系列科普活动,普及脊柱弯曲异常自我筛查技能,引导家长、孩子经常性开展自我检查,提高预防意识。二是开展脊柱弯曲异常筛查行动,做到“早发现”。全面落实将脊柱弯曲异常筛查纳入中小学生常规体检的规定,由专业脊柱外科医生开展脊柱弯曲异常筛查,在学生年度体检表中对脊柱健康情况进行规范化记录,并纳入学生健康档案。三是开展脊柱诊疗水平提升行动,做到“早治疗”。建议市卫健局牵头建立市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防控体系,制定普查、复查、评估、运动干预、治疗矫治等一整套规范化流程,建立统一的标准,形成较为完备的诊疗评估干预模式。

  邹雄彬(市政协委员、广东阅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推进惠州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

  历史文化街区是一座城市的“活化石”,是活态的文化遗产,承载着特有社区文化及大众的生活需求,对其活化利用能够提高大众生活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邹雄彬

  惠州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建置史和14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古城。目前,惠州已有北门直街、金带街、水东街、铁炉湖、淡水老城和平海十字街等6处街区纳入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名录。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存在历史风貌保护不力、街区产权主体复杂、街区基础设施老化、活化利用进度缓慢、技术人才力量匮乏、多头管理难出成效等问题。

  建议进一步推进惠州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利用,以传承历史文化、改善民居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做到“科学谋划、整体布局、分期实施、逐步推进”。一是要做到因地制宜,总体布局、分期实施,6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活化利用,在时间上应按时序、分步骤,具体操作上应分类型、划重点,以立足保护活化原则,量力而行。二是要市场参与,多渠道筹资、多元化运营,探索“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市场参与”的模式,建立联动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出台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保证政府发展目标的实现和历史文化街区持续发展。三是要挖掘文化,丰富内涵,凸显惠州特色,结合区域和地方的历史遗产和特色文化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在品牌塑造上,水东街、铁炉湖要突出商旅和东坡文化品牌,金带街要突出科举教育文化品牌,北门直街要突出循州总管府、清朝中营守备府——苗屋文化品牌,淡水老街要突出客家民风民俗及教育文化品牌;在推进方法上要采用小规模渐进式的修复、活化、培育,替代大拆大建,与当代生活方式建立有效链接,以“绣花功夫”打造精品工程。

  何金华(市政协委员、惠阳区副区长)

  加强小型水库运行管护

  我市大中型水库管护普遍良好,但众多小型水库的管护情况欠佳。据了解,全市共有小型水库400余座,这些小型水库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部分水库年久失修失管,主要存在管护责任不够到位、运行管护投入不足、管护基础薄弱等问题。

何金华

  建议加快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消除安全隐患。鉴于近年来极端天气易发多发,为尽快消除安全隐患,建议市、县财政安排落实专项资金,争取两至三年内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同时完善小型水库信息化管理设施,提升管护水平。在完成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标准化创建的基础上,建设完善工程监测设施,实现水库雨水情测报、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全覆盖,实现监测数据信息化管理。

  此外,建议创新小型水库运行管护模式,建立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创新小型水库管理机制,推行区域集中管护、政府购买管护服务、以大带小等管护方式,建立专业队伍统一维护管理。

  余丹(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市委会专职副主委)

  加强餐饮外卖食品安全监管

  近年来,特别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随着餐饮外卖行业兴起,我市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达22210家。调研发现,我市餐饮外卖行业存在部分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审核把关不严、监管手段滞后等问题。

余 丹

  餐饮外卖食品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关系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大局。建议稳步推进惠州市智慧市场监管平台建设,不断提升餐饮外卖食品安全市场监管效能,以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被确定为“非现场执法系统”全省首个试点为契机,积极推动惠州市智慧市场监管平台建设,打造以社会信用代码为统一识别标签的餐饮外卖食品一体化数字监管功能板块,同时加强市场监管数据资源与市政务数据中心对接交换,支撑数据资源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互认共享,推动餐饮外卖食品安全市场治理大协同和大联动。

  同时,建议引入第三方监管,构建餐饮外卖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格局。深圳市自2008年起在全国率先引进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种新的社会共治模式值得我市借鉴:一是通过政府授权,在惠城、大亚湾、仲恺等地试点引入餐饮外卖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定期或不定期排查餐饮外卖食品经营单位存在的安全隐患;二是建立健全餐饮外卖行业信用档案并实施数字化动态监控,有关结果纳入整体社会信用体系,违法人员将列入失信人名单,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制度,促进餐饮外卖行业良性竞争与健康发展。

  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李松权 朱金赞 杨建业

编辑: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