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培育做强重点产业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原标题:

  市政协委员围绕加快惠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建言献策

  培育做强重点产业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加大对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的规划与政策支持,引领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提升现代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护航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引金融活水促进乡村振兴;建“口袋公园”、打造百里东江文化公园长廊,增强优美花园城市软、硬实力……昨日,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进行分组讨论,市政协委员们围绕产业发展、营商环境、城市建设、乡村振兴,以及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民生问题,谈感受、提建议、话发展,积极为我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建言献策。

  

我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惠州东江图片社供图

  关键词:产业发展

  聚焦新能源产业规划 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

  产业发展是惠州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在分组讨论中,委员们纷纷为惠州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建言献策。

  “在亿纬锂能我亲身经历了一个企业从小到大的发展全过程,见证了惠州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及政府对创新型企业的培育与扶持。”市政协委员、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沐芬表示,亿纬锂能是2001年在惠州成立的技术型企业,20年来取得快速发展,2021年产值超百亿元,市值超2000亿元,在新能源大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产值到2025年有望达到千亿元。

  李沐芬表示,当前我国迎来新能源产业的爆发,惠州有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良好基础,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对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重点行业的规划与政策支持,引领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惠州是我省的温泉大市,地热资源在全市广泛分布,温泉等地热产业发展潜力显著。市政协委员,民盟市委会副主委、惠城区副区长彭亮认为,惠州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保护资源中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他建议,要进一步加大政府统筹管理力度,摸清资源家底,编制规划指引地热资源有序开发利用。各监管部门要加大协同力度,加强行业监管,规范资源开发利用流程和管控,保障地热产业良性发展。在产业发展方面,要根治乱采滥挖乱象,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全力优化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生态环境,是打造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要支撑点。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市政协委员、广东格林精密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宝玉非常关注人才队伍培养,他认为企业要重视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培养人才队伍,通过科技创新和科学管理,切实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为惠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市政协委员、炜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少伟说,政协委员中很多人一直在经济建设一线脚踏实地地实践和研究,更能深刻感受到整个经济环境的变化,清楚地知道政府要出台什么政策才更加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所以更能积极地提出精准有效的建议。建议政协委员加大研究、谋划产业发展提案,助力惠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营商环境

  建设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赋能高质量发展

  在“双区”驱动、“双圈”牵动的历史新机遇下,以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为目标,惠州正着力打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构建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是其中重要一环,不少委员踊跃发言提出建议。

  市政协委员、市仲裁委主任曾红艳说,近年来,惠州市的跨境投资和贸易日趋活跃,国际商事诉调领域需要健全完善的纠纷调解和仲裁机制。对此,她建议,我市要进一步构建国际商事诉调对接机制,加快设立惠州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建立调解、仲裁和诉讼一体化解决纠纷机制,实现三种争议解决方式无缝对接,共同促进纠纷化解,打造一流仲裁服务,营造一流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目前,由市仲裁委筹备的惠州市惠融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完成,近期将审核登记挂牌成立。

  “营商环境深入惠州经济发展中,体现在群众细小民生中。”市政协委员、市公安局副局长欧惠宽说,随着公安综合服务大厅建设,市公安局152项行政许可中的143项实现“零跑动”,占比94%;132项实现即办,占比86.84%;办事时间压缩率94.34%,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今年,该局将进一步探索“无证明城市”建设,推动相关业务“无证明”办理,省去群众开具并提供证明的繁琐程序,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检察院等司法机关在服务和保障经济发展大局中大有作为。”市政协委员、市检察院副检察长何学介绍,今年,市检察院将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守护绿色生态,营造一流环境;同时,保护民营企业发展,及时清理“挂案”,保护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护航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关键词:优美花园城市

  打造百里东江文化公园长廊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域统筹规划建设“城在山水中、家在花园里”的优美花园城市。

  “建设优美花园城市,我的理解是不仅要有花园般的环境,也要有诗意般的气质。”市政协委员,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副总裁、副总编辑李朝荣表示,这些年惠州建设了很多美丽公园,但离优美花园城市还有距离,一个遗憾就是公园有自然景观,没有人文景观或者人文景观不足,触目可见的是花草树木,很少看到惠州历史文化,读不到城市文脉。有的公园做了一些人文景观,但又太泛文化,有的是玩后现代,跟惠州历史文化搭不上关系。

  李朝荣表示,城市公园是很好的露天展场,城市的文化自信和文脉魅力不能仅仅收藏在博物馆当中,更应该以创意形式在城市露天的大街小巷公园广场里去展示、熏陶、传承、传播。建议今后公园建设在做景观规划的同时,把惠州历史文化的主题展陈也纳入其中,一个公园一个主题,打造城市历史文化公园集群。同时,建议利用东江建设百里东江公园长廊,把整个惠州的历史文脉在百里公园作完整展示,打造百里东江文化公园长廊,惠州缚娄古国文化、历史名人文化、民俗文化、航运文化、东征文化、红色文化等都可以在东江两岸的公园作创意展陈,打造面向全国的城市文化公园品牌,为建设优美花园城市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惠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余丹表示,“口袋公园”即城区道路交叉口或住宅区附近较小地块上的“袖珍公园”,能有效盘活城市的角落,绿化城市,拓展市民的公共活动空间,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是城市公园建设体系的有益探索。惠州半城山色半城湖,环境秀美,是有名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口袋公园”的建设有待加强。

  余丹建议,要多渠道筹集“口袋公园”建设资金,如老旧小区旁的“口袋公园”选择政府投资,新建小区、写字楼旁的“口袋公园”要求开发商配套建设,街区之间的“口袋公园”可发动周边知名企业捐资建设。同时,“口袋公园”实施建设前,要充分考虑选址的科学性,建立前期调研、市民过程参与、社会共同监督维护的设计工作程序,重点结合市民的需求,因地制宜、因园施策,进一步体现城市园林绿化的本土特色。此外,还建议拓展建绿空间,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将“口袋公园”内的雨水收集、利用与景观绿化相结合,生态功能与景观效果并重,同时突出特色元素,融入本地文化,挖掘本土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特别是当地的特色历史文化,将其融入景观设计元素,使“口袋公园”充满文化韵味,通过提取场地特色文化元素结合现代设计手法进行展示,打造有温度、有故事、有文化的主题空间。

  关键词:民生福祉

  建立连续的健康档案 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共商大事话民生,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分组讨论中,委员们非常关注民生话题,针对市民关心的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热点话题提出了众多建议。

  市政协委员,农工党惠州市委会副主任委员、市第三人民医院负责人兼神经医学中心主任李雪松说,要注重青少年儿童的健康管理,建立连续的健康档案,是保证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特别是要注重对学生口腔、体重及心理健康的监测和干预,共同呵护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市政协委员,惠阳区工商联主席、惠阳信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叶远军表示,一直以来,惠阳人民都渴望喝上东江水,目前东江引水工程项目一期工程已完工通水,但二期工程项目还未完成,建议加快协调推进该工程项目建设,让惠阳人民早日喝上更有安全健康保障的东江水。

  关键词:乡村振兴

  推动金融“活水” 注入乡村振兴

  乡村该如何振兴?金融机构如何创新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如何解决乡村振兴中的人才和资金问题?市政协委员纷纷建言献策,共谋乡村振兴发展大计。

  市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惠州市分行行长张高权表示,乡村振兴中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一环,建议调动各方资源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主导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使乡村振兴实现跨越式发展。另外,惠州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在乡村振兴中建议盘活红色旅游资源,让红色旅游蓬勃发展起来。

  市政协委员,惠州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小伟表示,在乡村振兴方面,他将结合本职工作助力金融与农业深度融合,推动落实乡村振兴从微观做起,在各地农村设立金融服务网点,在每一条村开通“粤自助”,建立“三资”监管平台,开展网格化金融服务,为村民建立综合金融服务档案,为整村授信等,发挥农商行应有的作用,把农村基础金融工作做好,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把“农”字文章做好。

  市政协委员、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分行行长盘仲廷认为,针对涉农领域特别是合作社、农户融资领域,建议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组建涉农领域专门风险补偿基金,更好地鼓励金融机构参与乡村振兴建设,让金融机构在乡村振兴领域更“大胆”和放心,更主动地投入信贷资金,推动金融“活水”注入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需要人气和资金。“建议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乡村振兴实践基地,让农村的人气回流,让更多湾区青年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市政协委员,惠州东进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副总经理何燕航介绍,目前,多位港澳委员正谋划在博罗县柏塘镇小洞村设立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乡村振兴实践基地。以这个基地作为抓手,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青年走进乡村、了解乡村,投身乡村振兴,让曾经从乡村“走出去”的成功人士“走回来”,把在城市里积累的经验、技术以及资金带回本土,造福乡梓,改变人才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邱若蓉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欧阳成 刘豪伟 马海菊 谭琳 侯县军 邱若蓉 黄岸媚

编辑:小丽
上一篇: